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玩展開幕前邀請到前 SIE 獨立開發倡議總監吉田修平為 2025 年獨立遊戲大賞優秀作品頒獎,吉田修平自 1986 年加入 Sony 後,於 1993 年參與 PlayStation 品牌的創立,不但曾擔任 Worldwide Studios(現 PlayStation Studios)的總經理,近年更是為推動獨立遊戲發展留下深刻影響。今日接受採訪分享對本次台北電玩展參展的感想心得,以及他在 SIE 期間對獨立遊戲的熱愛與個人觀察見解。
Q、這次 Taipei Game Show,第一天逛完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是哪一款遊戲呢?為什麼?
主要是逛獨立遊戲專區,印象最深的是西班牙團隊 Omaet Games 的《The Midnight Barber》這款遊戲。因為之前審查時沒有實際好好玩過,因此趁昨天趕快去實際玩一下,對此也感到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這款遊戲是一個在半夜客人會來剪頭髮的動作遊戲,玩家在過程中會隨劇情推進劇情;而且剪頭髮的玩法是節奏遊戲玩法,點子感覺非常新穎,因此覺得非常有趣。
Q、這次擔任 Indie Game Award 評審,您覺得這次參賽作品的水準如何?哪款遊戲令您印象深刻或評價很高呢?
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來當評審,每一年的品質都不斷提升。例如今年除了亞洲外也有其他團隊來參加是很好的事情,台灣這邊也有很多廠商參加。同時心流遊戲的《Bionic Bay:換影循跡》也讓人很印象深刻。我之所以會喜歡這款遊戲,是因為它很像《Inside》沒有介面、玩家需要靠自己去探索,我自己很喜歡這類的遊戲,因此連帶也很喜歡《Bionic Bay:換影循跡》。
另外還有《Balatro 小丑牌》印象深刻覺得很有趣。本來以為它會拿到最佳遊戲大獎,不過被其他台灣團隊熊骨工作室開發的《沉沒意志》拿到。這也代表台灣遊戲品質做得愈來愈好。
還有曙光的《The Star Named EOS~未曉星程~》也覺得不錯。是一款以劇情為基礎的遊戲,畫風很漂亮,加上劇情為主導,故事也很棒,又是台灣遊戲,因此我自己也很喜歡。
Q、您接觸過許多投身獨立遊戲的創作者們,觀察到他們身上有什麼共通特質?
開發者都很年輕,除此之外會去開發自己想做的作品,在這方面會有自己的獨創性與想法。而且獨立遊戲很多也都很有人氣,如《Balatro 小丑牌》,因此這些開發者都會去思考遊戲獨創性該怎麼脫穎而出。這算是他們給自己的共同感覺。去年得獎的《九日》是去年 NO.1,畫風什麼都很好,但它也是一款類《隻狼》遊戲,將原本《隻狼》的 3D 轉為 2D 去演出,這也是以前沒有的嶄新概念與例子。團隊花了整年去設計,因此讓人能有這樣特別的體驗,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Q、您覺得現在的獨立團隊最缺什麼?
我接觸過很多獨立團隊跟開發者。雖然現在開發工具愈來愈多,AI 應用愈來愈廣泛,但其中對開發者最重要的是,「為什麼玩家要玩你這款遊戲?該如何吸引玩家?」這是獨立團隊最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另外在巴西與印度,有些開發者會使用自己國家文化或歷史背景去開發,這算是一個很好的點。因為這是大家各自的文化,其他團隊學不來,像這樣去開發自己國家文化的長處其實是一件好事。例如台灣可能可以作煮臭豆腐或手搖飲的模擬器之類,這可能會吸引到很多有興趣的玩家來,這可能可以是獨立團隊可以去思考的一個點。
去年自己有玩到一款遊戲,開發者是在澳洲。因為團隊在北領地,他們有開發一款養羊遊戲,但不一樣的是因為澳洲很大,大家都是用直升機來趕羊,這點跟其他地方的養羊遊戲很不一樣,像這樣融入自己當地經驗的作法是很好的一件事,這是只有他們才能做到的事情。
Q、對於近幾年 AAA 遊戲開發似乎陷入瓶頸,無法做出顯著突破,您認為獨立遊戲的是否會更大放異彩?
