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發炎性腸道疾病增加中,抗生素過量?西化飲食干擾免疫?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11月06日04:03 • 發布於 2024年11月06日04:03 • 出處/康健雜誌 文/羅真 圖/photoAC
發炎性腸道疾病增加中,抗生素過量?西化飲食干擾免疫?

抗生素是殲滅細菌的利刃,但好壞菌通殺的特質,可能讓使用頻繁的人腸道健康失衡,甚至釀成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消化組織、慢性發炎,國際期刊《腸道》近期研究顯示,40歲以上中壯年尤須當心。台灣所在的東亞地區盛行率也持續增加中,原因是什麼?該如何預防?

腸道免疫系統反應過度,誤將腸道常見物質錯認為細菌而大加攻擊,進而造成慢性腸道發炎的情形,稱為發炎性腸道疾病,其中又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兩種,前者病灶侷限在大腸,後者則可能是整個消化道,而且侵犯部位較深。患者往往頻繁腹痛、腹瀉、血便,嚴重還可能併發廔管、腸穿孔或惡性腫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相對於西方人,這個疾病較少見於東方人,根據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資料,國內近年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12人罹病,克隆氏症則為每10萬人口3.9人。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東西方,盛行率均在上升。

抗生素用愈多 發炎性腸道疾病風險似乎愈高

有西方科學家將矛頭轉向抗生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抗生素是人類醫療史上最重要的突破之一,發現近百年來,讓人類過去許多無法治癒的疾病不再有威脅性,然而,過猶不及。

丹麥奧爾堡大學研究人員運用國家醫療數據,納入610萬名10歲以上、且未曾被診斷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民眾資料,分析他們在過去近20年間(2000~2018)的抗生素使用情形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關聯。

這項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腸道(Gut)》的研究顯示,相較於未使用抗生素的人,使用者都有較高的發炎性腸道疾病風險,約莫在用藥後1~2年達發病高峰。此外,罹病風險看似會累積,年齡在40歲以上、處方愈多次,風險似乎也愈高。

至於抗生素類型,在這份丹麥當地的研究裡,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Nitroimidazoles)以及FQ類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相關性最高,這些都屬於廣效型抗生素,廣泛用於多種細菌感染疾病,只是好壞菌也通殺 。不過,窄效抗生素並非沒有風險,這篇研究也看到窄效的盤尼西林(penicillins)與上述疾病有微小關聯。

丹麥奧爾堡大學臨床醫學系教授潔絲(Tine Jess)等人認為,隨著年齡增長,腸道菌相會縮減、菌相受損後的復原力會下降,此時若再加上抗生素的威脅,的確有可能加劇發炎性腸道疾病風險。

個人迎戰細菌的免疫反應 可能更關鍵

不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暨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吳俊穎認為,個人免疫反應的差異,可能更能解釋這篇研究觀察到的現象。

首先,在學理上,腸道菌相改變可能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風險,但實際上,還存在其他可能解釋,舉例來說,每個人的免疫反應不同,有的人可能單單因為細菌感染而引起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因著這樣的過度反應、而非使用抗生素,才提升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風險。

其次,如果是抗生素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那發病風險可能隨著抗生素的累積、隨時間日益提高,可是這篇研究顯示,抗生素用後1~2年達罹病高峰、之後慢慢下降,這樣的情形似乎更可能是因為:細菌感染帶給人體半年到一年的免疫反應期,隨後人們就慢慢康復。

在年齡方面,一般來說,愈年輕的人免疫反應愈強。這篇研究看見40歲以後的罹病風險大幅增加,吳俊穎猜測,可能是因為罹病者過去免疫反應就強,基因因素合併環境因素(如西化的飲食),使得發病風險提高。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增加主因 很可能是西化飲食

台灣的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的盛行率雙雙有增加趨勢,以克隆氏症為例,2001年每10萬人約有0.6人罹病,到了2015年已攀升至3.9人左右,新增病例多為20~39歲年輕族群。

