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耗時12年 金門大橋10月中下旬正式啟用

客家電視
更新於 2022年09月08日11:30 • 發布於 2022年09月07日11:29 • 錢薇如 蔡奕輝 金門

耗時12年打造的金門大橋是國內第一座大規模跨海大橋,即將於今年10月中下旬正式啟用,未來跨越大、小金門只要5分鐘車程,在高公局服務已有3年時間,來自新竹新埔的客家後生張嘉珍,也都將珍貴的畫面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而我們客家新聞的採訪團隊,也踏上金門大橋實地採訪,帶大家直擊金門大橋施工技術上的突破,以及這些專業的施工團隊辛苦的工作過程。

記者 錢薇如:「金門大橋要力拚在10月中下旬通車,現在它的車道路線規畫混合車道,另一邊是自行車和行人通過的車道,現在工作進度來到97%,大家都正在加緊趕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來,來,來,來。」

跨越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全線5.4公里,其中跨海橋長4.8公里,是國內首座大規模的跨海大橋,比澎湖大橋還多將近3公里,其中影響金門大橋成敗關鍵,就在於海底下的基樁工程,以及在鋼箱圍堰的技術上,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高公局第二新建工程處第五公務所主任 張震宇:「在金門特有的,這麼堅硬的花崗岩裡面,去進行我們基樁的鑽掘,那又是在水面下的一個施工作業,那對於整個施工的作業狀況的掌控,那麼是相對不容易,那麼也是在我們,我們在進行基樁鑽掘的過程裡面,那麼有很多上面的施工經驗的不足,那麼形成作業上的一些困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記者 錢薇如:「一開始要建造金門大橋的時候,在底下的工作,都一定要坐船才能來到這裡,不過在海面上的天氣,還有不確定的因素很多,所以製作工程困難多也大大提升。」

高公局第二新建工程處第五公務所主任 張震宇:「所以在海上作業,對於施工船舶的移動,是一個跟陸地上來比,是相對是耗時的一個作業,那再加上如果說它有很強烈的一個的一個海象,也就是它的浪,這些的一些因素會更拖延船舶的移動,跟定位的一個狀態。」

用起電腦認真剪輯影片,在高公局服務處理大小行政工作的張嘉珍,是新竹新埔的客家人,已在高公局有3年多的時間,時常就會上大橋拍攝,這些施工團隊不論颳風下雨、海上濃霧等,或是遇到強勁的東北季風及海流

都得在險惡的天氣下作業,而這些過程都被她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

高公局第二新建工程處第五公務所行政襄助 張嘉珍:「所以我們當爬到15層樓高,20層樓高的時候的那個瞬風,其實是很大的,然後你再看看那些工人,他們在綁鋼筋或是澆置混凝土的時候,也是陰天或是颳風下雨的時候,他們都必須要出工。」

而為了這短短5分鐘,花了12年的時間,投入近百億元預算,如今金門大橋只剩下最後一哩路,完工之後,眾人將可在橋上俯瞰大小金門以及廈門的美麗風景。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