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勞工,一個厭世代年輕群眾聽來熟悉,實際卻陌生的名詞。
筆者現職為鐵工,在此之前曾短暫經歷過水電工、防水工。
其中幾年內遇到幾位好雇主,但遇過更多的是惡雇主。
受過的職業傷害有砂輪片爆裂削臉、從三樓摔到一樓、嚴重燙傷等等,其中摔傷骨折時無勞健保,休養幾個月期間完全沒有收入和雇主補貼,受傷還被僱主罵雙手不能做事就沒產值。
以上這些只是短暫的自我介紹,以表達我雖然年輕,但應該還夠格稍加闡述評論目前台灣的藍領勞工現況。
多數人從小到大應該時常聽長輩說道:「現在不讀書長大就要去當黑手或做工了!」用目前世代觀點聽來,這真的帶有歧視意味,但免不了的更多是…這是事實!一個沒有學歷和其他技能的年輕人,於社會上要立足討口飯好讓自己不至於被現實面打敗的方法就是去學技術、去做工。
然而真的是聽來這樣嗎?做工真的能讓經濟高枕無憂嗎?做工就能擺脫低薪嗎?
首先我們得先了解藍領營造工人的受薪模式。
目前常見的為日薪制,另一則是月薪。無論任何工種,水電工、鐵工、木工、鋼筋板模鷹架工、空調工等等⋯⋯都分為學徒、半技、師傅、三個能力階段劃分薪水。這十幾年來,學徒最常見的日薪為 900-1400、半技則為 1500-2000、師傅則從 2100-3000都有。
以上適用於大多數工種,依照不同工種可能上下浮動個一兩百元,每日工作時間約為早上八點至下午五點半,多數工地案場六日依照法律規定是禁止開工的,一旦施工產生噪音可能面臨檢舉。
若每個月22天,依照學徒平均1200計算,月薪資為26400。
而月薪制藍領其實除以天數下來也差不多是日薪的價位,所以在此不多做討論。
扣掉勞健保、通勤、涼水餐錢,實際上所剩無幾,這就是出賣重度勞動力所得到的報酬。
學徒雖是來學技術,但也出了不少力,雜事包辦之外還要於嘗試進行技術性工作的過程小心翼翼讓失敗降到最低,並且時時與重度職業傷害共處。另一個貼切形容勞動付出成本的例子,一般非重度勞力工作可能早上工作前吃了個早餐店漢堡到中午才剛好有點餓了,而勞動工人大概過一兩個小時已經餓到前胸貼後背,這形容應該算夠明瞭易懂了吧!
你想的可能跟我一樣,我去做服務業就好了,能夠吹冷氣不用日曬雨淋領的還比這多呢!
是的!這確實也是明智的選擇。
但多數人的這項選擇也造就藍領老一輩時常抱怨:「現在年輕人寧願吹冷氣領少少也不願意來做工」。沒錯!他們還停留在吹冷氣就是領少少,做工才能賺錢的思維,而沒想到現今多數服務業月薪可能已經達到甚至超越半技薪資,更沒考慮到重度職業傷害所要付出的隱性代價。
做工可以讓你餓不死,但想真正翻轉經濟的最終出路就是自己成為老闆。
以前我時常在工地聽到老一輩工人說出年輕人不想吃苦時,反問他們:「那你願意讓你小孩來做工嗎? 」目前還沒聽過有誰說好的,大部分都是摸摸鼻子沒多說什麼。
實際上他們也知道做工的危險和苦勞是目前薪資彌補不了的,因此當他們抱怨別人小孩不願出賣勞力時的心態和立場是還蠻有趣的。
而除了以上薪資階段外也有雇主是開的更低,我就曾遇過北部想用月薪26000聘請半技的工程行。
以上種種可以看出現今不想投入藍領的年輕人所考量的原因多數為薪水和付出不符正比,得到的報酬在目前物價房價上漲之下已經不合邏輯,即便出師後能得到一個月五六萬的薪資,但那也是熬了三到五年後才會發生的事,誰能保證出師前能不出意外靠著微薄薪水順利熬過?
那麼造成藍領薪資停滯不前的原因是什麼?
