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活到100歲還沒病痛,不是夢!超高齡社會5大健康科技趨勢

50+好好
更新於 04月02日03:34 • 發布於 03月27日14:50

文/陳莞欣 圖/Midjourney 生成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精準醫療、AI、智慧醫療……日新月異的科技,如何改變超高齡社會的樣貌?隨著醫療與科技進展,過往的「常識」很可能被推翻,老年不一定伴隨著疾病,健康到100歲真的有可能!本文介紹5大最新健康趨勢,活到老、健康到老。(本文出自「健康大未來」專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如果活到100歲,還可以不病不痛,盡情做自己喜歡的事,那會是什麼樣的世界?

「我跟病人說,聽我的話,保證你活到100歲。結果那位88歲的病人回我,『你意思是我只剩12年可活?』現代人對自己壽命的期許,真的是超過100歲!」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理事長黃啟嘉說起一段和病人之間的趣事,點出超高齡社會的實況。

過往,人們對於老年總是聞之色變:隨著年紀增長,器官慢慢退化、疾病上身、自主能力喪失……。然而,醫療與科技的進步,卻改寫了這看似不可逆的命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50+》採訪各健康領域的專家,彙整關乎你我的未來的5大趨勢:

趨勢一:精準醫療:你和我不一樣,最佳飲食和治療計畫也不同

以前,一種藥治百樣人。精準醫療的出現,則讓醫療計畫變得更加個人化──你和我的基因不同,即使罹患同一種病,治療藥物也不同。

「癌症腫瘤科的醫師,早年會說肺癌、乳癌,現在沒有人這樣講。我們說病人罹患HER2陽性的乳癌(HER2 positive breast cancer)、BRCA突變的乳癌(BRCA mutated breast cancer)。」精準醫療專家閻雲說。掌握基因和疾病之間的關聯,讓醫師得以精準用藥,省時也省下不必要的金錢浪費。(相關閱讀:看基因就知道可能得哪些病、醫療進步讓人活到100歲,如何面對?精準醫療專家閻雲專訪

除了治病,飲食也是如此。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指出,即使不做基因檢測,營養師只要看體檢報告,能提供個案「精準營養」的飲食介入建議。

例如,同樣是50歲面臨更年期的女性,膽固醇高的人需要攝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糖尿病得避免精緻澱粉、糖。有高血壓的話,除了前述建議,還要控制食物中的鈉、鉀。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提供更客製化的飲食指南。

趨勢二:AI輔助:算疾病惡化機率、該繳多少保費,比人更準、更快

2023年被稱為生成式AI元年,在醫療現場,AI也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幫忙看醫療影像、看電腦斷層、X光片、預測疾病發生機率、接電話回答病人問題……。有醫師形容,就像多了一個全年無休的助手,且看得比人類醫師更快、更準,幾乎不會出錯。

「一篇醫療論文中,1千人已經是很大的樣本;但AI可以讀幾萬人的數據。人工智慧可以讓醫療達到完全不一樣的境界。」臺中榮總副院長李政鴻說。AI最大的優勢,在於透過大量學習、整合數據,可以提前「預測」人類所難以觀察到的疾病線索。

他舉例,人的視野有限,人眼在電腦斷層影像中看不到的小腫瘤,AI卻連0.5公分的病兆都能看到。在皮膚科,AI讀取影像,迅速判斷皮膚上的黑點是痣或者惡性黑色素瘤,更早捕捉病兆、降低誤診機率。

而在臺中榮總的加護病房,以過往3萬多筆病人的數據為基礎,經AI學習後開發許多疾病預測模組。在病人的病況惡化前,AI即可預測腎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急症發生的機率,讓醫療團隊介入,及時挽救生命。

同樣的原理,也應用在保險上。前金管會主委、政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特聘教授王儷玲指出,國外已有「刷臉核保」的機制。AI可以根據一個人的臉色,判斷其健康狀況,繼而以大數據為基礎精算出未來此人的危險發生率,訂出更精準的保費。

趨勢三:遠距醫療:在宅住院,造福出不了門的長者

一場Covid-19疫情,加速遠距醫療在台灣的進展。台灣原有的科技技術與醫療實力,更成為發展遠距醫療的利基。

「台灣的醫療可近性很高,可是醫護太忙,常常醫師快累死、病人等很久。治療系統已有很多問題,也很難延伸到預防健康這一塊。」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良基說。遠距醫療的願景,就是實踐「在宅住院」(Hospital at home)的理念──不是所有病人都得往醫院跑。

他以疫情期間出現的「醫聯網」平台為例,上百位醫師線上提供諮詢服務。民眾有健康問題,可以先遠距諮詢,確立下一步就醫方向。民眾不需為了小病上醫院,維護醫療量能。就預防醫學的角度而言,更方便的醫療諮詢也可避免延誤就醫。

而針對超高齡社會,不方便行動或居住在偏鄉的長者,遠距醫療更讓照顧品質大為提升。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舉例,過往,儘管醫院提供居家醫療服務,訪視病人時總會遇到病人需要檢查,卻又不方便、或沒意願到醫院。醫師盡量勸導,但「阿公、阿嬤不來就是不來。」現在,醫師帶著移動式的超音波、心電圖等儀器到長者家中,資料即時回傳醫院,病人馬上得知診斷結果,省去奔波之苦。

