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或學校排名重要嗎?關於這個問題,答案總是眾說紛紜。或許在大部分的產業裡,剛畢業的新鮮人在找工作時,學歷會成為入場券之一;但是否具備職位應有的能力、未來實際表現如何,未必是名校光環可以保證的。
不少人好奇,在心理諮商這個產業裡,畢業學校的排名重要嗎?前一陣子,一位心理專業人員就在其社群媒體針對「諮商所學校排名重要嗎?」發表看法:「在這行裡,學校光環真的很淡薄。大家考上國考後,都是認證心理師了。」發文者也表示,是不是「頂大」畢業,在資深心理師眼中差距其實很微小,因為「會讀書不一定能轉換到實務能力」。
你可能會好奇,這個說法是真的嗎?透過本文,我想用自己執業近十年的觀察,以及和同業討論後的結果,分析心理諮商界的工作者,在實務上是如何看待「學歷」的。
學歷在諮商界代表的意義
其實,我個人相當認同前述發文者的看法,但也能理解為何部分諮商研究所的學生,會很在意學校排名對自己職涯的影響。
無論什麼科系,都會有學校錄取分數的排名,以國內諮商研究所來說,較有名氣的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國立教育體系的大學,主因是學校本身歷史悠久、或設立諮商學系的時間相對早,因此報考人數較多,錄取率自然就較低,而這會讓報考的學生更認為這是排名較好的學校。
但這並不代表一般公私立大學──例如政治大學、交通大學、淡江大學等──設立的諮商所就排名較後面。各個諮商所的主要差別在於,每個學校會因教授的專長而提供不同課程,有些學校會結合工商心理學、有的則是有家庭研究或兒童發展,提供學生多樣化的學習內容,或想往特定領域發展的人可以有更明確的選擇。
而談到選校動機,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考量,有些人會設定某幾間想念的學校,堅持一定要考到才會入學;有人則是無論考上哪一間都可以接受,因為畢業之後考取心理師證照才是重點。
回想我當年在選擇諮商所時,考量重點較偏向後者,除了地緣關係,我更在意是否能順利考取證照。報考時,當發現有兩間學校在同一天考試(且這種情況通常很容易發生),我會選擇相對有把握的去考,因為我將目光放在「畢業後的執照」,而沒有太過在意學校的排名;畢竟越競爭的研究所,報名人數亦越多,錄取率反而降低。
諮商能力並不能以成績來判斷
根據《心理師法》的規定,在台灣要成為心理師,必須具備「心理碩士學歷」、「兩年以上實習」、「考取國家證照」、「加入公會與執業登記」這些條件,才能依法從事相關工作。
因此,就連心理師證照也僅代表是否能執行業務的一塊入門磚,在校成績、學校排名等就更無法證明一個人的諮商能力了。近年剛畢業的同行友人 A 就和我分享,名校畢業的學生有時也會有光環帶來的壓力,例如面試時會擔心對方對自己有更高的期待;抑或在看待自我表現時,會懷疑自己是否擁有該校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當看到身邊同儕都能力出眾時,也更容易自我懷疑。
我也曾與名校畢業的同事共事過,在新手時期,確實會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不如對方,不過我發現,在實際工作一段時間後,我反而得到其他同事的讚美,他們認為我的敏感度較高,能留意到其他新人沒發現的個案細節。
也是在這個經驗之後,我更意識到學歷有時只是外界看待個人的眼光,但並不代表實力,尤其是諮商心理師證照的取得主要是以「筆試」核可,考到執照並不代表個人具備良好的工作能力,沒考上也不是這個人的實務能力一定不足(我有同儕考了許多年,他自認不擅長考試,但我認為這不表示他的能力不好),總之,需要實務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才能評斷。
那麼,心理界在實務上真的是一個「相對不重視學歷」的領域嗎?如果是,更看重的是什麼呢?
