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創賣廠給立訊,是好是壞?市場初步裁決:壞事。
消息公布後,7月20日,緯創的股價數度被打入跌停,市值跌破1000億元。市場擔心,台灣蘋果iPhone組裝,將被紅色供應鏈取代,連鴻海、和碩的股價,都跟著下跌1%到3%。
此樁交易,市場傳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都感震驚,鴻海內部嚴陣以待。立訊董事長王來春究竟何許人也?她會撼動郭台銘46年的霸業,取代台廠在蘋果心中的地位嗎?
取代恐怕已經在發生。王來春掌管的立訊,截至7月17日,股價從今年最低點已翻了一倍,市值超過新台幣1.6兆元,超車鴻海;而她個人身價,高達94億美元,也贏了郭台銘。
立訊已經是蘋果最具爆發性的兩大穿戴產品——蘋果手錶Apple Watch、無線耳機AirPods主要代工廠。AirPods Pro估計今年第二季銷量季成長6成到7成,背後的功臣就是她。
揭密最可能撼動郭董霸業的人
庫克到中國只拜訪兩間企業,一家是鴻海,另一間是她的立訊。
鴻海主管透露,兩年前,鴻海便推測立訊將從零組件跨入組裝,是他們唯一潛在的對手,並成立專門小組研究這間公司,「我們連台灣的組裝對手和碩都不在意,只在意立訊!」
尤其,她身為一間中國公司董事長,集結的強將竟都是台商。
近十年來,王來春獨鍾台廠,她每隔三年就投資一家:2012年入股宣德、2015年投資聲學龍頭美律,2018年再砸下新台幣百億元買光寶的相機模組部門。在台灣零組件業,她如同地下女王。
今年再併購緯創後,她將成為鴻海、和碩、緯創外,第四家iPhone組裝廠。等於,蘋果將把旗下手機、耳機和手錶,三大最明星、最夯的產品,一樣一樣交給立訊,高度器重。
在她集結這群台商強將前,這群人都是單打獨鬥。
一位台灣組裝大廠總經理直言:「立訊是家陸皮台骨的企業。」能有今天,靠得正是與台灣廠商和人才合作。
出身農村、愛打籃球,還參加過校隊的的王來春,號稱「台灣控」,最愛和台灣公司合作,連財務、管廠都交給台灣人打理,在台北內湖、土城園區,有時可見她「串門子」的身影。
這個女人為何會讓台商願意埋單,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也倚重她?庫克到中國只看兩間公司,一間是鴻海,另一間就是她的立訊,並盛讚她的工廠是「超一流」。
二十年內,她從殺到見骨、競爭最激烈的連接線,浴血竄起,做到全中國最大,跨足聲音、光學、馬達零件,最殺戮的市場,她把毛利率撐在20%上下,營收以平均每年近6成速度成長。
與王來春熟識、美律董事長廖祿立點出,各家台廠願意埋單她的關鍵理由:有容乃大。
她不是女版郭台銘,更懂「聽別人說」
立訊與美律合作很深,2015年年底它入股美律的中國廠,今年年初又和美律前往越南設廠;而單看美律股價,從2015年年底不到60元,到2017年,最高上漲至超過250元,翻漲超過3倍。
「她要投資但不會來掌控,大家合作產生互補、綜效,才是她關心的。我們需要他們(指立訊)的協助,只要提出來,她能做到,就盡量來協助幫忙,」廖祿立對商周指出,「這種風格是比較有遠見的地方。」
廖祿立所謂的「沒有掌控」,是指立訊和美律共同投資,各持股份而非購併;所謂「協助幫忙」,是指美律專長只在聲學元件,而把上百個不同零件兜起來、製造成一副副蘋果的AirPods,這是立訊的本事,雙方相輔相成。
王來春出身鴻海,她的工廠內到處貼著「郭語錄」,視郭台銘為偶像,她最喜歡郭的一句話是:「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她也努力當個「準備好的人」。
她不常化妝,常穿一件簡單T恤搭西裝外套,不像其他老闆打高爾夫,也不愛買藝術品,她曾說過,她只愛工作,外界認為她是「女版郭台銘」。
但與她熟識的學者直言兩人完全不同,「我告訴你,Grace(指王來春)不是你能想像的,不是你訪過的台灣那些人,是非常特別的。」
郭台銘在復興航運只待了兩年就創業當老闆,如高高在上的將軍指揮作戰;但王來春高中畢業後在三洋電機、鴻海集團整整打工十三年,皆是聽別人的指揮。
「她是一個平易近人的經營者,個性隨和,不是像郭董(郭台銘)那種霸氣的人,」與王來春接觸過的電子大廠主管表示。
少了份霸氣,但在「聽別人說」這件事,王來春比郭台銘更懂。
「她曾經在日商(三洋電機)做喇叭,她知道裡面有學問,」廖祿立表示,「但她很尊重專業,這很重要,大家談起來就會滿舒服的啦!」與郭台銘的風格迥異,她並不「先說」,而是「先聽」。
每次合作,她先問先聽的事是:你需要什麼?