臺中榮總也成立全國規模最大的遠距照護中心,藉由視訊會診,偏鄉急症病人可在黃金時間內得到治療,機構裡罹患慢性病的住民也因為定期「上線」回診,病情得到穩定的控制。

趨勢四:健康科技與介入措施變無痕,時時刻刻做健檢

智慧型穿戴式裝置的出現,讓使用者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數據,改變生活型態。現在,健康科技產品演變得愈來愈「無痕」,連穿戴都不用,自然融入於生活中。

陳良基舉例,有新創公司開發智慧床墊,光纖鋪在布料下,躺在床上的長者夜裡有任何動作,床墊都可以靈敏感測,並於異常時發出警示。就像有位不用睡覺的看護,在夜裡關照長者的一舉一動,減輕人力負擔。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也出現智慧馬桶等新產品。未來,只要每天如廁,馬桶就可以告訴你罹患特定疾病的機率有多高!

此外,各種檢測、健康、營養的介入措施也更加「隱形」,讓使用者無痛採取行動。以認知功能測試為例,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精神科副教授林煜軒指出,已有研究蒐集使用者在手機上的行為數據,判斷其認知功能狀態。例如,收到一則LINE訊息,需要多少反應時間?去年和今年發出回應的時間差,是否有所不同?滑手機的分分秒秒,都在進行認知功能檢查。

補充營養素也更容易了。潘文涵指出,國人的飲食當中普遍缺乏鈣、維生素D等營養素。而在2023年底《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三讀通過後,將鼓勵食品廠商在日常消費的食品中添加國人缺乏的特定營養成分,成為「強化食品」(fortification food)。「假設幾年後,牛奶、豆漿當中都添加了維生素D,就不用額外補充了。」

趨勢五:再生醫療、細胞治療,磨損的膝蓋可望用到80歲

針對超高齡社會常見的疾病,例如癌症、慢性缺血性腦中風、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等,再生醫療被認為有突破既有治療侷限的潛力,讓人類的健康餘命更長。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細胞醫療協會理事長沈家寧解釋,目前國內針對再生醫療的《特管辦法》,開放6項細胞治療。簡單來說,就是取出病患自體的細胞,在體外擴增培養後,增加細胞數目及活性後再移植入病患體內,以治療特定的疾病。

例如,培養自體免疫細胞,可以幫助身體對抗癌細胞;培養間質幹細胞,可以分化成軟骨細胞,部分修復受損的關節。沈家寧指出,細胞治療最大的潛力,在於滿足目前尚未實現的醫療需求。

好比,膝關節退化的長者,現有健保給付的人工關節使用年限約10~15年,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倘若出現人工關節鬆動、感染等問題,除了縮短人工關節使用年限,還需要再次手術。但以間質細胞治療,則透過分泌細胞激素及生長因子幫助軟骨增生與組織重建,達到治療退化關節的目的,而且還可以依病況重複施打,讓「膝蓋到80歲都還能用。」

目前台灣細胞治療特管辦法開放的治療項目,為自體、同源、低風險的治療,或是針對經標準治療無效的1~3期癌症病人、癌末病人施以自體免疫細胞治療。

而目前在國內、國外,已有許多細胞治療的研發已陸續進入二、三期臨床試驗,期望將來可以利用基因修飾後的細胞或是來自異體的細胞,用於疾病治療。像是「CAR-T細胞治療法」,即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癌症患者自體的T細胞,成為具有辨識及毒殺腫瘤細胞能力的T細胞。

若是未來異體細胞治療技術純熟時,也可能發展出「存捐互利」的做法,讓民眾「捐」出的細胞可以預先做為細胞藥物儲存,提供有需要的人使用,除了可以減低治療等待的時間,也可以分攤細胞製程的成本,降低治療的價格。

不過,沈家寧也提醒,細胞治療屬於新興療法,部分治療仍有未知的風險。「我們自己的細胞都難免會失能、失誤,因此造成不同疾病;把細胞拿出來、在人為環境擴增培養,其實也很難確保它完全不會變壞。其次,如果用別人的細胞,可能有些遺傳變異是當初沒辦法掌握的。而且細胞是活的,可能在體內造成不可預測的效果。此外,細胞來源也須考量倫理、法規等不同面向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克服。

人類壽命更長但不一定更好?變動年代的自處之道

科技的進步,也帶來新的挑戰和反思。好比,細胞治療的所費不貲,一次療程費用少則數十萬,多則百萬,甚至可達千萬、億的天價。當人為了維繫生命而投注大筆金錢,勢必會排擠了生活的其他面向;而健康不平等、階級落差等問題,也可能因此而擴大。

矛盾的是,醫療與科技進步讓人類的壽命愈長,看似能掌控的面相愈多。這樣的進展,未必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幸福。提早知道自己的基因變異可能提高罹癌風險,是否會造成更多擔憂?按照AI的建議,完全按表操課過「最健康」的生活,真的有趣嗎?

身處在快速變動的時代,專家無須太過擔憂,「不管科學再怎麼追求精準,都還有人類未知的部分。……人活著的有趣,就在於未知。同樣的,如果一切都能夠預測,那樣的生活多無聊?」閻雲說。「了解自己,隨遇而安的活。這是我給大家的建議。」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