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13年前股市狂瀉、恐慌情緒蔓延…巴菲特在報紙上發表的這篇文章 教了投資人最重要的4堂課

今周刊
更新於 2021年10月15日09:56 • 發布於 2021年10月15日09:56

作者 : 林信男

圖片 : 達志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今年第3季以來,股市波動明顯加劇,包括《大賣空》(The Big Short)主角原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在內,已有數名市場大咖示警,股市泡沫恐將崩潰,令許多投資人深感不安,就怕上演「大崩盤」,讓自己血本無歸。

事實上,早在金融海嘯期間,「股神」巴菲特便曾透過1篇報紙投書,對投資人闡述,面對股市動盪時,應該抱持的態度。即使過了13年,巴菲特當初在文章中提出的4項觀點,依舊被不少投資人奉為準則,讓他們在股海中航行時,得以找出明確方向,不致被大浪吞噬。

2008年9月15日,美國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布破產,引爆金融危機,美股標普500指數,在短短1個月內,重挫約23%,市場瀰漫恐慌情緒,投資人哀鴻遍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同年10月16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1篇題為《我買美國》(Buy American. I Am.)的文章,開頭便直言,金融界的狀況「一團糟」,但他仍持續買進股票,至於原因,主要立基於以下4個觀點。

一、別人貪婪我恐懼 別人恐懼我貪婪

巴菲特於文中強調,「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當前恐慌情緒蔓延,即使是擁有豐富投資經驗的老手,也會感到不安。

他認為,投資人對那些競爭力較弱,或帶有高槓桿性質的公司保持警惕,是正確的;但,對美國眾多優秀公司的前景感到恐懼,就顯得毫無道理,「未來5年、10年、20年,很多公司都會繳出創紀錄的獲利。」

二、別以為自己可以預測市場

即使被譽為「股神」,巴菲特面對市場,依舊抱持謙卑態度。他在文章中寫道,「我無法預測股市短期走勢,從現在起算1個月或1年,股市會上漲或下跌,我完全不曉得。」

但巴菲特也提到,可以確定的是,在市場情緒或經濟情勢好轉前,股市就可能大幅走揚,「若你想等到知更鳥報春,那春天就快結束了(意指錯過買進股票的好時機)。」

三、長期來看 股票是相對較好的資產

「壞消息是投資人最好的朋友。」巴菲特稱,20世紀,美國經歷了2次世界大戰、大蕭條、石油危機,以及數次經濟衰退和金融恐慌,但道瓊工業指數,卻一路從66點上漲至11497點。

在上述情況下,投資人難道穩賺不賠?巴菲特指出,有些人確實做到了,但也有運氣不好的投資人,只在「覺得舒服」的狀態下買進股票,接著又在看到利空新聞時,將之拋售。

四、現金未必是理想資產

股災發生時,手中沒股票,僅持有現金者,通常會覺得很自在;然而,巴菲特直言,「他們選擇了一項糟糕的長期資產」,因為,政府為了緩解金融危機所採取的政策,可能會導致通膨,進而使現金的實際價值下滑,「未來10年,股票的表現,幾乎可以肯定,會超越現金。」

綜觀以上論點可看出,逢低布局、長期持有,正是巴菲特想傳達給投資人的核心觀念。在通膨警報響起,市場不確定性揮之不去的當下,投資人該如何因應股市變化?「股神」13年前的文章,或許已經給出了答案。

以上客觀論述,不作為投資建議,請自行判斷風險。

延伸閱讀:通膨警報響!哪些股票有賺頭?歷史數據顯示「這兩類」受矚目 這檔ETF今年以來漲7成!

更多今周刊文章
原本想辛苦10年後就能提早退休…會計師的財務自由反省:一天只工作4小時,卻害我踏入高時薪陷阱
2022年勞保退休年齡又調高1歲!請領老年年金給付3情況:提早領小心年金縮水,最慘每月損失20%

加入今周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留言 8
  • 建宇
    到底要沉痛幾次?
    2021年10月17日03:11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10月15日10:51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10月15日10:19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10月15日13:26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10月15日12:5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