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是正常的生理行為,人體一天排氣20次以下都算正常,但你知道為什麼放屁會臭嗎?為什麼會有聲音?屢獲殊榮的搞怪科學家史蒂芬.蓋茲(Stefan Gates)於《有點噁的科學》一書中,分享奇特的科學知識,包括人每天製造多少鼻涕、為什麼放屁有聲音等主題,讓讀者窺探身體的奧秘。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每天會放10~15次屁,產生約1.5公升的氣體,這些氣體主要由生活在腸道中的39~100兆隻微生物產生。如果這聽起來像是一派胡言,請記住,其中許多屁可能是在你睡覺或上廁所時蹦出來。
很多人都對放屁感到尷尬,甚至我也不得不承認放屁得看時機、場合。但屁氣也是消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它們感到如此緊張不安似乎很不合理。不放屁的話,你就會爆炸耶。嗯,嚴格來說,在那之前會先發生一些其他令人反感的事情,包括氣體被迫以錯誤的方式通過你的消化系統,給你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然後讓你用嘴巴噴屁。
延伸閱讀:
便秘、放屁臭⋯快看你的大便顏色是哪種?「這顏色」恐腸道有問題
女性放屁比較臭?
屁氣有25%是吞嚥空氣和體內擴散回到消化系統的氣體混合而成,其他75%是由腸道本身產生的:是二氧化碳、氫氣、氮氣的混合物,偶爾還有甲烷,再加上少量的氣味揮發物,使您的屁風味獨具。一般而言,纖維食物(主要是水果和蔬菜)被結腸中的細菌分解後,會增加放屁排氣量,而屁的氣味則來自蛋白質(蛋、肉、魚、豆類、堅果),這主要由小腸中的酶分解。
並非所有屁都相同,女性放屁的威力通常比較大。雖然男性產生的氣體總體上比女性多,但1998年發表在學術期刊《腸子》(Gut)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的屁往往更臭。這是因為她們的微生物組所含的細菌更有可能在分解食物時產生雞蛋味硫化氫。女性的腸道也可能含有更多產生甲烷的甲烷桿菌,這意味著60%的女性放屁會排出甲烷, 而男性只有40%。因此,女性的屁更容易點燃。
比較臭的屁中可以發現一種風味揮發物,一種氣味強烈的硫醇,甲硫醇,天然氣公司會將這種物質添加到家用瓦斯中,好幫助你及早注意到瓦斯外洩。甲烷幾乎沒有氣味,因此很難知道天然氣管線是否漏氣,但被添加到其中的甲硫醇腐臭味非常重,即使濃度低得驚人,還是能聞到它的味道。天然氣正常燃燒時,甲硫醇會被破壞且沒有氣味,但是,天然氣公司在你的房子裡放屁這件事確鑿無疑,我想想還是很開心。
延伸閱讀:
沒放屁超過1天會怎樣?一天放屁20次正常嗎?醫:有3症狀快就醫
有些屁比較火熱?
這完全取決於新陳代謝過程:有機物細胞中的一系列化學變化,這些變化將燃料轉化供身體使用並重組為新成分。當細菌藉由醣酵解(glycolysis)將燃料轉化時,葡萄糖被分解代謝(拆解)為丙酮酸,然後丙酮酸進一步分解,這個反應會釋放大量熱量─ 因此熱屁就來了。
當有利於食物全速進行新陳代謝的條件一應俱全時,你往往就會放出又熱又臭的屁:也就是說,當你的腸道細菌有大量燃料可用(吃了很多膳食纖維);當你的腸道充滿活性細菌,可能是因為它長期接收纖維,可能是因為吃了很多益生菌;當你的腸道處於絕佳運作狀態,例如,內部的熱量和酸鹼值都剛剛好。這種情況下,放屁量和氣味都應該會達到頂級水準。這時候只要盡情享受,暢快噴發。
為什麼放屁會有聲音?
聲音來自於產生一系列壓力波的振動。只有當聲波頻率介於每秒20次的重低音(20赫茲)和每秒2萬次的極高音(20千赫茲)之間,人類才聽得到這些壓力波。因此,一顆屁要被聽見,所產生的振動頻率必定在此範圍內。那個震動產生器就是你的肛門——說得更明確點是你的直腸外開口,由肛門內括約肌與肛門外括約肌這兩組環形肌肉牢牢控制著。
【屁氣小學堂】
- 製造各種氣味的屁氣主要成分:
- 硫化氫:臭掉的雞蛋
- 硫氫甲烷:爛掉的高麗菜
- 三甲基胺:生魚肉
- 硫代丁酸甲酯:起司
- 糞臭素:貓屎
- 吲哚:花香加狗屎
- 二甲硫醚:高麗菜
- 硫醇:雞蛋
隨著屁氣在你的直腸(氣體與糞便儲存槽)中累積,壓力隨之增加,你會感覺到屁意或便意,因為有一組輕巧細微的力學感受器會向大腦發送訊息(它們甚至可以區分放屁和便便)。當你決定放鬆外括約肌時(內括約肌是你無法控制的),受擠壓的氣體就能衝開一個小漏洞,穿過肛門。
但為什麼屁氣釋放時肛門會振動,發出那要命的呸呸氣音呢?好吧,這全都與壓力和摩擦有關。打開一點縫隙會讓屁出來,但氣體一移動,它也在屁流過的同時將肛門括約肌往回吸。有一部分是因為流速快使壓力降低,部分是因為放屁時,氣流沿著括約肌周圍轉彎繞出,還有部分是因為一旦有洞打開,直腸中的壓力就會稍微下降,因此洞會短暫關閉,但幾乎在關閉的同時,壓力又多了一些,再度把洞推開,降低壓力後又關上。
如此不斷反覆,直到壓力完全釋放不再上升。當這打開又關上的重複動作速度達到每秒20次以上——恭喜中獎!你在聽覺範圍內製造出一串壓力波,成功獲得一顆屁了!屁噴射時,縮緊或鬆開括約肌也能讓你改變屁的響聲,將屁眼擠得愈緊,音調應該就愈高,因為這樣做是增加直腸裡的氣體壓力,而括約肌愈緊,孔洞愈小,振動就愈快。
(本文摘自/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