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醫院鬧護理師荒,台灣醫學中心龍頭台大醫院雖無護理師荒,但整形外科已難請到足額醫師,今年也首度招不滿小兒科醫師。《康健》專訪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深入剖析醫護荒背後更大的問題。
時代變遷衝擊醫護人力的流動,醫護荒全球皆有,加上社會及醫療大環境改變,留才成為醫院大挑戰。
少子化 ,台大今年首度招不滿小兒科住院醫師
以前台大不愁找不到醫師,但少子化讓走小兒科的人變少了,有些醫院長期招不滿小兒科住院醫師,台大今年也首度招不滿小兒科住院醫師。而有些趨勢也是擋不住的,比如醫美夯,在外開業收入比醫院高、工作又比較輕鬆,台大整形外科現在很難請到足額的主治醫師。
至於攸關住院病床能否如常運轉的護理師人力,外界很關心台大有沒有關床、會不會關床,我們不容許因護師人力不足而關床的情況發生,這一塊我們守住了,雖然新進護理人員在前3~6個月夭折率10%,但台大一直都在補人,並沒有護理師人力欠缺的問題。
為了留住護理師,我們不斷調高薪資及各種獎金,台大護理人員的待遇應是公立醫院中最好的,新進護理師薪資就有6萬元,上一屆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陳靜敏曾質詢表示,希望公家醫院護理師平均薪資可到6萬,台大早就達到。不過這不代表我們就高枕無憂,我們需要多元留才,待遇福利只是其中之一,我們還鼓勵護理師晉升,向奇美醫院學習營造幸福友善的工作環境。
但整個大環境的問題,就不是醫院憑一已之力能夠克服或解決。像醫院的護理師缺最嚴重的是住院,因為三班制輪值很辛苦,年輕人比較沒意願,我一直覺得健保要提高整個病房的給付費用。
另少子化導致醫護人力短缺是全球性的,歐盟國家就很缺醫師,英國的對策之一是從東歐進口醫生,澳洲則以高薪吸引其他國家的護理師前去工作,我們急診部就有年輕的護理師到澳洲的醫院工作,薪水比台灣高很多,但工作負荷沒有台灣重。
另外,台灣醫療環境惡化,社會觀念改變,也大大衝擊醫界,造成醫護大流動。
「有功無賞,打破要賠」,打擊醫護士氣
全民健保實施後,大家覺得醫療是服務業,顧客不滿意可以抱怨、投訴,但醫療裡面有太多不是服務業的特質,醫病關係並不等於商家與消費者,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對年輕世代醫師有很大影響;再回頭看看Covid-19疫情期間,沒有醫護人員負重前行,社會無法寧靜安好,但疫情期間發生多起醫療暴力,也影響年輕世代對職業的選擇。
我常常跟同仁講,現在的醫療環境可以用孟子的兩句話來形容:「君子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不虞之譽」是過度的讚譽,「求全之毀」則是嚴厲的苛責。過去社會對醫護沒有不虞之譽,現在更是求全之毀,因為當前社會環境對醫護的要求,是每個病人進醫院都要救活,這不可能,而只要醫療糾紛發生一個指標性個案,無論是不是發生在自家醫院,都會打擊所有醫護人員的士氣。
比如前陣子台中一起婦產科生產醫療糾紛,新生兒一出生就死亡,當事父母一狀告到法院,指接生醫師有疏失,結果民事法官判醫師與醫院必須共同賠償約1,400萬,引發醫界譁然,這會不會影響醫學生選擇婦產科?會的!
我讀書的年代,大家都喜歡當醫生,當時台語俗諺說「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但現在變成「第一賣冰,第二告醫生」,雖然大部分的人對醫護都還是很尊敬,但只要有5%的酸民雞蛋裡挑骨頭,對整個醫界的傷害就很大。台灣話說「有功無賞,打破要賠」,所謂「求全之毀」就是這樣,讓醫護人員心生無奈甚至心寒。
世代價值觀差異大,難期待年輕人把行醫當志業
醫療要以病人為中心,我常講:「金杯銀杯不如病人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病人的誇獎。」醫界像我這樣年紀比較大的(五年級生),都把行醫當志業在做,可是現在年輕世代已經不這樣想。
早年物質環境大家都不好,所以對物質要求不高,但年輕世代不是,他們生長於物質不虞匱乏的年代,而且因少子化很多是獨生子女,他們重視自我,而且工作上他們有很多其他選擇,醫師留在醫界可以選比較輕鬆又賺錢的科別;不想留在醫界,藥廠歡迎得很。護理師也可以轉當管理師、廠護、校護。
今年學測申請入學放榜,北醫跟高醫醫學系都沒有滿額,年輕人直接用腳投票,不再認為醫學系是最好的志願;即使讀醫學系,也不一定要留在台灣行醫。台大醫學系都有畢業生直接到美國當住院醫師,追求更好的前景。
過去醫界是師徒制,老師叫學生不要出去開業,留在醫院可以升教授、學開很困難的刀,學生就聽話留下來。但現在「老師說」對年輕人不具影響力了,年輕醫師認為,為什麼要開困難的刀?又沒有拿到比較多的錢。像台大新竹分院本來有9個神經外科醫師,一下子跑掉一半,因為外面的醫院提供1個月70萬的保障薪資,幾乎翻倍,你能叫年輕人抵擋這樣的高薪?不可能!
