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彭菊仙》小學兄妹「日睡6小時驚人學習」,最快的往往最慢,這5件事才是小學生家長應該要在乎的

未來Family
發布於 02月26日01:38 • 彭菊仙

最快的往往最慢。

我的孩子都已成年,應該也算是有點資歷的媽媽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如果回到孩子小學階段,我會怎麼重新思考孩子的每日生活行程?什麼才是走過教養之路的我,覺得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事?

首先,我非常感謝自己給了孩子很多時間自我探索,做他們真正想做的事情,以致孩子們很早便開始進入自我摸索、自我認識、自主學習,最重要的是:自我陪伴。

關於課業,我曾寫過一大本書 誰說分數不重要 可見我也絕不是偏廢孩子功課、老神在在的散漫母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只是,每個孩子個性不同、潛質不同、興趣不同,一隻在天空展翅飛翔的鳥兒,總不能硬逼著他和頂著武器的犀牛死鬥;一隻慢悠悠、甚至整天不動的烏龜,總不能期望他像土撥鼠一樣拚命快速鑽土。

我家沒有資優,甚至績優都稱不上,我沒生出半個天才,全都是必須「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甚至不一定有收穫」的地才。

但觀察孩子在學習上有沒有困難,適時給予資源、伸出援手,扶他們一把,抵達他們能追求得到的目標,激發他們的潛能,以增加學習上的成就感、自信心與動機,確實是父母親不能推諉的事!

在每個孩子面臨大考的階段,我也絕對會盡力做好這一部分。

畢竟,在孩子並不長的生命經驗值裡,他們很容易就把「分數」當成自己的能力表徵。

分數不好,不只是父母緊張焦慮而已,孩子也是很在乎的。

但重要的是,父母要學著接受孩子原原本本的質地與樣貌,並相信,每個生命都有它成長的速度,更有它存在的價值。

但如果說再來一次小學階段,我覺得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運動。

因為長大之後,運動的習慣很可能會被3C糟蹋,也可能被繁忙的課業耽誤。

特別是,我看到好些三十幾、四十幾歲的青年人,一旦工作之後,因為太累,別說運動,連動都不想動,體魄快速衰敗變形,健康快速走下坡,沒有健康,怎麼把路走穩走遠?因此,運動習慣真的比學習和分數重要得多。

第二,情緒自覺與心理健康、紓壓的能力。

看看這些年,兒少憂鬱、精神產生問題、自殺比例急度攀升,就知道,現在的孩子因為社群媒體、比較、霸凌、排擠、孤獨,且人際普遍疏離,心靈品質是多麼糟糕。

看看如今高中和大專院校輔導室的心理諮商都排滿滿,孩子們還多了一個「心理假」,就知道,功課和心理健康,哪個重要了!

第三,生活能力。時間是有排擠效應的,把所有的時間挪去學習課業,當然就沒有時間好好生活。

但我們父母能照顧孩子到幾時?有一天,父母做不動了,孩子也成了老小孩,還可能賴著我們照顧他們嗎?

第四,食育。

大孩子自住校開始,父母就會多了一個擔心:孩子有沒有好好吃飯?

所謂好好吃飯,就是按時吃飯、懂得六大類營養比例,且能降低被垃圾食物誘惑的可能(同學們天天人手一杯全糖手搖飲,能不被誘惑嗎?)。

知道什麼是健康食物,並且有自覺的選擇健康好食物,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畢竟,口味、胃口都是從小養成的,三十歲前,身體的新陳代謝快速,還看不出壞食物對健康的殺傷力,但是,四十歲、五十歲之後,已不是看學歷,也不是看經歷,而是看「病歷」了。

誰的身體好,誰才有資格在賽道上繼續奔跑。

第五,擁有一項不是被大人逼著學的「嗜好」,並且擁有充裕的時間與它融合,充分的享受它,讓它相伴孩子一生。

每個人都會有低潮的時候,我們無法相伴孩子一生,但這件讓他們快樂的事情能陪伴他們到老。

孩子的成長真如一株植物,需要時間堆疊,需要經驗累積,需要醞釀反思,植物能呈現跳躍性的成長,多半經過晴雨交替、冷熱刺激。

而孩子能大幅度且深刻的成熟與領悟,也絕對必須在失敗與成功、低潮與高峰不斷交錯的經驗值中才產得出。

真的,最快的往往最慢。

到底是 #壓縮成長 還是 #揠苗助長?

推薦閱讀>>彭菊仙作品: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Photo By:photo-ac 數位編輯:黃晨宇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