寶緯工業是台灣第一家將上櫃的鋁擠型大廠,從鋁擠型、鋁門窗做起,熬了30年,靠著一條龍式生產,打進半導體龍頭供應鏈,去年營收21.25億元。
創立寶緯的詹春松本來是蛋商,三兒子詹勲霖畢業後先是接手養雞場,之後在父親要求下進入公司,又被派往越南打天下。回台灣後,與負責研發生產的弟弟詹勲國聯手出擊,2人持續擴廠、增加設備,除了搶下晶圓大廠天車軌道訂單,也卡進時下最熱的運動、綠能產業,接下爸爸交付的重任,他們不僅守成,還要繼續發揚光大。
「半導體廠用來搬運晶圓的天車,那個ㄇ字型的軌道就是我們做的。」寶緯工業董事長詹勲霖站在陽極處理槽前,說明自家公司在半導體產業扮演的角色。熟悉製程的弟弟、寶緯工業總經理詹勲國接著補充:「天車都在無塵室,表面如果用烤漆會掉,所以要用陽極處理。因為我們有這個廠,也有加工的CNC銑床、包裝,一貫化的作業模式,半導體客戶才會來找我們。」
1989年成立的寶緯工業,廠房位在彰化縣北斗鎮,早年以鋁擠型、代工鋁門窗、氣密窗起家,花了30年時間,從傳統產業變身,擠入全球晶圓大廠供應鏈,時下最熱門的健身設備與綠能產業,也有使用他們的產品。
在鋁合金產業成績不俗,寶緯的掌事人卻都不是本科生畢業。詹勲霖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經營蛋雞場,詹勲國則是鄉公所的公務人員,二人皆因父親一聲令下,進入自家公司。「我們家都是不務正業。」詹勲霖打趣地說,二人的父親、寶緯前董座詹春松為農家子弟,初中念不到1年就輟學,不停找門路掙錢養家、養弟妹。
1990年代,台灣開始流行起鋁門窗,詹春松在朋友力邀下,投資創立寶緯,即便競爭激烈、削價廝殺,但當時市場夠大,生存還不成問題。在台灣鋁門窗市場逐漸飽和時,遇上越南市場開放,1994年同一批股東決定在越南另外成立「東光工業」,詹勲霖後來前往擔任總經理,詹勲國則放棄鐵飯碗進入寶緯,二兄弟分進2處,各自努力。
東光帶著台灣的技術猛攻,不論是擠型、製作鋁門窗都遠優於當地廠商,市占率近7成。對比詹勲霖的順風順水,詹勲國遇到的關卡棘手許多。彼時政府開放西進,廠商、人才外流中國,連帶房地產也受影響,而後金融風暴、金融海嘯爆發,對以建材、鋁門窗生產為主的寶緯來說是重大打擊。
「市場都在台灣,大家都削價競爭,沒有量就沒有錢,周轉金每個月都少幾千萬元,要去跟客戶預支貨款或者預收訂金,等於是跑3點半的意思,到處鞠躬彎腰。」詹勲國的黑髮大概都是那時被逼成銀絲。幸好彼時由詹勲霖鎮守的東光,在越南業界幾乎是喊水會結凍,雖然2家公司各自分開、經濟獨立,卻是寶緯隱形的靠山,股東在越南賺的錢,轉手就借給寶緯。
老天爺關了一扇窗,卻也開了另一扇門。當時機械設備相關業者東野精機請寶緯製作支架模組,寶緯發現工業料利潤高、良率高,開始轉型,也才會吸引到晶圓大廠供應商上門,切入半導體供應鏈。「現在在台灣,我們模組是做最大的。」能搶食到這塊大餅,靠的是原本已經要成為冷宮的陽極處理廠。1993年寶緯花了上億元、請來新加坡學者設計建造,誓做全台灣第一陽極廠,不料成為公司最大負擔,「以前陽極是為了做建材,但因為顏色選擇不多,建材都改用烤漆,陽極的量就變很少,每個月賠好幾百萬元。」後來搭上半導體產業,賠錢貨瞬間翻身金雞母。
8年前詹春松過世,詹勲霖接任董事長,主責管理,詹勲國依舊擔著研發生產與銷售重任,二人合作無間。2014年寶緯在田尾增購2,000坪的土地擴廠,加入CNC、鍛造,一條龍生產變成最大優勢,去年營收高達21.25億元。
寶緯今年3月中旬上櫃,是台灣鋁擠型廠第一家,從鄉間的鋁門窗代工廠起步,花了30年擠進半導體供應鏈,還進攻電動車等綠能產業。詹勲霖、詹勲國二兄弟雖是半路出家踏入這行,但就像鋁料易加工,可塑性高、應用的能力強大,熬過各種考驗與淬鍊後,終能成為各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頭家開講】鋁門窗代工起家 憑一個關鍵成為半導體巨頭供應鏈 寶緯工業董事長詹勲霖專訪
【鋁窗做到上櫃番外篇】父親離世前交付公司大小章 袋子再舊他都捨不得換 寶緯工業董事長詹勲霖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