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施凱爾於美東時間2月27日,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成為繼法國總統後,第二位造訪白宮的歐洲領導人。施凱爾不但拉高國防預算,也表示願派出軍隊,擔任烏克蘭維和部隊。除了努力在烏克蘭和談中扮演重要角色,施凱爾此行也希望能遊說川普,讓英國躲過關稅壓力。他可能快成了?
繼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也拜訪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這是川普2.0以來,兩人首度會談。《BBC》指出,2024年9月,施凱爾便與仍在競選中的川普共進晚餐,那是兩人初次會面,氣氛相當融洽。
有趣的是,施凱爾在會川普前,先在英國駐美大使館記者會演說中,開玩笑地評論了華盛頓近來相當「熱鬧」,「華盛頓來了一位新領導人,有些人愛他,有些人『愛恨交加』。」
話鋒一轉,他幽默地說,他說的這號人物是英國新任駐美大使、貿易老將曼德森(Peter Mandelson),引起全場笑聲不斷,可見賓客都已聽出施凱爾話中有話,他間接挖苦了上任不到百日,卻已令全球雞飛狗跳的川普。
事實上,兩人當前會談的時機,正值美國、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之前,施凱爾的態度將代表歐洲對於烏克蘭的力挺程度,有望影響變化無常的川普。
而當前川普對歐政策也已轉變,歐洲當前急需一位可與川普合作、抗衡的領導人。「這是自二戰以來,最重要的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的會晤之一。」曼德森說。以下,《遠見》整理兩人會談的三大重點:
重點一》來自英國的伴手禮:提高國防、國王的邀請函
施凱爾與川普會面最初,便遞上國王查爾斯三世的信函,邀請川普造訪英國與國王會面。取自X@WhiteHouse
對川普來說,施凱爾帶了一些伴手禮前來。首先是在會面前幾日,宣布英國將提高國防預算,2027年將提升到GDP的2.5%,並將在2035年前提升至3%。施凱爾指出,這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的國防開支持續成長」。
施凱爾此舉,有望改變川普長期以來視歐洲「搭便車」的觀感。不僅如此,他預計也將縮減英國的海外發展援助,這與川普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US Aid)有異曲同工之妙。雖說施凱爾的動機是考量到預算問題,而非個人意識形態,但川普可能將對此表達讚賞。
施凱爾與川普會面最初,便遞上國王查爾斯三世的信函,邀請川普造訪英國與國王會面,即白金漢宮最高待遇的訪問級別。「這是第二次國事訪問的邀請。這前所未見。」施凱爾說。
川普則讚賞查爾斯三世是「一位真正的紳士」,也答應將應邀赴約,「英國是一個很棒的國家,這是我們的榮幸。」
重點二》烏克蘭的盟友,英國願合作確保和平協議
兩人會談最初,施凱爾率先感謝川普替烏克蘭帶來和戰機會,除了避免川普改變對烏協議外,也希望盡可能爭取安全保障。「針對烏克蘭議題,感謝你改變了對話,使我們有望達成和平協議。我們希望與美國合作,確保和平協議長久維持,成為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
此前,英國官員便表示,施凱爾此行將大力支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同時提出警告,不要倉促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達成無法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和平協議。
「關鍵在於,我們不想重蹈過往與普丁打交道的覆轍,我們並不想要無法帶來持久和平的停火協議。」曼德森向《紐約時報》透露。
川普則表示,當前俄烏停戰的和談相當順利,美國和俄羅斯、烏克蘭都進行了良好的談話,「我們在協議上有很好的進展,但尚未達成協議。」對於記者追問的維和行動,川普說在達成協議前,不願討論相關細節。
川普表示,當前俄烏停戰的和談相當順利。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
他也補充,若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普丁不會輕易「背棄諾言」,也將提供安全保障,「我知道馬克宏說過,法國想在那裡(烏克蘭)駐兵,我認為我們甚至沒有必要討論。」
川普進一步指出,美烏礦產協議與商業合作將成為「後盾」。美國會在烏克蘭「開展工作」,作為經濟上的伙伴,「我們將會在那裡安排很多人力。」
儘管川普表示進展順利,但《衛報》分析,對澤倫斯基來說,當前情勢愈發艱難。他與川普之間的關係緊張,需要能與川普溝通,影響決定的盟友。
法國媒體BFMTV指出,川普原先甚至試圖取消3月1日與澤倫斯基的會面。後因馬克宏介入,說服川普按照原定計畫,美烏領導人會談才得以如期舉行。如果屬實,這表示歐洲領導人仍有望帶來關鍵性的影響,可以防止美烏之間的談判破裂。
3月3日,施凱爾將主持18國的歐洲領導人會議,澤倫斯基也將出席。雖然這位領導人的未來似乎不確定,但他可能會依靠馬克宏和施凱爾等歐洲領導人,在自己與川普關係不明朗之際,替烏克蘭緩頰。
重點三》投川普所好,大談交易經
《衛報》分析,施凱爾此次會談,並非像過往以民主、自由貿易等價值,來遊說川普維持對關稅、烏克蘭戰爭的決定,而是投其所好,讓川普相信支持北約與烏克蘭、和英國貿易是一筆好生意。
對於美國可能會施加於英國的關稅威脅,會前,施凱爾便在演說中強調,兩國的貿易關係深厚且牢固,「英美在彼此的經濟體中投資了驚人的1.5兆美元。」
在橢圓形辦公室的談話中,施凱爾也指出美英之間的貿易「公平公正」,「事實上,美國有一些貿易順差。」施凱爾補充,這讓英國的談判地位略有不同,畢竟英國也和歐洲一同對烏克蘭提供援助,「大約占了50%。」
只不過,對於記者提問,這是否表示英國有望躲過貿易制裁?川普依舊語帶保留,只表示這部分有待兩人今日的討論。不過,相比川普大肆批評歐盟對美國企業不平等的言論,施凱爾目前面臨的炮火並不猛烈。
有趣的是,兩人共進午餐後的會後記者會,川普再度被提問「英國首相是否說服您不要對英國徵收關稅?」川普直言,施凱爾非常賣力地遊說,更評價他是「非常強硬的談判者」,「他無愧於英國付給他的薪水,無論薪水有多少。他很努力地嘗試了。」
「在這兩個偉大的友好國家之間,我們很有可能最終達成真正的貿易協議。不再需要關稅。我們拭目以待。」川普說。
施凱爾對於這次會面,自評「成果豐碩」。儘管接下來的美烏會談將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但英國此行的態度,以及接下來將展開的歐洲領導人會議,可見當前風起雲湧的國際政治的談判桌上,英國有望帶來更積極的表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