這些都是世代價值觀的改變。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我們必須接受,現在的世代是這樣想。
改善醫療環境是癥結,但政府醫療投資不夠
醫界要留人、解決醫護荒,絕對要改善整體醫療環境,第一當然待遇跟福利不能太差,像醫院護理師缺最嚴重的是住院,因為三班制輪值很辛苦,我一直覺得健保要提高整個病房的給付費用。
但政府對醫療投資不夠,醫院要改善整體醫護待遇自是有心無力。
健保實施總額制後,醫界能獲得的資源就減少,而且政府對醫療投資,比起其他行業明顯不足,尤其是半導體業。台灣的醫療跟半導體業一樣,也是護國神山,但政府給半導體業的優惠如電費跟稅都比較便宜,醫療則沒有,醫院用電一點折扣都沒有。
每當政府宣揚台灣健保世界第一,可曾想過,政府投資健保這麼省,這個「世界第一」怎麼來的?是人民用健康來省、是醫護用血汗來省。可是現在年輕人願意當血汗醫護嗎?他們才不要。
台灣社會對醫護的期望及政府設計的醫療制度,某種層面來講是用道德綁架醫界,當醫師、護理師就是要犧牲奉獻。道德綁架對我這一代有效,但對年輕世代無效,他們不會像我們這麼容易被道德綁架,他們也沒有那麼強的責任感跟使命感;對他們也不能權威式管理,要用實惠,你不能口惠而沒有實惠,要讓他們得到該得的,不能說要我值班、不能睡覺、爆肝,但所得與付出有差距。
賴清德總統提出「健康台灣」,醫界都很贊同,沒有健康,後面都白講。健保是台灣的寶,台灣現在經濟發展不錯,股票已經站上2萬點,政府很自豪,那能不能加碼投資、挹注資源到健保?醫界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並不亞於科技業,政府能否比照給予優惠?
現在是醫療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健保不改革,醫療崩潰可預見
現在可以說是醫療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最好是因為醫學科技進步,很多以前不能治的病現在可以治,以前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現在可以解決。最壞則是因健保已經走到不得不改的地步。如果大家還是當鴕鳥,把頭埋在沙子裡,對問題視而不見,台灣的醫療環境只會愈來愈糟。
對於全民健保,我有兩句很深的感觸:「不敢面對的現實」及「不能說的祕密」,前面這句是指健保再不改革,台灣醫療會崩潰;後面這句說的是現在自費醫療市場亂象叢生,但民眾並不知道很多醫療行為花的是冤枉錢,但為了不擋人財路,成了醫界不能說的祕密。
「兩不」的影響,是劣幣驅逐良幣,醫療生態遭扭曲。醫院、醫師逐利、向錢看,前些時間因護理人力不足造成醫院關床,聽說有的醫院把健保床關掉,開自費床,醫院賺更多,還不需要請那麼多護理師;醫師則不再走辛苦、困難的科。
因為社會環境、醫療制度讓醫師覺得救命不如救醜,或是醫人不如醫狗,寵物被醫死了主人不會去告獸醫師,但家人死了家屬會去告救命的醫師,這些也都會影響年輕醫師的選擇,以後救命的科可能醫師愈來愈少,救醜或是輕鬆的科則愈來愈多。
但不能怪年輕人做這樣的選擇,是制度的設計提供這樣的醫療大環境。
健保讓醫院經營困難,醫院各顯神通找出路
好的制度可以讓鬼變成人,壞的制度可以讓人變成鬼,資本主義是你設計的制度要合乎人性,違反人性,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定有很多妖魔鬼怪在裡面,或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在裡面,那麼就像電影《侏儸紀公園》有名的台詞:「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健保讓醫院經營困難,醫院就各顯神通,逐利而行,所以我說醫院不會倒,至少私人醫院不會倒。但是醫師會倒,護理人員會倒。
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在第一線就像知道水溫變化的鴨子,感受也親睹醫界生態的變化,不是危言聳聽,健保再不改革,將來正派經營的醫院都會完蛋,醫護荒的問題也只會更惡化,台灣早晚醫療會崩潰。
看看過去以公醫制度為豪的英國及常和台灣並列世界第一的韓國,它們目前的醫療窘狀,台灣能不引以為戒嗎?
解決之道也必須從制度著手,對年輕世代尤其必須靠制度來誘導,一定要設立正向導引的制度,能力愈強、負愈大責任,應該給予更多價格的肯定,因為他做的是有價值的事情,培養一個能開胰臟癌、開心臟的外科醫師很不容易,他們出走轉做醫美,是國家、人民的損失。
延伸閱讀:
Monika 執政黨都在搞政治鬥爭,根本不在乎人民的死活!每次選舉都用話術騙票,選前就撒錢,靠這種手段當選的執政者能不為所欲為嗎?南部人民長期被錯誤的電台資訊洗腦騙票,人民素質低落讓執政者更貪婪,人民只能等死嗎?
08月29日10:40
陳彥文 老鳥沒有被尊重,所以我們也不見得會多照顧新鳥,各人造業各自擔,醫療產業自求多福。從衛福部給護理人員福利就知道,看新不看舊,以為留下的資深護理師不會走嗎?是因為我們有甜蜜的負擔所以暫時委屈待,等孩子再大點一定離開臨床也離開長照,誰要待護理啊。自找麻煩
08月30日00:03
煇堂 賴皮寮的健康台灣就是要醫護繼續做功德。
台灣的健保就是壓詐醫護做廉價勞工?
08月29日14:12
ちえ 少子化,以後每屆考生都是讀醫學系,不怕沒人當醫師
08月29日10:22
吳靜華 沒有商譽之虞,浪費時間,也沒品質,也沒有好的組織教育,對女生、有需要的人很不公平。以及有區域影響行為需要管制措施的客人,沒有完整立法戶口調查完整及討論與回應法則及訓練,要列出代價承擔項因。
08月29日14:3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