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安沃斯曾經有個實驗:觀察一群媽媽與他們一歲左右的孩子。過程中媽媽被告知要短暫離開,研究員藉此觀察孩子們的反應,結果發現,最不黏人、有著安全依附的孩子,通常有位平常會回應孩子需求的媽媽,因為知道媽媽在,所以能更放心的邁出步伐探索陌生環境。安沃斯認為,父母的陪伴,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全,而孩子就會更願意邁出步伐探索這個世界。
三階段,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曾心怡臨床心理師指出,0~6歲是建立安全感的黃金期,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重要任務,而在這些重要時刻有父母的陪伴,並給予尊重及信任,孩子的安全感就會慢慢建立起來。
0-2歲:滿足需求為首要任務
嬰兒時期是哭泣的高峰,他會因為睡不著、肚子餓、尿布濕、半夜腸絞痛等原因而哭泣,但他還完全無法理解大腦傳遞的這些訊號是什麼意思,只能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若家長能根據孩子的需求去滿足他、安撫他,這個接招的過程,是連結安全感很重要的來源。
《3-6歲在生活中養成學習力》作者、兒童職能治療師米加老師(黃名璽)表示,這個時期的孩子,很需要大量的觸覺來給予安全感,透過肌膚的接觸,比方說餵奶時、生氣哭泣時被緊緊環抱著,這種包覆感會讓孩子回想起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就會覺得很安全。
此外,陪伴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發展里程碑,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像是翻身、學爬、學站、學走等動作發展都會有大量的改變,這關乎到父母要給孩子安全依附的程度。
以孩子學走路為例,當他跌倒時,父母要馬上扶他起來,還是讓孩子自己試著爬起來,端看孩子當時的月齡是否需要大量的練習,如果發生得太早,或是跌倒很多次,就會建議大人趕快扶起來,因為太早學走,不利於孩子的膝蓋及腿型發展;若1歲多剛學會走路,在顛顛簸簸中難免會不穩跌倒,這就不一定要馬上扶起來,可以讓孩子自己設法爬起來,否則保護過多,孩子就沒辦法練習自我解決的能力,甚至難以忍受挫折。
父母會擔心孩子受傷是人之常情,因此,曾心怡建議,孩子學走階段,父母不用抓著他走路,而是雙手環放孩子的周圍,在他跌倒時可以接住他,在這樣的空間範圍裡,孩子可以成長、呈現他自己,同時又有大人的保護,適度的放手,反而也是建立安全感很重要的一環。
2-3歲:給尊重,並接納孩子原有的模樣
曾心怡指出,2歲以上的孩子,有些可能已經開始上幼兒園,會面臨到戒尿布,這是孩子成長期很大的轉變,是建立安全感很重要的時刻,這時候對孩子說「隔壁誰誰誰都已經戒尿布了,你怎麼還沒?羞羞臉!」因為孩子戒尿布的速度慢就責備他,覺得他不行,給否定,很容易讓孩子沒有安全感,「我們父母可以做的是,應該順應孩子的速度給予陪伴,一起陪他完成這個重要的任務」。
米加老師則建議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的特質,比如說透過九大氣質,判斷孩子的個性、屬性,並好好接納孩子原有的模樣。同時他提醒父母,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應盡量避免恐嚇式、警告意味濃厚的說話方式,如:「你再不怎樣,我就怎樣」、「我數到3喔!」、「這要打打!」等等,因為這些話會讓孩子陷入自己不被愛、不被肯定的負面迴圈裡,而缺乏安全感,使得孩子越來越退縮、怯懦,甚至自卑。比較好的做法是,利用正向的鼓勵或回饋,譬如:「如果有做到怎樣,我們等一下就可以…」大部分的孩子對正向的話語接受度較高。
3-6歲:陪孩子克服不安全感,同時設好底線