王來春「聽到」台廠最需要兩件事:第一,有產品,但欠缺發揮效益。例如,宣德本來做的是連接器的頭,獲利低;立訊投資後將連接器頭和線材整合,一起降低客戶採購成本,宣德因此大吃蘋果訂單,2016年至2019年,營業利益翻了25倍。
第二,好公司卻老化,要找傳承的。例如廖祿立已經75歲,「對抗老化」是他們最煩惱的問題;她此時投資成為新股東,等於讓老企業注入新活力。
「立訊是他們出脫的好機會,不然像宣德繼續做連接器,到今天可能也不知道在哪;美律一家公司,又怎麼可能打得贏(陸廠)歌爾跟瑞聲?」廣發證券分析師蒲得宇指出。
她是台灣控、愛用台灣人
從創業、找技術夥伴到鞏固蘋果單,王來春深知當個互補者,讓人更強大。
王來春善於傾聽跟觀察,剛從正崴(編按:1994年正崴與鴻海分割,她選擇到正崴工作)出來創業時,她問台幹們:「有誰願意跟我一起創業?」她觀察每一位台幹,有的把手舉高,有的緩緩舉手,有人乾脆不舉手。
最後,她就挑那些把手舉高的,因為她知道,這群台幹在原本公司懷才不遇,是最有拚勁、想做大事的人。
用力聽懂需要,因為她清楚:成為一個互補者,會讓人更強大。
暢銷書《競合策略》描述:互補者如同熱狗與芥末的關係,兩者結合時,能帶給客戶更好的價值;競爭者則是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喝了其中一種,就不需要另外一種。
王來春剛創業時,連接器市場已成紅海,老東家鴻海更是殺價競爭的佼佼者,她不另闢蹊徑,走「互補者」這條路,絕非鴻海的對手。
她成為合作夥伴的互補者,連挑人才也善用互補的威力。
高中畢業、大學落榜後就工作的王來春,最大的罩門是「講英文」,她找到台灣貿易商萬錡隆,當時的負責人蔡鎮隆是留美碩士,她因此合併兩家公司,蔡鎮隆不但成為宣德董事長,更成為鞏固蘋果訂單的左右手。
她的戰友們都營運翻揚
但台廠對「紅色供應鏈」多有戒心,她何以能突破心防,讓這群老江湖的台廠願意與她合作?
她互補,還懂得讓利。
立訊準備上市前,王來春做了一個「反常識」的舉動:她讓前老闆、正崴董事長郭台強入股,這等於她需損失一些股份,但理由是:一則拉緊與前東家關係,二則她當時尚無實力與正崴抗衡,如果正崴要與立訊競爭,她無法對抗。
如今,正崴是僅次於王來春、她哥哥王來勝第三大股東。以正崴目前持有的立訊股票,市值高達超過新台幣100億元,但正崴的營收僅約立訊的1/3。
換言之,她以100多億元的「大禮」,換得公司成長的空間。
當王來春與廖祿立洽談合作時,廖祿立先跑了一趟宣德(編按:宣德已被美律持有3成股份)。他發現,立訊不同於其他紅色供應鏈學技術、挖人才後,就把合作對象踢一邊;他看到宣德獲利成長,員工、股東都開心,股東權益報酬率從一二年的「負」29%,去年已翻成「正」20%,這才與王來春結盟。
這套模式,沿用在王來春對台廠的投資。2016年,立訊東莞廠立德增資,王來春放棄認股,宣德持股由25%增至70%,變成宣德獲利飛躍的大補丸;2018年,立訊旗下立景創新以百億買下光寶相機模組廠,光寶入股立景創新10%,立景創新也並未併入立訊,而在香港獨立上市,光寶可受惠上市利益。
王來春愛與台廠合作,有時代背景。
中國資本市場起飛,立訊本益比高達50倍,但其他陸廠本益比也不低;相對來說,台廠本益比長期偏低,例如美律本益比甚至曾只有10倍,相對便宜,堪稱物廉價美。
而且,鴻海、和碩大廠該整合的都已經整合,其他組裝廠也沒有能力再去整合台灣的中小廠商,立訊乘機扮演整合者。
一個願意去想合作夥伴利益的人,思考的是更長期遠大的目標,而王來春的最大企圖,就是綁住蘋果訂單。
「與鳳凰同飛的,必是俊鳥。」她逢人常說這句話,為了鞏固蘋果的訂單,她從客戶飛機落地就布局。
當蘋果主管及工程師訪廠時,她先了解派多少人來,每一人均派一輛車接機;當蘋果主管來訪,提出任何品質、製造的要求,她二話不說照單全收。
她從一條充電線慢慢綁住蘋果
最新開發、沒人做過的單她照接,聯合台廠打群架,是立訊展現價值的籌碼。
