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手術後吃清淡、喝魚湯不一定對!營養師黃書宜:術後飲食這樣吃,才能好得快

50+好好
更新於 07月01日03:51 • 發布於 06月27日11:30

文/林芳如 圖/ 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有人說,手術後應該吃清淡一些,才不會刺激傷口;也有人說,手術後身體需要元氣,所以應該進補,雞精、魚湯不可少。哪一種說法才正確?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書宜從專業角度,提出6個常見的術後飲食迷思。(本文出自《50+週刊》「生病後如何保養身心?治療後的飲食、運動、心情指南」)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手術後怎麼吃,是門學問。吃對了,有利於促進傷口癒合,恢復體能;吃錯了,不僅可能造成傷口癒合速度變慢,也許還會引發病菌感染。但是,關於術後飲食的各種說法,卻經常出現似是而非的言論。以下,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書宜將介紹術後飲食常見的6個迷思:

迷思1. 手術後,雞精不可少

開刀時,若選用傳統手術而非微創手術,術後復原階段,通常需要補充較多蛋白質和熱量,黃書宜解釋,這大約是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熱量35大卡、蛋白質1.2公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如果覺得不容易計算,也可以改成每10公斤體重要吃1至1.5分高蛋白食物,亦即豆魚蛋肉類。所謂1份,即1顆蛋、1兩魚或1兩肉。因此,只要多吃高蛋白原形食物,即有助於傷口復原。

不過,也許是擔心營養不足,仍常有病友詢問:「手術後,該吃哪些補品?需要吃滴雞精、滴魚精嗎?」黃書宜指出,滴雞精、滴魚精等產品,一小瓶的蛋白質約7至9克,和一顆雞蛋的蛋白質不相上下,熱量也不足。因此,如希望早日康復,建議直接攝取原型食物更有效。

迷思2. 術後飲食應輕淡,不能吃蛋和肉

曾有病友詢問黃書宜:「手術後,是不是應該吃清淡一點,不要吃肉?」她分析,如果動手術的部位,位於腸胃或其周遭,且採用傳統手術方式,那麼初期確實應該吃清淡些,從輕流質食物,如米湯,再到半流質食物,並採用低渣飲食法,避開粗纖維食物,最後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才能避免刺激腸胃道。

不過,如果手術不會影響腸胃道,通常不需刻意吃得清淡,反而應該多攝取上述優質高蛋白食物和熱量,才能幫助傷口癒合。(相關閱讀:林靜芸專欄|開刀前飲食怎麼吃?她少吃想餓死癌細胞,卻多花6週傷口才癒合!術後好得快的6建議

迷思3. 術後沒胃口,喝魚湯就很營養

手術後,經常可見家屬準備魚湯,魚類是優質蛋白質,加上魚肉通常比較細緻,容易咀嚼和消化,非常適合術後食用。

不過,黃書宜常看見家屬對著食欲不振的病友說:「吃不下沒關係,你把湯喝一喝,魚湯很營養。」事實上,和吃魚肉相比,如果只喝魚湯,所能補充到的蛋白質熱量,落差非常大。所以,喝魚湯的同時,別忘了吃魚肉,才能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如果真的沒胃口,可以選擇少量多餐,並且盡量攝取營養密度高的食物,例如豆漿、蒸蛋、魚湯、雞湯,也可以把魚湯煮成鮮魚粥。

迷思4. 術後忌生冷,所以不能吃水果

手術後,抵抗力通常會變差;此時,如果食用不夠新鮮的生魚片、生菜沙拉、冰品等生菌數可能比較高的食物,容易引發傷口感染,甚至食物中毒。所以,術後想吃生食,確實應格外留意新鮮度。

不過,有人也把水果歸類為生冷屬性,認為術後不能吃。對此,黃書宜指出,只要選當季盛產的水果,亦即走一圈市場,每一攤幾乎都在賣的水果,洗乾淨後再吃,就不會有問題。事實上,適度吃點水果,補充維生素C,也有助於提高術後免疫力。

黃書宜補充,如果是癌友,化療期間盡量不要選擇帶皮水果,而是以去皮水果為主,以免洗得不夠乾淨,引發感染。

迷思5. 術後不能吃會上火的食材

有人問黃書宜:「龍眼、芒果、荔枝、辛香料、蝦子、螃蟹是不是不能吃?」黃書宜指出,上述食材吃了容易上火,屬於刺激性食物。不過,從飲食均衡的角度而言,只要每餐的量不超過半碗,食材新鮮,且烹調過程中有充分加熱,還是可以吃。

迷思6. 術後要補鐵,所以要喝豬肝湯

有人認為,手術會流血,所以要喝豬肝湯。黃書宜指出,目前微創手術愈來愈普遍,其傷口小,出血量也相較於傳統手術少很多,因此不需要特別補充額外的鐵質,只要正常飲食即可。

不過,如果是50歲以上且缺鐵者,建議每天補充10mg,例如半碗40克熟豬肝含鐵6.1mg,但補鐵同時要避免攝取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還有鈣片、咖啡、茶會干擾鐵吸收。補鐵時,最好搭配維生素C,像是飯後吃芭樂、奇異果、柑橘類、小番茄等,促進鐵質吸收。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