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瀕危「海底走路魚」只剩100條 科學家含淚撈上岸飼養

壹蘋新聞網
發布於 2024年02月04日22:15
紅手魚族群瀕臨絕種,科學家不得不將它們帶上岸保存,等待海水溫度降低再野放。PHYS ORG

【余平/綜合外電】澳洲科學家最近將多隻罕見的底棲「走路魚」撈到實驗室飼養,它們外觀像是卡通化的型態一樣,平常用魚鰭在海底走路前進。

PHYS ORG報導,科學家們從澳洲近海收集了25隻極為罕見的紅手魚,希望保護這一受到溫暖海域、人類引起的棲息地變化,和貪婪的海膽威脅的物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預測,當地只剩下約100條紅手魚,它們外觀類似深紅和褐色的金魚,有著短小的手臂和蹼狀的手,生活在塔斯馬尼亞東南部一小片珊瑚礁區。

紅手魚約8公分長,牠們不像一般魚類以魚鰭游泳,而是利用胸鰭和腹鰭沿著海底「步行」。

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和南極研究所的表示,海膽的過度啃食海藻青苔、來自人類的污染水、船隻干擾和海水溫度上升,導致了紅手魚「嚴重的棲息地損失和退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該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被迫做出艱難且風險重重的決定,他們把數十條魚從野外帶走飼養,以免整個族群滅絕。

海洋科學家表示,25個樣本在臨時的水族箱中表現良好,「我們有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每周七天照顧這些魚,還有24小時的值班表。我們相信它們在我們這裡非常安全,但考慮到野外族群的規模如此之小,我們團隊確實感到了更加強烈的責任感。」

Trotter及其同事希望在六月開始的南半球冬季,隨著溫度下降,將這些魚放回它們的自然棲息地。澳洲近海的海水溫度自20世紀初的記錄開始以來一直穩定上升。

專家相信這種變化是由於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所引起的。

紅手魚族群瀕臨絕種,科學家不得不將它們帶上岸保存,等待海水溫度降低再野放。PHYS ORG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4
  • 萬木歸元
    以便整個族群滅絕。
    2024年02月05日06:50
  • lucky Star
    可以先人工復育有成後在慢慢馴化野放海洋😊
    2024年02月05日06:54
  • ☆ Тэнгэр элч ☆
    感謝生物學家的愛心。 應當保護這些稀有魚類。
    2024年02月05日07:05
  • 宜鴻
    該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被迫做出艱難且風險重重的決定,他們把數十條魚從野外帶走飼養,以便整個族群滅絕。 所以是以便滅絕整個族群? 還是以免呢?
    2024年02月05日06:50
  • POPERY LEE
    人類...會不會也是被放養的...
    2024年02月05日07:1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