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常春月刊389期)
文∕黃筱珮
糖尿病患一定要積極做好「血糖控制」,首重是飲食控制,並搭配適當的運動,更要配合醫師指示用藥,如此可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糖尿病是長期慢性疾病,除飲食控制、適當運動、保持理想體重外,要聽從醫師指示口服控制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平日病人也要自我監測血糖,除了到醫院抽血檢測糖化血色素外,更要居家自我偵測血糖變化,如此對於糖尿病的長期併發症,才能有效預防和控制。
每週量測3次配對血糖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恆表示,糖尿病的治療上,已有多種藥物可針對症狀輕重、罹病時間長短等給予不同用藥,病患一定要聽從醫師指示用藥,在指定的時間按規定服藥;或是皮下注射胰島素等藥物。
許惠恆建議,除了藥物治療,也鼓勵病人購買血糖機,規律在家監測血糖變化,回診時提供醫師調整治療的參考。血糖機的使用頻率看病人的病況而定,端看病人的血糖是否高高低低、有沒有低血糖或換藥不舒服等狀況,若有,則監測次數可增加。
如果是病情穩定的病人,一週測量3次配對血糖即可。所謂配對血糖,是指餐前血糖值搭配餐後2小時飯後血糖值是一個配對,3個配對也就是「一週選一個早餐、午餐和晚餐的前後配對,共6次血糖監測」,這是最基本的監測,讓病人和醫護團隊了解血糖控制情況。
如果病情很不穩定,像病患剛換藥或血糖不斷高低變化,則每天要測量7~8次血糖,除了三餐飯前及飯後,睡前還要再測量一次,甚至半夜不舒服起來再驗一次。
理想血糖控制3指標
理想的血糖控制標準有3大指標:
●空腹血糖:糖尿病是慢性代謝異常疾病,由於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造成血糖上升。正常人空腹血糖值為70~110mg∕dl,糖尿病患需控制在80~130 mg∕dl。
●飯後血糖:以吃第一口飯的時間開始後的2小時所測得的血糖值,正常人應低於140mg∕dl,糖尿病人應控制在160mg∕dl以下、不能高於180mg∕dl,否則尿液中會出現糖分,即所謂「尿糖」。
●糖化血色素(HbA1c):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含有血色素,當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紅血球,和血紅素結合就形成「糖化血色素」。一般紅血球平均壽命2~3個月,葡萄糖附在血色素上不容易脫落,檢查血中糖化血色素的濃度,可以反映體內最近2~3個月的血糖指標,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是5.5%,糖尿病患應控制在7%以下,6.5%~7.5%尚為可容許範圍,最高不要超過8%。
★糖化血色素和血糖值的對照算法:
糖化血色素7%等於平均血糖值150~160mg∕dl,糖化血色素升降1%,平均血糖就增減30mg∕dl;若是糖化血色素6%,平均血糖值約為120~130mg∕dl;若糖化血色素8%,平均血糖值為180~190mg∕dl。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