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北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宣布未來到泰國旅遊,申請簽證時要附上三個月的存款資料做為財力證明,雖然群情譁然,但是泰國當局沒有鬆手的意思,讓未來要去旅遊,變得極端麻煩。
米其林一星主廚主廚Ton與曼谷baan泰國媽媽
幸好曼谷米其林一星餐廳Le Du主廚Ton今年在台灣開設了Baan,提供了泰國家常料理,口味重度酸、辣、香,又鑊氣十足,絲毫沒有因為當前台灣泰國料理流行很台味而有所妥協,而且加入台灣人不是那麼熟悉的泰國東北菜,讓常去泰國吃泰菜的老饕們覺得方便許多。而12月中,Ton主廚又帶著他老媽親自來台灣推出多道全新料理,涵蓋曼谷宮廷、路邊小吃,甚至還加入東泰國的漁人料理,吃了讓人覺得真的不用花時間與力氣去辦泰簽了,想念正宗泰國菜到Baan吃就好了。
雙色西瓜佐魚酥
新增加的西左佐魚酥是泰國宮廷發明的小吃,原理跟台灣吃西瓜加鹽巴讓瓜果更甘甜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台灣的西瓜本來甜度與多汁特色質都優於泰國產,配上西瓜上的魚酥吃起來非常清爽又澎湃,材料是用泰國進口的乾鱧魚肉烤過後攪碎,再跟砂糖、紅蔥頭酥等一同炒製而成,一口咬下去滿滿西瓜汁與魚酥滋味撞擊,不愛吃不甜不鹹食物的小編都一口接一口。
香蘭葉包雞
Baan的街頭小吃如金錢蝦餅與炸春捲,雖然走的是標準泰國偏鹹重口味,但是都刻意做成類似一口食物,因此更順口,而烤過的香蘭葉包雞也是類似原理,雞腿肉烤的火侯相當有水準,若想要口味更重,小碟有特製魚露黑醬油,鹹鹹香香的。
香炒海瓜子假蒟葉咖哩
吃泰國菜當然少不了珈哩,但是新菜紅珈哩炒海瓜子感覺比一般珈哩的香草味更濃郁,原來這是一道現「炒」的咖哩,是以濃椰漿將紅咖哩中的各式香料:南薑、香茅、皺皮檸檬、紅蔥頭等炒出香氣與油脂後,再加上薑黃、黑胡椒粒與小乾辣椒煮透後加上海瓜子。主廚Ton解釋泰國沒有海瓜子這種蚌類,所以算是針對台灣食材開發的,味道濃厚又多層次,讓人吃了開始「要飯」,橘色珈哩醬搭襯紅色的辣椒絲與綠色的菜漂亮到要死,這個菜葉吃起來略帶苦味又甘甘甜甜,原來是具有治療傷風效果的本產假蒟菜。
魚露漬紅蟳
泰國菜少不了就是很酸又很辣的海鮮,Baan的確如此,醃生蟹青木瓜沙拉或大蝦叢林沙拉都是代表作。很多人去曼谷必吃Somboon的珈哩沙公、酸辣生蝦,當地人其實會吃的還有魚露生蟹,但是那個蟹用的是小沙母,殼很硬所以入口不易。Baan的珈哩蟹與生蝦都有Somboon的水準,但是真正令人驚豔的是新菜生蟹採用台灣的紅蟳在魚露中浸泡一晚至少五小時,這道菜其實源自於泰國東部海岸傳統的漁夫料理,除了魚露外還加入椰糖、黑蒜頭等調製的醬汁,乍看讓人想到韓國的醃生蟹,但是沒有韓式那麼甜,卻更辣又更偏鹹。
螃蟹新不新鮮,剝蟹的手最知道,Baan的紅蟳完全沒有在手上留下腥味,而且蟹肉與蟹黃都已經泡熟又入味,蟹殼比沙母軟許多,而且用嘴就可以吸出肉,至於略為凝固的蟹黃、蟹膏被 Ton主廚形容其口感類似海膽,配上飯就是海膽丼,但實際上口味當然海味濃厚又強烈許多,酸與辣度都很泰式,算是一道台灣饕客會愛恨分明的好菜,喜歡的人要吃完一隻蟹可能要至少兩碗店裡的香米飯。如果覺得口味還不夠重,baan還附上自製的綠色海鮮醬食用,很特別。
鳥眼椒辣炒蝦
編輯其實覺得生蟹辣度不夠看,而這次Baan的新菜辣炒大蝦明顯是重口味泰菜老饕準備的,這道菜擺盤極誘人又鹹度與酸度非常低,一入口真的可以感受彈牙的肉質與蝦味十足,但是咬個幾口就可以感覺那個鳥眼椒與鷹爪椒辣度在口中燃燒,可以打翻一票台灣泰國料理的辣炒食物,當然跟曼谷一些街頭名店的辣還是有點距離,但已經讓人吃了滿頭冒汗又大口吞白飯。只能吃輕辣的,請勿挑戰,店家應該貼這個警語。
吃泰國菜當然少不了要酸辣海鮮湯,裡面主要的料就是很多隻大蝦跟泰式香料,一入口湯頭就讓人想起了PChome現在主打的Baan的火鍋料理湯包,小編在家裡煮過,湯頭濃郁又香醇,比較不像一般市面泰式餐廳裡的東蔭坤湯頭稀稀水水毫無香料溫厚氣味,只剩頗人工的辣與酸味。這也難怪一包湯包連蝦肉都沒有,價格就是一般餐廳裡一鍋的價格,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同樣價格還有椰漿湯與綠咖哩口味可選擇。
(02)2711-0528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33巷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