有些家長為了保護孩子,會選擇幫孩子避開不安全感的觸發點,比如說,當孩子在陌生的環境大哭,就會直接把孩子帶離現場,但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失去向外探索環境的機會,因為家長的這個行為,會讓孩子解讀:「爸爸媽媽覺得這個地方不安全,我不能去」。米加老師反而認為,父母應把重點擺在陪孩子「克服」不安全感,而非「逃避」不安全,也就是說,讓孩子學會靠自己,是這個階段建立安全感很重要的關鍵。因為3歲以後,不管是動作、認知,身心靈都會有大幅的成長,尤其到了4到6歲,很多能力都會大大提升,孩子很多事情必須靠自己解決,包括適應環境、解決策略等,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這反而是家長在心態上要有所調整,對孩子要有信心。」
曾心怡則表示,安全感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練習「好好分開」,孩子成長過程,一定會體驗到分離這件事。她以兩種情境舉例,首先是,有些雙薪家庭因為父母都要工作,所以孩子從小都是給阿公阿嬤帶,直到3歲以後,或是開始上小學前才會帶回家,面對主要照顧者的轉換,孩子一定會哭鬧,當孩子哭著說:「我好想阿嬤、我要找阿嬤」的時候,父母若能好好安撫他,告訴孩子:「好,我們過幾天就回去找阿嬤,我知道你很想他,媽媽會陪你。」,而不是罵他:「你現在就是要跟我住!」當孩子每一次想念的情緒都能好好被安撫,他就會知道「分開沒有關係」,也就能從中獲得安全感。
另一種情境,進入幼兒園後的孩子會面臨到分離焦慮,雖然分離焦慮並非等於不安全感,但如果能在孩子有分離焦慮時好好地陪伴,孩子就會有安全感。比如說,孩子哭著不想上學時,可以用一些技巧,像是孩子問「媽媽幾點會來接我?」,可以跟他說:「時針指到5的時候,媽媽就會來接你囉!」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承諾會實現,他的等待並不是永無止盡,孩子的內心就會感到安定。
另外,進入團體生活後,有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處理挫折」,孩子可能會面臨到同儕的相處問題,這時候父母察覺到異樣後,可以給予的陪伴就是問問孩子:「寶貝,你怎麼啦?」,孩子說:「誰誰誰不跟我玩,我好難過。」,這時你可以提供一些方法給孩子:「他不跟你玩啊~沒關係,你要不要試試看下次分享玩具給他呢?如果他還是不跟你玩,你也可以去找別人玩。」透過這些互動,讓孩子知道未來自己遇到一些挫折的時候,爸媽會聆聽他、協助他、陪伴他,這也是建立安全感很好的時機。
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1.沒自信、自我懷疑
米加老師指出,孩子在2歲前的「本我」階段,思考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比較難去考慮或同理他人的感受,但若發現這階段的孩子表現過於被動或保守,甚至常常懷疑自己、信心不足,就可能是從嬰兒時期,就一直沒有一個很穩定的安全依附,內心有許多不確定性,使得他在探索環境時,態度較退縮。
2.情緒起伏較大
如果孩子在嬰兒期期一些生理需求方面的哭泣,沒有被適時的滿足,就會缺乏安全感,使得他在情緒上的反應變得更激烈,比如說:哭得更大聲、更「歡」、這個不要、那個也不要,變成別人口中的「磨娘精」。到了2、3歲時,可能會從哭鬧演變成生氣、破壞、丟東西來表現。
3.社交退縮
4~6歲的孩子沒有安全感,上幼兒園時,可能會出現社交退縮的情況,可能會發現他往往都在人群外先觀察別人,也因為害怕出錯,而不敢像其他孩子一樣玩得很起勁。曾心怡進一步解釋,會有這樣的表現,不一定是孩子曾經有過嚴重創傷,而是以前可能做過某件事被取笑,或是沒有交到朋友、被同學排斥時出現的一些情緒沒有被家長接住,導致他後來做事情變得比較小心翼翼,對於展現自己的信心也不足。
Monika 不是只有學齡前的孩子才會缺乏安全感,很多青年、成年也都有情緒起伏大、沒自信和社交退縮的狀況。🤨
03月05日13:0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