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斷食」是近幾年常見的減重方式,藉由把身體從「儲存能量」的狀態轉化成「消耗能量」的狀態,但有些人嘗試之後反而覺得更容易變胖、身體各處出現疼痛感,並且想要放棄。對此,韓國中醫師朴美京(박미경,音譯)表示,在飲食之外還是要搭配其他的要素,帶你揪出四個常見的失敗原因,才能有效增加減重效率、降低失敗卡關的風險。
儲存脂肪是人體經過演化出現的機制,但在現代生活資源相對豐富的情況之下,這些作為「緊急糧食」的脂肪通常不會有被使用的機會,朴醫師表示,所謂間歇性斷食,其實就是藉由中斷「吃」的行為,減少對胰島素分泌、脂肪儲存,進而讓脂肪有機會被消耗,也就是開啟身體「能量消耗」的開關。除了減重之外,可以減少脂肪堆積、血糖波動,間歇性斷食對於血糖控制、糖尿病預防,甚至是減少體內發炎與預防癌症方面都有幫助。
雖說理論是如此,但有些人在進行之後反而會感覺到明顯的副作用,又是怎麼回事呢?朴醫師分析可能和以下原因有關:
「間歇性斷食」失敗都是它1: 體內賀爾蒙不足
尤其是50歲以後、經歷更年期、或是長期處於壓力與疲勞狀態的族群,體重會更容易上升,原因與身體的賀爾蒙有關係。
朴醫師舉例,像是透過交感神經活化而分泌的腎上腺素(adrenaline),或是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賀爾蒙,都是屬於能夠幫助脂肪消耗的賀爾蒙;但在更年期之後,睪固酮與雌激素的分泌會減少,同時生長賀爾蒙的分泌量也會下降。至於慢性疲勞則會導致腎上腺負擔比較大,並且導致腎上腺素的分泌量下降,而這樣的過程中也會更容易出現無力、煩躁的症狀。
如果是這類族群,在嘗試間歇性斷食的時候,不妨給身體多一點時間適應!朴醫師表示,人體從「儲存能量」轉換到「消耗能量」的模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一段適應期,讓與胰島素作用相反的賀爾蒙分泌能夠慢慢增加,才能在斷食的期間消耗脂肪。」他建議,最好不要從大部分人會選擇的「168斷食」開始,因為16小時的空腹時間比較長,相對來說「12:12」會比較適合,主要把握4大原則,可以避免讓胰島素受到非必要的刺激。
- 一天進食的時間控制在12小時以內。
- 讓每天的第一餐與最後一餐之間,維持10個小時的間隔,
- 餐跟餐之間維持4~6小時禁食
- 睡前3個小時就停止進食、維持空腹狀態。因為如果進食時間較晚,則效果通常會比較差。
「間歇性斷食」失敗都是它2: 暴飲暴食
因為空腹期間導致的飢餓感,許多人會在可以吃東西的時候想要彌補回來,朴醫師表示尤其是本身已經產生胰島素抗性、胰島素的作用效率比較差的民眾,或者是喜歡吃精緻澱粉,不只會更難忍受饑餓感,暴飲暴食的風險也會更高:「加上血糖劇烈波動,會讓人感覺到假性的低血糖,除了無力之外也會感覺腸胃空虛,更想要找甜的東西來吃。」
此外,因為進食時間被限制,有些人會誤以為只要是在可以吃東西的時間內,就可以盡情地享受自己想吃的東西,但實際上在吃的選擇上,還是應該要避免麵粉、精緻澱粉、果糖、糖分,還有加工食品等。「也就是還是要盡量維持減少血糖波動與胰島素分泌的食材。」鄭醫師補充,像是富含蛋白質的肉類、雞蛋、海鮮類,新鮮的蔬菜也應該要多吃,最後再用非精緻澱粉收尾。
「間歇性斷食」失敗都是它3: 脫水
尤其是在斷食的初期,透過尿液排出的蛋白質與水分會明顯增加,加上這段時間沒有吃東西,在缺乏電解質補充的情況之下,脫水的風險也會上升。「在電解質跟水分都缺乏的情況之下,會導致頭痛跟暈眩,同時肌肉也會感覺無力,並且阻礙脂肪代謝。」朴醫師表示,許多斷食民眾都會有手腳冰冷、體溫下降的經驗,這時候身體會更容易腫,脂肪的消耗效率也會下降。
除了應該補充足夠的水分之外,朴醫師也提醒,為了讓身體獲得足夠的電解質,最好應該避免同時採取低鈉飲食。
「間歇性斷食」失敗都是它4: 睡眠、運動、壓力
「壓力跟睡眠不足會在心理上導致飢餓感容易出現,除了會讓人更想要暴飲暴食,在飲食的選擇上也會更想要找甜食來吃。」朴醫師補充,慢性的壓力會增加脂肪堆積,是肥胖的重要因素:「至於運動量不足,則會減少整體的肌肉量,讓脂肪更不容易燃燒,增加溜溜球效應,也就是減重後體重又回升的風險。」
雖然可以歸納出以上這些因素,如果在進行斷食之後出現腹瀉、體重突然增加,或者是肌肉疼痛、麻、暈眩,甚至是肌肉量減少、掉髮等症狀,朴醫師也建議最好就醫尋求專業協助:「這些通常是跟賀爾蒙不足有關,在中醫則會稱為『氣虛』或『血虛』,這些民眾會特別需要額外的幫助,來排除體內的老廢物質及肝臟脂肪代謝,並且讓身體獲得額外的能量補充來轉換成『能量消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