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掌握7歲前黃金學習期,讓幼兒每天花15分鐘學好英語的Lingumi厲害在哪?

創業小聚
更新於 2021年12月27日12:33 • 發布於 2021年12月28日02:36 • 李佳樺

「我們做的語言教育產品要讓孩子無痛吸收,而不是強行塞入知識;Lingumi是『absorb』 school,不是『cram』 school。」Lingumi創辦人暨執行長Toby Mather說。

來自英國的學齡前語言教育平台的Lingumi,市場橫跨歐亞,近年將重點放在中文市場,自2018年進入台灣以來已建立口碑,擁有6歲以下兒童的家庭,有10%為其註冊用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從小立志當老師的Toby一談到教育就眼神發亮,在Lingumi,他不只是創辦人,更是孩子口中的「Toby老師」,即使他們透過螢幕學習,在Lingumi在台灣舉辦線下社群活動中,許多小孩仍毫不遲疑地向前給Toby一個擁抱,更讓他確信創業的信念不會改變:讓孩子接受有效率、近用性高的語言教育不會改變。

牛津大學語言學畢業的他曾在俄羅斯、義大利擔任兒童(7歲以上)英文老師,他發現大班制因為師生比的關係,學生與老師的個別互動時間少,無論是單字、文法或是發音的學習效率低落,教學成效不彰。

學齡前語言學習效率高,Lingumi提供可負擔的優質英語教學影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語言學假說中,人類的大腦在7歲時就開始進入Pruning階段,也就是修剪連結神經元的觸突,使用率低的觸突將自然凋亡,此舉將使大腦的可塑性降低,學習新事物變得更加困難。」Toby解釋,由於孩童的腦部神經叢尚未定型、可塑性較高,故第二語言的學習應始於7歲以前的黃金期,才有機會讓語言學習像呼吸一樣自然。

右為Lingumi創辦人暨執行長Toby。孩子毫不怕生,開心的跟「Toby老師」擊掌。

Toby也觀察到學習英文的一對一家教、補習班費用皆昂貴,非一般家庭可負擔,英文能力卻是與能國際接軌的必備條件,Lingumi希望實踐教育近用正義,確保所有家庭都能負擔。

Lingumi最早希望開發的是一款教育玩具(Learning Cubes),類積木的外型並透過感應器連結APP,希望讓幼兒在互動式遊戲中學習,且不須直接接觸到3C產品,但無奈其開發周期太長,且硬體產品的成本高昂,團隊決定改變方向,以內容取勝,研發優秀的教學影片。

lingumi的產品有許多小巧思,望提升孩童學習動機

新的商業模式以課程訂閱收費,孩子每天觀看時長不超過15分的影片,完成測驗後解鎖下一階段,創造完整學習歷程。

而真正Lingumi與眾不同的,是其「人性化」的學習體驗。

透過螢幕學習也能像有同班同學,產品巧思提升孩子學習動機

透過螢幕學習,要如何營造學習臨場感與氛圍,並提供學習動機?

「我們希望做到讓孩子感受不到他是在跟冰冷的電腦說話。」Toby說,少了互動感與彈性的回饋,線上學習平台常常有缺乏「人味」的缺陷。

為了彌補這點並做出特色,除了有趣的教學影片外,Lingumi的口說訓練透過AI技術,做到根據孩子的學習程度給予不同程度的標準。

「2~3歲的孩子嘴部肌肉還沒發育完全,發音含糊是可以接受的,就像老師會依據學生程度決定評分的寬鬆與否,AI也會判斷其學習狀況並給予適當的鼓勵,並依據回答評分決定下個題目,建立人性化、真實的師生關係。」Toby說明。

另外學伴也是建構學習環境重要的一環,Lingumi致力於串聯用戶建立熱絡的社群,孩子在課堂上可以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建立關係一同學習,如班上同學般互相激勵,同時也有臉書社團讓家長們互動。

Lingumi未來更計畫做到當孩子回答錯誤時,播放其認識的小孩正確回答問題的影片,感覺就像在課堂上同學悄悄告訴你答案一樣,為冰冷的遠距教學添加人性化的溫度,提供同儕的情感聯繫,孩子也更願意學習。

「台灣的父母,在學齡前的教育最希望的,就是讓孩子快樂學習。」Toby說,華人世界相較西方更注重教育,也希望孩子的學習在輕鬆、沒有壓力的狀態下進行,這也是Lingumi在台灣市場最注重的。

Lingumi目前正在尋找投資人,紮根中文市場,Toby認為台灣、中國兩地都將英文教育視為剛需,相較於更重視自身民族語言的歐洲國家而言是更合適的選擇,也不像新加坡、香港等亞洲地區已發展出猶如第二母語的英文體系,進入中台的市場對Lingumi來說是如魚得水。

下一階段Lingumi也希望讓優秀的教師能自主研發課程,或接收孩子的需求,製作更多在地化、個人化的教學影片,內容也不再局限於英文,將更多語言都納入教學內容,讓Lingumi成為讓孩子快樂學習的平台。

延伸閱讀

幫你勇敢開口說英文!教育新創Sensay以AI協助英語口說練習,實現雙語教育理想
不只當英文家教!TutorABC要開科技全科班,攜手400家線下機構打造大平台
雲林女兒在矽谷創業獲亞馬遜、緯創肯定!教育新創MEandMine完成6,000萬元募資
【Meet大南方】科技教育新創經驗談:未來不一定要專業人才,是需要解決問題的創意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