吳俊穎認為,這個整體趨勢與抗生素過度使用的關係不大,因為國內有醫院評鑑、健保給付與醫師在職教育多重把關,且過去10~20年來,一般民眾的抗生素用量及抗藥性並無顯著大幅成長。

「飲食西化是最可能的原因,」他認為,國內新增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以年輕族群為主,過去一段長時間來,國人吃更多的高脂高熱量食物、食品添加物,這些容易增加肥胖以及發炎反應,而年輕肥胖的比例確實增加中,值得擔憂。

此外,或許當代年輕人的成長環境太乾淨了。吳俊穎說,農村時代相對沒那麼衛生,同時飼養許多動物,在那樣環境成長的一代人反而更能與許多細菌病毒和平共處、不會引起免疫反應,因此許多研究看見,氣喘、過敏性皮膚炎在愈乾淨國家似乎愈容易發生。

均衡飲食多運動 鞏固腸道健康

要維持適當的免疫力、長保腸道健康,吳俊穎說,飲食絕對是最重要的部分,多吃原型食物、食物多樣化、減少人工添加物、非必要時避免使用成藥。「當飲食不健康,有些腸道微菌可能減少、從此消失」。

吳俊穎分享,自己吃東西會盡量選擇原型食物,即便在超商買便當也會看看成分,成分單純愈好。

此外,他偶爾會補充優酪乳、發酵乳及泡菜,以天然食物增添腸道益生菌,但並沒有吃市售益生菌或其他保健食品的習慣,「腸道微菌成千上萬,補充一種有用嗎?補充了,它們會長好長久嗎?許多全穀類、豆類及新鮮蔬果富含益生元,也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多補充這類原型食物,就有助腸道菌相平衡」。

慎用抗生素 4建議遠離風險

生病、可能需要用到抗生素時,也須謹慎使用。

「並不是所有的感染都需要吃抗生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舉例,感冒通常是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此時針對細菌作用的抗生素就無用武之地。再如,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炎,是細菌產生的毒素引發不適,抗生素或止瀉藥可能導致感染惡化,因此不建議使用。

一些關於抗生素的使用提醒包括:

• 清楚描述病情:急性細菌感染往往讓病人精神變差、疲倦、虛弱、畏寒或發高燒,慢性感染(如黴漿菌、結核菌感染)則可能是低燒且傍晚才燒。因此詳細說明發病細節、各項症狀出現時間點,有助醫師判斷病原、對症下藥。

• 遵守醫囑用藥,半夜該吃就起床吃:抗生素不可自行購買,使用療程務必遵循醫師指示,舉例來說,中耳炎就一定得用藥滿10~14天,不可自行停藥。醫師會明確處方藥物須間隔多久吃一次,「臨床上常碰到病人半夜沒按時起床用藥、想說等隔天天亮再吃,這是不對的。間隔時間太長,可能會給細菌增生的機會」。

• 婦科發炎治療,療程結束再回診:婦科也經常碰到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疾病,陰道炎是其一。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建議,陰道炎的單次療程結束後,再次回診確認病況。因為有的患者最初的陰道分泌物以念珠菌為主,因此使用念珠菌藥物,但臨床上常見患者陰道念珠菌減少了、卻開始出現細菌感染,因此療程結束再次回診,有助醫師掌握病況、調整藥物。

• 諮詢藥師,用藥更安心:黃高彬強調沒事不用吃抗生素,他曾見同業針對新冠肺炎患者處方類固醇、同時為預防細菌感染而同時開立抗生素,但這並非必要。他建議民眾拿藥後,可諮詢藥師每種藥的作用,用藥更安心。

延伸閱讀:

抗生素正確使用全指南:功效、副作用及常見種類療程

超級細菌來襲!抗生素失效?國家級計劃能擋住「無藥可醫」危機嗎?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