綜合我與幾位同行的經驗,我們認為有 3 個比諮商所學歷更重要的條件,這些或許未必是多數民眾在尋找心理師的標準,卻是一位心理師是否適合執業、可以對個案帶來助益的關鍵影響因素。
一、專業倫理
「倫理」是心理師身為專業助人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因為是與人工作,心理師應確保以「當事人的最佳權益與福祉」為依歸,也應該謹言慎行、知悉並恪遵專業倫理。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諮商心理專業倫理守則》第 21 條便闡明「專業關係與界限的處理與維持」,明定心理師應避免與當事人發展出可能影響專業服務,損及當事人權益之其他角色關係。例如:即使在雙方合意下,心理師不可與仍在專業關係或結束專業關係 5 年內之當事人或當事人關係密切之其他人發生性行為或性關係,更應禁止發生性騷擾、性侵害之情事。
今(2024)年 5 月業界就傳出一起事件,一名心理師為一對夫妻進行婚姻諮商,而後卻與妻子發生多次性行為,被丈夫告上法院求償百萬。該名心理師的行為,正是利用職權侵害了當事人的福祉與權益。
試想這個事件發生的原因,可能是我們在心理治療過程中的「移情」和「反移情」現象。簡言之,移情是當事人將對他人的情感投射在治療者身上,反之則是反移情;若治療者發生反移情的現象,將影響在專業工作上的評估和判斷。因此,當治療者在治療過程中對當事人產生不適當的情感或想法時,應該尋求專業督導,或將當事人轉介至其他治療者,才是適當且對當事人有益的做法。
二、專業能力與人生經驗
除了在研究所學習的專業知識,心理師還需要持續進修。《心理師法》與《醫事人員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規定,心理師的執業執照,每 6 年就必須更新,且在 6 年期間需要修習相關的繼續教育學分才能達到換照標準,內容包含:專業課程、專業品質、專業倫理與專業相關法規。
但大部分心理師的專業進修,可能從研究所時期就開始,像是藉由參加有興趣的主題工作坊、深入鑽研特定議題或服務族群,唯有持續專業進修,才能讓自己更好地與當事人工作。
除了專業進修,心理師的「人生經驗」其實也是專業工作上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必須先澄清,並不是說沒有相關經驗的心理師,就無法為當事人提供適切的治療;但有時相似的人生經驗,確實會讓當事人更感受到被理解,或者不需要太多解釋自己的特定狀況。
以我自身經驗來說,原先我不認為自己與其他心理師有太大不同,但這 5 年在海外生活與異國婚姻的經驗,反而成了許多當事人來找我諮商的原因。關於海外生活需要的簽證、生活狀況,或是與異國伴侶相處上的辛苦,我自己也有過深刻的體會,除了理解他們的心情,也能提供當事人在面對相同情境時不同的看待角度。(延伸閱讀:「能出國念書一定很有錢!」面對留學迷思,心理師陪你消化 3 種「壓力源」)
三、對人的好奇與同理心
最後,是所有助人工作者很需要的一項特質:對人的好奇心。具體來說,會想知道為什麼他會這樣想?為何她會這麼做?是什麼原因讓當事人成為現在的樣子?
對人保有好奇心的眼光,便能帶著開放的心胸和態度,引導當事人探索、拓展多元化的視野。這份好奇心也包含心理師對自己的好奇心──從事與人互動的工作,我們不免也會被當事人的言行反應所影響,適時覺察自我對當事人的感覺,也能幫助我們體驗當事人生活中可能的感受,並從心理師的專業出發,以較為客觀中立的方式回應。
此外,同理心是心理師們在受訓與學習的過程中,最常需要練習的技巧。「同理」是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看世界;也是一種平等且尊重的態度,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樣想,而不是建議他該怎麼做比較好。
我想,這也是「和諮商師訴說」與「和親友訴苦」這兩者間最大的不同。許多當事人會來到心理師的面前,是因為認為沒有人可以理解自己的痛苦,很多人生的難題也並非找到所謂解方後就能一勞永逸,而是透過訴說和被理解的經驗,逐漸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而這就很需要心理師的包容與同理態度,營造一個安全訴說的空間。
結論
相信每一位決定要投入心理諮商專業的學子,都有自己想做這份工作的動機和意義,也因為諮商是與人互動的工作,並不是念哪間學校、分數考得多高分,就能對當事人有更多的幫助,因此,如何把學習到的知識融入治療中、重視當事人的福祉和理解他們的處境,都是助人工作者除了學歷以外,更重要且需要培養的能力。
【延伸閱讀】
●「過度自我感覺良好」,無法讓你成就專業──輔導過千位外商人才,現在我看 4 項關鍵能力
●從一個師長眼中「做不出專業」、「誰做都可以」的工作裡,我們能學到什麼?──論軟實力的重要性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