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郭旭原 X 黃惠美:夫妻檔建築師的辯證與相愛,回望25年建築全景

VERSE
發布於 01月05日02:55 • VERSE
(攝影/蔡耀徵)

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強調與環境對話,並以人在空間的感受出發,從而創作出與城市共鳴、環境共融的建築作品。

文字/游姿穎

攝影/蔡耀徵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片提供/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打造出麻布山林、富邦藝旅、太平青鳥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等知名建築的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強調與環境對話,並以人在空間的感受出發,從而創作出與城市共鳴、環境共融的建築作品。25年來,共同創辦人郭旭原及黃惠美不斷以建築回應當代需求,嘗試鏈結起未來的建築風貌。

大尺建築主持建築師郭旭原(圖右)與設計總監黃惠美(圖左),長桌上放滿與25周年建築展「時間的空間」相關的設計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長桌上,放了好幾幅圖紙,上頭是模型展示櫃的設計圖,於端午連假初始拜訪,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大尺建築)的主持建築師郭旭原與設計總監黃惠美,早早來到仁愛路的辦公室,為了他們即將到來的25周年建築展忙碌燒腦。

這是他們首次舉辦個展,也是放在心上很久的掛念。策展人王俊傑在展覽簡介寫了一段相當莞爾的話:「透過郭旭原與黃惠美之間相互辯證、爭吵、甚至冷戰,但也相互扶持、鼓舞與相愛的過程,創造了時間的空間,也創造了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連結。」這席話也道盡兩人不斷在理性與感性的辯證中,攜手創作出建築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台北長大,但老家在台南的郭旭原,小時候放暑假喜歡在台南的巷弄逗留,對城市如何構成產生好奇,開啟他對城市建築設計的啟蒙。相較於郭旭原習慣以大尺度的城市紋理回應建築的想像,黃惠美則著迷於老房子,以及室內空間和家具等設計元素,擅長用微觀尺度重新詮釋建築的魅力。

郭旭原及黃惠美是東海建築系畢業的同班同學,大學畢業後兩人到美國念書,對城市景觀有著嚮往的郭旭原在麻省理工學院主修都市暨建築研究,黃惠美則到哈佛設計學院攻讀建築室內研究。回台後一起創立大尺建築,結合兩人的專長,持續挑戰突破制式建築思維。

建築事務所名為「大尺」也可概括出兩人關注建築角度的同與不同。黃惠美表示:「大尺可以是宏觀的landscape,也可以代表丈量空間細節時用的度量比例。」無論是以大看小,或是以小看大,都可以從大尺建築這些年在室內設計、樣品屋、住宅、公共空間、景觀設計等作品中,看見他們不斷向外發散且延伸擴展的建築光譜。

時間不是抽象的概念

如同許多建築事務所的發展歷程,郭旭原與黃惠美一開始也是由小規模的私人住宅設計起步。第一個住宅作品「青田主人」落成已有20年,至今仍深具現代感,從中可以清楚窺見他們對於建築的設計理念。

「建築基地位於大安森林公園旁,我們希望打破建築內外的界線,利用陽台設計讓建築與公園對話。我們認為建築物並非獨立存在,而是嵌合於都市之中。」郭旭原說起該作品,他們刻意打造戶外廊道,讓住戶行走在廊道時,可以感覺到戶外風、雨、甚是泥土的氣味。

「透過路徑的建立,讓建築室內外與都市紋理產生對話,同時以銜接建築本體與外部環境的皮層造型,呈現出不同時間的光影變化。」行走於建築之內如同旅行,沿途感受著空間的變化與時間的推進。這個作品既是大尺建築的起點,也是他們設計語彙的階段性總結。

「皮層」、「路徑」、「場域」和「室內與室外」四項元素,成為大尺打造「與環境共融」建築思想的重要手法,而「時間」則成為他們探索空間過去與未來的眼睛。

這次25周年建築展之所以命名為「時間的空間」,即是強調時間在建築空間裡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透過物質、材料,成為具象的感知。黃惠美表示:「就像人在空間裡行走時,時間感會在路徑之中產生,又或者會因為不同光線感受到時間的不同,對我們來說建築就是一種時間的設計。」

為城市拋光的老空間

郭旭原與黃惠美透過建築去追求符合當代的價值,也因此,即使建築物會隨著時間老去,在去或留之間,他們希望從城市宏觀的角度提出不同解方。

「都市更新不見得是鏟掉重蓋,或許可以用不同的手法重新活化。」黃惠美以拿下「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別獎」的「富邦藝旅」為例,這棟建築前身為銀行員工宿舍,他們將之化身為旅店,不僅保留雙拼步登公寓的結構,更將建築物「打開」與周遭環境產生更多可能。

大尺建築將原有的圍牆拆掉,讓1樓只留下柱子,為空間創造穿透感,同時也打破公私領域,改變建築內與外的關係,再加上新切開的天井,帶進自然元素,形成水平與上下延伸的三度空間,開啟了建築與環境的關係;也藉由窗景拉進台北的舊城街廓,模糊城市與環境、新與舊之間的界線。

由銀行員工宿舍活化為旅店的「富邦藝旅」。(圖片提供/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相同的設計語彙也應用在基隆的太平青鳥書店,以路徑打開舊有場域,重新塑造並連結建築與城市的關係。

郭旭原說:「我們利用外掛樓梯、瞭望台和18米的空橋,成為一種具體的宣示與召喚,人們會不禁地往山上走,一路從山下的社區連通到山上,書店成為路徑上的節點,可以在此停留或者繼續沿著新建的木樓梯往後面的山林及更高的山頂走去,用自己的腳步探索未曾發現的基隆。」

外掛樓梯、瞭望台和空橋成為城市的「連接路徑」,不僅打開廢校閒置的太平國小,同時導入輕盈量體、白色元素,讓空間在垂直、水平視覺上創造更寬闊的視野,於此回望基隆山海城市的立體性,提供人們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的新視角。

黃惠美強調,太平青鳥為基隆這座城市提供了過往的歷史回顧及豐富多元的未來想像,更重要的是,因為場域與路徑的改變,舊校舍與周遭社區產生關係,在地社區也出現活化的生機。

「太平青鳥」一案透過外掛樓梯、瞭望台和空橋成為城市的「連接路徑」。(圖片提供/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太平青鳥。(圖片提供/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