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可以善良,更要勇敢生氣》:面對職場年齡歧視,三個問題化解

女人迷Womany
更新於 2023年11月30日12:30 • 發布於 2023年11月30日12:30 • 方言文化

有時候會聽到有人說「要結婚還太早了」、「已經是歐巴桑/歐吉桑」、「都這個歲數還是這個樣子」、「如果是那個年紀,能做到這點小事是理所當然的啊」之類的言論。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拿年齡和梯次順序來說三道四,例如「這個年紀結婚還太早吧」、「已經是歐巴桑/歐吉桑了」、「都這個歲數了還這樣」、「這個年紀能做到這點事是理所當然的」等。

為什麼要用年齡來評論他人,甚至出現年齡歧視呢?這是因為日本屬於縱向社會,而且比想像中更加注重階級關係。年齡在縱向社會的紀律中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縱向社會裡,年輕人應尊敬年長者,而年長者則在潛移默化中扮演著指導和照顧年輕人的角色。

不只是年齡,先後順序也很重要。不論是學校還是公司,除了主管等發號施令的層級外,還存在著一個非正式的縱向組織,例如前輩、同期進入公司的同事和後輩等等。

(推薦閱讀:職場婚育歧視、升遷歧視、年齡歧視仍然嚴重|2023 多元共融白皮書(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片|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Pexels

梯次順序又比實際年齡更受重視,即使年紀較長,如果入學或入職較晚,還是會被視為後輩。

我們從小就習慣這種縱向社會,價值觀也根深蒂固。也許有人認為:「不,我討厭這種縱向社會,所以從學生時代起就不參加體育類的社團活動,成年後既不會擺出前輩的架勢,也不會因對方年紀小就瞧不起人。」

即使是這樣的人,出社會後也不會直呼年長者的名字而不加稱謂。在海外公司中,即使是上司大家也是直呼其名,而不加敬稱。

我最初就職的企業是一間加拿大公司,無論是上司還是同事,大家都以名字稱呼對方,為了適應這種感覺,一開始我也吃了不少苦頭。對於直接稱呼上司的名字,我一直無法消除心中的不適感。

如果你在意年齡所帶來的區分和歧視,說明你可能也在不知不覺中被縱向社會的觀念所影響。如果沒有縱向社會的觀念,你應該只是單純地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做不做這件事和年齡有關係?能做到的人就去做,做不到的人不做也沒關係。」

(猜你想看:年輕人如何展現專業度?突破職場年齡歧視:放大優勢、將挫折化為動力

圖片|Photo by MART PRODUCTION on Pexels

應對的選項

一、詢問對方「你覺得要多大年紀才夠資格呢?」

由於對方沒有確切的根據就認為「在○歲之前還太早或太晚」,所以我們不是詢問「幾歲以後」,而是問「那要多大年紀才夠資格呢?」試著提出開放式問題,讓對方無法簡單用「是」或「否」回答。

二、不要浪費精力爭辯,做出選擇

面對這樣的評論,我們擁有各種選擇,像是反擊、逃避、接受、放下、想開點、放棄等等。儘管無法認同,但對於那些平時可以忘卻的事情,或許放下才是明智的做法。

三、選擇與年齡無關的社群

有些社群不喜歡涉及上下關係。比方說,與興趣有關的聚會、以能力為導向的聚會等,在這些場合提及年齡會被視為不合時宜的言論。如果你對年齡歧視很感冒,可以參與和自己的年紀或地位相近的社群並增加交流時間。

(延伸閱讀:韓劇《車貞淑醫生》:永遠別聽人說「你年紀太大不適合」,年齡不該阻礙你做任何事!

圖片|Photo by Jopwell on Pexels

本文摘自安藤俊介的《可以善良,更要勇敢生氣》。由方言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可以善良,更要勇敢生氣

《可以善良,更要勇敢生氣

延伸閱讀:

中年轉職好焦慮?2 招學會擺脫年齡歧視,讓能力說話!|DEI 永續人才指南

中年轉職好焦慮?2 招學會擺脫年齡歧視,讓能力說話!|DEI 永續人才指南

加入女人迷 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