除了台灣對於專業技術不尊重之外,也和引進大量外勞以及雇主惡意壓榨有關。
台灣人對於任何專業技術的不尊重是眾所皆知,即便只是電工至民宅維修插座收費幾百元都能被嫌貴,何況其餘民間小工程報價,然而一方面也有許多工程雇主引用外勞之後,一方面收取建商款項,一方面用外勞低薪標準僱用本地勞工,食髓知味、惡性循環。
雇主所賺取的款項為每一次工程進行計算丈量規劃後下料,向業主請料款之外順報請工資,雇主需依照現有人力能力預估每一批工程需要幾人幾日完工,扣掉發出的人力日薪,剩餘的款項就是雇主自身實際收入,砍頭生意沒人做,這些雇主真的沒賺錢嗎?
許多老一輩工人深知這行的經濟運行,幫人蓋房,而自己名下可能一間房也沒有。
他們年輕時也是迫於現實無奈,忍著低薪走過來,對於目前年輕人不想投入勞動力無法同理,可能是出於不平衡心態也是多少能夠諒解。
相比於其他已開發國家對於藍領技師的尊重崇敬,台灣的狀況惡劣太多了。
電工需要熟知電氣法規,也需要電力學知識 、水工需要計算水流壓力進行配管、木工鐵工需要熟知材料特性和角度力量計算及面對不同化學加工的成品反應、鋼筋板模土水泥作則需要許多手感和經驗養成、空調工除了計算電力也要計算空氣力學,以上都是專業,還得和重度勞動以及職災並行。
在未來老一輩退休後越來稀少的台灣勞工環境,究竟能不能真正得到民眾重視,或者愈發剝奪,仍是不可預測。
希望社會群眾在前些陣子,某些光鮮亮麗職業抗爭資方的過程後,也能注意到我們身處的社會裡,這些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他們的權益也是該被重新檢視並且重視的。(推薦閱讀:勞工領薪水,董事是雇主,兼任一定衝突!長榮航空服員罷工訴求,有其他途徑可解決)
*作者為82年次的台北人,迫於經濟無奈踏入社會各行各業已久,目前為專職鐵工,盼未來能為更多勞工發聲。
《 ☞ 加入風傳媒line好友,每日提供給您最重要新聞 》
打不死的小強 總算有-篇為廣大勞工發聲的社論
2019年08月24日00:03
彭炫彥 任何政党執政都一樣.只顧財團不顧勞工.但徧徧勞工團体不團結各自為政.故很容易就被個個擊破.怪誰呀!呼龥勞工們覺醒吧!團結吧!勞工加油!加油!
2019年08月24日01:38
巧玲 在台灣的勞工 本來就是做了要命 可是都是一點點錢有錢能賺到錢都移民到國外去了 我們這些員工作到老倒了退休又碰到拿不到錢所以老婆很可憐 他們只會會合 他們的利益的老婆自己要接剪髮前要 想一想留些老了時候不用拖累
2019年08月24日01:31
小馬 在這所謂的菁英治國的體系下,你不喜歡讀書,考試沒有方法,沒有厚實家庭背景,又不逢迎拍馬,你我想腳踏實地做出成績,甚或買房買車有存款,做夢吧,在這些菁英眼裏你我皆是魯蛇,除了選票外你我沒有價值,在這越發明顯的社會階層排位中你我皆是低階,不只台灣世界大部份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商人有的是辦法逃避,政府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無奈的只有是藍領工人魯蛇,有機會就從商吧,拼拼看至少還有機會得到別人的尊敬。
至古 士農工商 如今 商士農工。
2019年08月24日03:46
牧文 台灣的技術人員得不到尊重也是一種勢力眼。行行都能出狀元,白領階級如果只是只照章行事領固定薪水,三年都升不上來的也不意外。但是台灣的包工制已經行之有年,包了一個大工再分包下去的結果,就是基層學徒拿到的最少。除非包工的工頭願意合作來包工、不被盤削,那麼現在的階級式建造業確實很難把利潤拿來培養產業需要的技術人員,不是嗎?
2019年08月24日01:1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