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工作好幾年還可以出國留學嗎?

換日線
更新於 2022年08月03日05:40 • 發布於 2022年07月25日05:59 • 博士生沒有假期
工作好幾年還可以出國留學嗎?

3 年前的我,一個普通的台灣上班族,生活的規律就是上班、下班(當然還有加班),每天就是期待著週末趕快到來,可以跟朋友去酒吧喝酒、聊天,待週末結束又重新調整心情,繼續面對上班。

雖然有著看似穩定的工作,但身為一個文組畢業生,又從事非常「文組」的工作,自己對於職涯的下一步,其實一直很不確定、甚至是有點徬徨。當時的我,怎樣都想不到 3 年後的我,竟然可以在作業繳交期限截止之前,一天內可以用英文寫出一兩千字來討論我自己也似懂非懂的理論,更別提還可以在課堂上教美國大學生如何應用課堂所學,來完成期末報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直到今天,我還是覺得這樣的人生轉折很不真實,但又覺得值得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分享給和過去的我面臨著相同狀況的每一個你。

其實自己在大學時就有擔任研究助理的經驗,也覺得做研究很有趣。不過當時我並未認真想過做研究的職涯,或認為學術也能夠「當飯吃」。當時我對自己的職涯發展一直很迷茫,雖然身邊有一些學長姐或朋友正在準備出國留學或甚至是出國讀博班,但對於英文不是特別好的我(加上一直覺得出國就是要花一大筆錢),留學完全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因為大學畢業後還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工作,加上也不排斥研究,所以就考了國內的研究所,想說能不能在這段時間找到自己有興趣,甚至是可以變成職業的事物。但是,雖然是自己有興趣的主修,我仍在碩士班時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自己想做的研究題目,等到最後完成碩士論文時,我心想:「光是台灣的碩士班我都讀得那麼吃力了,我的最高學歷大概就是台灣的國立大學文組碩士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然而畢業後,在工作之餘,我還是持續關注與自己研究興趣相關的新聞,甚至還會花時間寫政策分析的文章。就這樣過了幾年,我才發現自己最有熱情、最能引起我興趣的事情,還是只有做研究。另一方面,在台灣的工作發展,似乎接下來 5 年、10 年都不會有太大變化。於是我暗自下定決心,不如就給自己一次機會申請出國讀博士班吧!

文組博士班最看重什麼?

博士班的訓練,就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能夠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當然還有教學,但比重不會高於研究)。因此,博士班的申請相較於碩士班或 MBA,最大的差異就是後者會更強調申請者的工作經驗,而博士班最重視的除了研究,還是研究。

對於招收博士生的大學教授來說,博士生不僅僅是學生,而是代表著系上未來的研究能量;提供獎學金吸引學生來就讀,成為系上的一種投資,並讓大學教授得以挑選潛在的合作夥伴。

當然,申請者的英文能力以及大學成績不能太差,畢竟這是衡量你是否能完成博士班學業的最低標準。然而,對於教授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從這些申請者之中挑出與他們研究興趣相仿、同時具有研究潛力的學生。

首先,在選擇學校之前,應該先釐清自己的研究興趣。這點不但事關你想要申請的學校,也會是申請資料之一 SoP 的重點。如果你是申請英國、澳洲或歐洲博士班的學生,你可能要交出一份完整的研究大綱,被錄取之後就帶著這個大綱直接進入博士論文研究的階段(實際狀況因學校、教授而異)。

但申請北美的學校,你只需要在 SoP 上表達你有興趣的研究領域、主題,以學術理論的視角來拆解、介紹你的研究領域並提出你想解決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只要「勾勒出」你未來想從事的研究議程即可;當然,你也可以接著提出你將採取什麼途徑與方法來著手研究、你現在具備什麼樣的研究技能,以及目前是否有初步的研究發現與成果。

如果你仍沒有頭緒,不妨可以去參考平常有在關注的教授的學術網站,他們的首頁通常就會有研究自述,基本上就會很類似 SoP 的架構。

製作專屬清單

其次,在挑選學校時,與其全部都選擇常春藤學校,不如挑選那些研究領域或發展重點與你的興趣相符的學校。我自己的做法是,把自己在撰寫碩士論文時所引用、且是我很有興趣的期刊文章,找出作者所在的學校,並製作成一個清單。

當然這些學者所在的學校或研究機構形形色色,有的可能是在全美排名前 10、前 25 的名校,當然也有的任職於教學型大學、系上沒有博士班的設置,不過你仍舊可以將這份清單上的學校分成三組,分別是夢幻學校(例如長春藤大學)、有把握申請到的學校(排名可能落在前 20 至前 50 不等,因人而異),以及最後的保底學校(無論如何都一定會申請到的學校)。

但依據自身與身邊朋友的經驗,無論你所選擇的學校位於上面哪一組,都一定要至少找到一個可以指導你的老師,換句話說就是與你研究興趣相符的老師,這樣申請上的機率才會增加;不然就算是清單上的保底學校,也會因為可能沒有能指導你的老師而導致申請失利。

接著,在構思與完成 SoP 關於研究自述的過程,你會對自己的研究興趣更為暸解,如此才可以幫助你找到適合你,同時教授也有非常高的機率會錄取你的學校。舉例來說,如果你的研究興趣是從國際關係理論中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討論中國的外交政策與國際行為,並分析是否會對與之交往國家的國內民意產生影響,你就可以將你的研究題目分成以下幾個主題(或關鍵字):國際關係的現實主義、中國、外交政策、民意。

