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大教授在43歲時罹患癌症去世,生前曾向友人表示,「過去幾十年太不懂事,經常餓了就是泡麵、汽水亂吃一通,最終身體難逃疾病纏身的命運。」三餐吃泡麵、喝汽水真的會引發癌症嗎?
預防癌症要更全面探討,非單一飲食問題
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周宜群指出,把得癌症的原因歸類成這麼簡單的因素,其實很危險。他分析,癌症的成因可以從三個層面去考量:
疾病因素
例如肝癌可能與B型肝炎、C型肝炎或飲酒習慣有關。個體因素
如本身基因或是家族遺傳問題,或是否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共病。環境因素
包括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壓力、情緒等。
周宜群說,癌症的成因相當複雜,直接將吃泡麵、喝汽水與肝癌等癌症畫上等號,並非事實。
飲食與癌症風險
周宜群認為,飲食與癌症之間存在間接關聯。長期攝取高醣、高油、缺乏纖維的食物,可能導致代謝問題,進而產生肥胖、肌少症等健康問題。而肥胖和肌少症會引發慢性發炎,進而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不當的飲食習慣可能透過引發其他健康問題,間接導致癌症的發生,但不能直接將其視為癌症的成因。
忽視飲食以外的生活習慣更危險
周宜群強調,三餐以泡麵、汽水果腹的人,其生活習慣必定不止於此。他們可能長期處於高壓環境,免疫系統失調,加上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甚至抽菸、喝酒、嚼檳榔等不良嗜好,這些因素都與慢性疾病、慢性發炎,乃至癌症息息相關。若只著眼於戒除泡麵和汽水,卻忽視其他方面的生活習慣,仍難以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事實上,從食品分析和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泡麵本身並不含防腐劑或有毒物質,其缺點在於調味包的鈉含量過高,以及麵體和油包僅提供單一的醣類,營養組成不均衡。許多人誤以為經常食用泡麵會致癌,但問題的核心可能不在泡麵本身。
不只飲食!生活習慣、運動、心情都要顧及
周宜群指出,現代醫學已能有效治療多種癌症,讓患者存活多年。如果患者僅僅戒除泡麵和汽水,卻沒有改正錯誤的生活方式,癌症復發的風險仍然很高。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作息規律、堅持運動、保持愉悅的心情,才是預防癌症的關鍵。飲食固然重要,但僅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過勞與癌症有什麼關係?
談到過勞與癌症的關係,周宜群表示,雖然過勞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可能引發心理問題,導致壓力過大,進而影響免疫系統,引發慢性發炎。而慢性發炎是多種慢性病和癌症的成因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勞與癌症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周宜群醫師
瑋 人生死有命,不是吃檳榔就一定得口腔癌,也不是抽煙就得肺癌,自己活的自在最重要
02月15日23:12
周尚恩 這篇文章寫得很棒
02月16日05:17
꧁ৡৢ͡🐰🐾侑蓁🐾🐰ৡ꧂ 泡麵屬於精緻澱粉,汽水屬於精緻加工醣類,都是癌症細胞最愛的必需糧食,這ㄧ點文章連提都不敢提出來,還專家勒…… 🤣🤣🤣🤣🤣🤣🤣
02月16日05:53
許義輝 可樂本來就不能喝,有看過可樂洗雞腸子嗎?洗完了多乾凈有多白呀!
02月16日05:33
全 那位43歲前當上“台大教授”??!!
願聞其名,記者知道是誰嗎?!
02月16日08: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