在蘋果眼中,立訊本來只是不起眼的小廠商,而它卻從幫蘋果做一條充電線開始,爬到今天的地位。
2014年前,立訊只是蘋果的充電線廠商,但一年後,就做進第一代蘋果智慧手錶的無線充電模組;再一年,正式成為蘋果智慧手錶的組裝廠。
強烈企圖,讓中國農村出身、53歲的王來春,屢接蘋果大單,身價超過70歲的郭台銘。
「蘋果最新開發、沒人做過的單,立訊都敢接,」科技產業二十年經驗的資深分析師指出。
AirPods本來最大的供應商是台灣的英業達,蘋果要求擴廠,但英業達評估該產品有數百項零件,工藝複雜,擴產風險太高而拒絕;
相反地,王來春聽到AirPods訂單,卻一口答應蘋果,產線一開11條,每條產線動用數百名員工,結果,把英業達的訂單全搶過來,成為新一代AirPods的最大製造商。
「這對於客戶來說很爽、有求必應啊,等到出問題的時候,反正頭已經洗下去了嘛!」台灣組裝大廠主管表示。
「庫克會強迫他的供應鏈副總,去找第二供應商,分散供應商是他掌管這家公司(指蘋果)的鐵律,」蘋果供應鏈廠商主管指出,「他非常、非常反對供應鏈被綁在少數的供應商手上。」
王來春知道要綁住蘋果的心,第一,她必須「聽話」,給客戶要的;第二,她得有「籌碼」,展現價值,不容易輕易被競爭者取代。而她的「籌碼」,就是聯合台廠打群架。
她憑什麼挑動鴻海、和碩神經
現在,和碩與鴻海對於立訊的來襲,都已心生警戒。
和碩主管透露,鴻海掌握蘋果最高價iPhone的訂單,和碩主力在低價版的,立訊若切入iPhone供應鏈,對和碩衝擊最大、鴻海次之。
立訊向來搶做蘋果最新的產品(包括Apple Watch、AirPods等),蘋果越新的產品,毛利越好。立訊的毛利率是鴻海3倍以上,長遠來看,搶奪鴻海手上最新、最肥的新iPhone,不無可能。
除與立訊合作的台廠如宣德、美律股價均已翻倍外,做AirPods Pro降噪機構件的康控,是另外一家立訊概念股,股價從四年前、AirPods第一代時不到70元,最高漲到破500元。
這次,立訊如果正式跨入iPhone組裝,「就等於開一個門,讓零組件從這個門進去。」蒲得宇說。
「鴻海組裝iPhone其實沒賺錢,而是賺機殼、零組件的錢,立訊也是,」蒲得宇進一步表示。
「客戶對於互補者的期待,是希望給他們選擇,讓他們感到物超所值,」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說。
他打個比方:汽車經銷商除了賣汽車外,通常會和保險公司配合兼賣車險保單,但若只賣一家的車險,客戶不會接受;若同時能賣各家的車險保單,讓客戶自己挑,那就會有價值。
王來春把自己當成「汽車經銷商」,她不只是要賣「立訊」的保單,也要能賣「美律」、「光寶」的保單,讓蘋果來挑,再連同汽車和保險打包一起賣出去。
庫克大力扶植王來春,不只看中她的技術、管理,也看中她槓桿中國、台灣兩地的能耐。因美中貿易戰,蘋果要求旗下供應鏈分散,她馬上和美律一起到越南設廠,響應蘋果政策,給她比其他廠商更多機會。
《競合策略》提及,互補者間也會因分潤不均而產生角力。今日,王來春可能是台廠的互補者,但將來,或許會成為最大的競爭者。
延伸閱讀:
Sam 蘋果雙邊扶持 它才能雙殺價得利啊!
台灣只有兩家公司~台積電跟大立光
蘋果無法玩這招式!😌
2020年07月20日12:16
Will 緯創賣廠並沒說賣訂單⋯⋯崑山廠在大陸,他不賣掉難道要等共產黨抄家?!
他應該另有佈局東南亞⋯
2020年07月20日12:13
Stan 越勇於表達的人有時也是那個越會壓榨員工的人。看過一些實例。
2020年07月20日12:09
徐偉勛 郭董在大陸的生意,會漸漸被她取代,
因為猪養肥了,差不多要殺了
2020年07月20日12:28
陳家俊 用腳想也知道
中共高曾絕對有干預
2020年07月20日12:1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