目前的 3A 遊戲陷入停滯瓶頸,除了因為 3A 遊戲需要投入很多金錢外、也需要很長的開發時間,導致開發公司沒辦法貿然投入開發。也因為 3A 遊戲開發時間拉長,會導致玩家在這段時間想去玩其他遊戲,這也是獨立遊戲趁機接觸玩家的機會。獨立遊戲正好可以彌補到玩家這段時間遊戲荒的空窗期,這對獨立遊戲是一個好機會。
Q、當初是怎麼發掘到 Shift Up《劍星》的呢?為何一看到就決定簽下,能否透露更多細節?
當初會發現是因為第三方負責人找到這款遊戲,找到後因為製作人金亨泰是自己的粉,因此有帶自己去韓國去玩本作的原型。試玩後覺得很有趣,才把這款遊戲推薦給 PS 的負責人,因此才有這款遊戲的推出。金亨泰製作人之前都是作手機遊戲,有一些資金後想做主機遊戲,加上又剛好跟自己這邊接線,因此才有這款 PS5 遊戲的推出。
Q、想問問吉田先生,他有參與《Promise Mascot Agency》這款遊戲的聲優,幫綠色吉祥物配音,可以談談是什麼樣的機緣的合作?配音初體驗有沒有什麼特別有趣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開發商有受到 PS 資助。有一次跟團隊相關的人去吃飯時,對方有問要不要試看看配音,因此才促成這次的合作。在配完後,其實是覺得有點害羞,也覺得這份工作很辛苦,很在意自己有沒有好好表現出這個角色的特質與感情。加上其他人都是專業配音聲優,因此很擔心自己的聲音表現是不是夠好,這算是一個很難得的感覺與經驗。
Q、退休之後近期有玩什麼遊戲嗎?
自己很迷一款遊戲,自己兩年前開始玩《Marvel Snap 漫威:瞬戰超能》時有三個帳號在裡面。現在雖然只有一個帳號,但生活過得比較健康,比較有時間去玩其他遊戲。除此之外,還有玩《流亡黯道2》,另外還有《Pokémon Trading Card Game Pocket》,不過《寶可夢》就是每天上去開卡包而已。雖然自己沒有特別喜歡卡牌遊戲,但唯獨《Marvel Snap》是自己有一直玩的。
Q、呈上題,平常有跟家人一起玩遊戲的時間嗎?目前與家人同樂會是玩什麼呢?
平常不太跟家人玩。自己有兩個女兒,當時有三個 PS 帳號,會跟兩個女兒一起組隊去玩《Fall Guys 糖豆人》,但平常不太會跟家人玩,因為女兒都會跟自己朋友去玩。
Q、想知道現在的 Steam 願望清單裡有哪些遊戲?或是遊戲數量?
目前有加的有三款沒發表的遊戲,第一款是《Incolatus:Don't Stop, Girlypop!》,是一款澳洲廠商開發的射擊遊戲,覺得很有趣很有射擊感;第二款《Cairn》,是一款爬山遊戲,自己也鰻期待的。第三款叫做《Baby Steps 一步一腳印》,是一款有趣又有點惡搞的遊戲,自己覺得很喜歡,也很讓自己期待。
Q、目前在職業生涯裡面印象最深的事情?
自己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事情,真要選會選 1994 年 12 月 3 日 PS 的發售,當時去新宿看主機發行,看到很多人在排隊等著要買 PS,真的覺得非常開心。
Q、在 SIE 任職期間,幾時開始注意線上免費遊戲與獨立遊戲增長趨勢?當時 SIE 對免費遊戲的想法又是?
獨立遊戲的話,大概是 2000~ 2010 年時代左右,剛好遇到獨立遊戲爆發的時間點,那時廠商會透過 PS 等大型發行商去發行遊戲,自己也因此而接觸到這些獨立遊戲。接觸後覺得其中很多都很有趣,因此開始去注意獨立遊戲這塊。然後大概 PS3 時期,開始推 PSN 跟 Store,開始數位發行時代,因此開始去找獨立遊戲發行。至於免費遊戲,是 PS4 的時候主動去找的,SIE 那時候還蠻歡迎這些事情的。自己雖然不是很積極這塊,但第三方團隊很積極在推這塊的業務。
Q、2025 年個人新年新希望?
至於現在,希望能過得健康一點。因為前幾年一直出差在國外,今年離開後現在比較少出差,希望現在能過健康生活。第二就是希望能跟更多獨立開發者保持聯繫,希望能盡量幫獨立開發者更多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