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吃對醣類不怕胖!選擇碳水化合物遵照「這」原則

Hello醫師
發布於 11小時前 • 文:周士閔|資料查核:Hello 醫師

碳水化合物(醣類)和蛋白質、脂肪並列人體三大熱量來源,不過,近年來不少人害怕吃碳水化合物,深怕體重升高、血糖飆升;各種減少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法包括低醣(碳)飲食及生酮飲食(極低碳攝取)等,也在挑戰過去我們對碳水化合物的認知。

《Hello醫師》帶您深入了解碳水化合物,讓民眾在面對各種標榜不同訴求的飲食方式時,不再看得一頭霧水。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醣類?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又稱作醣類,顧名思義,就是含有碳、氫和氧原子的化合物,為人體三大營養素的其中之一。

攝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供人體能量,多數碳水化合物最終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根據醣分子組成,大致上可分為以下3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單醣(Monosaccharides):單醣是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單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都要分解至單醣型態,才能被小腸吸收,例如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Galactose)。
  • 雙醣(Disaccharides):兩個單醣組成的分子就稱為多醣,例如乳糖(Lactose)、蔗糖(Sucrose)。
  • 多醣(Polysaccharides):由兩個單醣以上的分子組成,就稱為多醣,例如澱粉(Starch)和纖維(Fiber)。

若是以飲食作為分類,則可分為以下三種:

  • :糖類有甜味,由單醣或雙醣構成,包含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與蔗糖。
  • 澱粉: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經過消化系統,最終被分解為葡萄糖。
  • 纖維:因纖維無法被人體自行消化,若加上吸水的特性,反而能幫助我們排便;可溶性纖維,則能夠刺激腸道好菌生長,作為它們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有分「好」、「壞」

碳水化合物有哪些呢?我們可以根據加工程度進行以下分類:

1.精緻碳水化合物:空有熱量、缺乏營養的「壞」碳水化合物,主要有以下2類:

  • 精緻澱粉:白飯、麵食、白麵包、蛋糕。
  • 糖類:含糖飲料、果汁。

普遍認為這類的碳水化合物,因經過加工處理,流失了許多天然的纖維,較無營養價值。許多研究發現,攝取精緻碳水化合物、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高度相關,因攝取這類食物,會被身體快速吸收,造成血糖值先急遽上升,然後快速下降,使人們產生飢餓感,並渴望更多的精緻碳水化合物,產生惡性循環。

2.非精緻碳水化合物:可以理解成「好」的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豆類植物、馬鈴薯或全穀類等原型食物,都屬於非精緻碳水化合物。

這類食物相對健康,除了擁有纖維和豐富的營養素,也不會造成血糖的劇烈變化;許多研究指出,攝取蔬果、全穀類等高纖維碳水化合物,能提升整體新陳代謝,並降低罹患許多疾病的風險。

建立正確觀念不用怕碳水化合物

雖然許多人認為碳水化合物是肥胖的主因,但在肥胖成為流行病前,人們並沒有因為攝取碳水化合物,造成特定健康問題;因此,一般情況下仍將碳水化合物,視為重要的營養來源。

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建議,成人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應占每日總熱量攝取的45%~65%,不過建議避免攝取人工添加糖(Added Sugar);此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建議,民眾應多攝取富含纖維的水果、蔬菜、全穀類或豆類等食物,盡量不要攝取過多的精緻澱粉,添加糖攝取量也不宜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延伸閱讀:間歇性斷食安全嗎?太餓受不了怎麼辦?別放棄多喝水是秘訣

🍀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 健康訊息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