此時就能拿著你預計要申請的學校清單,去研究各系的師資以及研究興趣是否對焦上述關鍵字。假設你很喜歡的 A 教授是做中國研究,可以去看他所在的學校系上有沒有其他從事外交政策、國際關係理論或民意研究的教授,如果都有(或至少有兩、三個),而且他們的研究題目你也很感興趣,這時就能放心地把這所學校加入最終的申請名單。因為這代表著有兩人以上的教授可以指導你,且對你有興趣的老師不只一人,你被錄取的機會也會大大提高。

所以在 SoP 的撰寫技巧上,不要只針對你的研究題目去談細節。假設你想從事香港雨傘革命的研究,如果 SoP 只有討論香港政治發展以及這場社會運動的影響,即便你想申請的學校有從事中國研究或亞洲研究的教授,也很有可能因為他的研究興趣並非以社會運動研究為主而選擇錄取其它學生。

因此,你在研究自述上應該要試著闡述你的研究題目對於中國研究/香港研究、社會運動或政治變遷在理論上的連結,盡可能讓系上從事相關研究的教授對你有興趣。畢竟這些教授們整天與研究為伍,他們關心的自然也是理論,也就是以理論為導向的研究題目。

這也是在美國申請博士班與碩士班的不同之處,如果你原本的工作就和公共事務相關,例如國會助理或公務員,那麼你在申請公共政策的碩士班時就會很有競爭力,但對於政治學/國際關係博士班申請,能否引起教授興趣並順利被錄取的關鍵,幾乎可以說就是只有研究。

大膽Email 教授

最後,為了更瞭解我想申請的學校的狀況,我當初也寄信給申請清單上的教授們,自介並表達想申請的興趣。我的想法很簡單,一方面讓教授知道我這個人跟我的興趣,讓他們留下印象並在之後審核申請的過程中注意到我,同時也順便打探系上的發展狀況以及該教授對我的想法。

我寄出的信件中,大概有 6、7 成的老師有回信給我,有少數老師回信表明說我的研究興趣與他目前所從事的題目並非密切相關,就請我再三考慮或提升自己的申請條件(我當然後來也沒申請那些學校);而回信給我的老師,有好幾個人就明確表明彼此的研究領域非常契合並歡迎我申請,而最終我也有順利取得入學資格。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過程其實蠻重要的,讓我對於要申請的學校有更多的認識,不但是提高被錄取的機會,也可以藉此調整自己的申請方向。要注意的是,由於教授們在學期末或年底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因此寄信的時間點能夠越早越好。

如何一邊上班、一邊準備申請?

美國研究所開放申請的時間大多是在每年的 10 月至隔年 1 月之間(確切日期因學校、系所而異),所以我自己的安排就是在那一年的夏天(6 至 8 月)準備並完成英文考試,同時研究預計申請的學校跟想找的教授。接著,在同年 9 月來撰寫 CV 與 SoP 等申請文件(如果英文考試成績不夠理想,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內補考)。
因為我申請學校時仍是上班族身份,一開始就只能在工作之餘準備申請,特別是上班族的時間有限(當然金錢也有限),能夠利用的時間只剩下班之後與週末。例如在準備英文考試時,我為了減省精力就選擇報名托福和 GRE 的補習班,用金錢換取準備考試與答題的技巧,同時讓補習班督促我的考試準備進度。當然,這個過程非常累、也非常考驗意志力與耐力。畢竟上班族下班之後往往只想「耍廢」和睡覺,還要提起精神讀書真的是難上加難,現在就算給我錢讓我再重新經歷一次,我一定一口拒絕。

雖然我的申請結果不盡理想,但我仍滿意最終選擇的學校與指導老師。如果你要現在的我給過去的自己關於博士班申請的建議,第一點一定是提早準備,第二點就是試著將你的研究或碩士論文儘早完成並發表成期刊論文。關於發表,如果有機會的話,不妨試著聯絡你有興趣的教授(不一定是你的碩班指導老師),並邀請他來指導或跟你共同進行期刊論文的發表。

如果剛好你對這個教授正在進行的研究計畫很感興趣,也可以試著詢問是否能加入這個計畫,並擔任研究助理的工作;一方面累積研究經驗,甚至還有機會參與後續論文撰寫與發表階段。

此外,對有志於出國讀博班的文組學生,教育部有推出「人文社會科學優秀人才跨國培育計畫」,補助人文社科大學生或研究生前往知名外國大學擔任訪問學生。當然,你也可以透過學校或系上的交換學生計畫出國讀書。一方面是提前感受在外國求學的體驗,同時也可以與國際學界培養關係、建立連結。這類經驗不但放在 CV 上很加分,更有機會讓外國教授在往後申請博士班時擔任你的推薦人。

對於有志申請出國留學的上班族而言,最大的難題就是:到底要一邊工作同時進行博士班的申請,還是成為全職申請者專心準備?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畢竟每個人的條件與經濟狀況不同。如果你想第一次申請就成功,且非出國讀書不可(同時經濟壓力相對較輕的話),那麼就可以試試看全職申請;然而,如果你不能沒有收入,而且又害怕申請失利,那就別無選擇只能當一個兼職的申請者。

不過,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全職申請者,在博士班申請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準備申請的效率,包括: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跟老師,並進一步凸顯自己的研究潛力,如此才能增加自己被錄取的機率。只要你能提高提升申請過程的效率,就算不是應屆畢業並已脫離學術或研究一段時間,被自己有興趣的名校錄取也仍非難事。

【延伸閱讀】

●這所學校,為什麼成為台灣高中生的新第一志願?
●家境普通、英文不好、大學成績又差,還能出國讀博士嗎?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DJ✏️
    不要買學歷抄論文就好
    2022年07月25日22:10
  • Jim Wu
    武漢肺炎那麼嚴重 你還敢出國喔 記者沒常識耶
    2022年07月25日06:3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