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李爺爺平日就會去公園走走,或是到社區的老人據點參加活動,但近期為了防疫,他幾乎足不出戶,沒想到整個人卻變得懶洋洋的,不是坐著就是躺著,家人也發現李爺爺好像走路愈來愈不順,似乎快要不能走路了。
防疫當前,全民都應減少外出,但老年人卻也因此運動量大減,恐會讓肌少、衰弱找上身。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余羅平也觀察到,許多老人家原本會到醫院做復健運動,或是到公園、社區據點運動,最近因為疫情都暫停了,表現在長輩身上的反應是心肺功能變差、講話變小聲、走路緩慢,起身站立時更不靈活,還有人在這段期間不慎跌倒,這些都是警訊,呼籲老年人在家應該仍要維持良好作息、訂定運動時段,維持心肺功能和肌力。
根據106年衛福部發布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65歲以上的長者衰弱前期及衰弱期的發生情形分別為14.38%及3.14%,有衰弱症的長者較易跌倒、骨折,甚至可能進一步造成失能。值得注意的是,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等慢性病患者,都是容易發生衰弱的高風險族群。
去年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的一項研究也指出,疫情期間老年人缺乏身體活動的危險性。研究人員表示,只要5~10天身體不活動,肌肉就會開始萎縮,這會加速肌肉流失,甚至可能導致慢性病,建議老年人在家要避免長時間坐臥,儘量多走動,也可做些家事、整理植栽等休閒活動,增加活動量。
久沒活動,肌力下滑,不只手腳無力、心肺變差,甚至因為講話的機會變少了,連帶影響到喉部肌肉,恐會造成吞嚥問題、容易嗆到,余羅平表示,若想預防,可以先嘗試按摩喉嚨兩側肌肉,接著進行嘴部的「深呼吸」,「就好像喝水一樣,用嘴巴大口吸入空氣,盡量將嘴巴打到最開,吸氣,再慢慢吐氣,可以重複5~10次,若是在吃東西之前作這樣的運動,有助改善吞嚥狀況,避免嗆到。」
(過去不少老年人會到社區老人據點運動,但其實防疫在家也能利用小道具、自身體重,自我訓練。圖片來源 / 東新91健康樂活心聚點)
在家也能做運動 4招下肢訓練防跌增肌力
一旦出現老年人肌力衰退的情形,恐導致跌倒、骨折、疾病和臥床失能,死亡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除了預防肌少衰弱,運動也可以調控我們的免疫系統,減少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危害。維持免疫力,也能讓身心放鬆,減少疫情帶來的焦慮與壓力。
「要預防肌少、衰弱,一定需要坐阻力訓練,」長期擔任社區活動據點講師的余羅平表示,就算是老人家也可以靠自身體重,或是利用裝了水的寶特瓶來進行阻力訓練,在家也能鍛鍊基礎肌力。
余羅平建議,可以選擇一個上午時段作為每天固定的運動時段,可先坐著訓練上肢肌力,利用寶特瓶增加負重,做擴胸運動及將水瓶上舉的運動,每個動作約作10下3組即可,接著嘗試下面示範的下肢運動,上下肢肌力都能鍛鍊到。「擴胸運動對於現在民眾很關注的『快樂缺氧』也有幫助,但要注意的是,所有動作都要慢慢做,把動作做確實、完全,且好好延展肢體,」余羅平說。
練習1:平躺抬臀(橋式)
(圖片來源 / 葉懿德攝)
1.躺在床上,手心向下可輕扶床鋪,雙腳與肩同寬,屈膝、雙腳踩好,腳跟位置可盡量位於膝蓋正下方。
2.吸氣,臀部用力,慢慢抬臀,盡量讓膝關節、髖關節和肩關節呈一直線。
3.軀幹保持穩定,停留5秒後,再慢慢吐氣向下,回復到原本的姿勢,可重複10次。
練習2:平躺抬腳
(圖片來源 / 葉懿德攝)
1.躺在床上,手心向下可輕扶床鋪,雙腳與肩同寬,屈膝、雙腳踩好,腳跟位置可盡量位於膝蓋正下方。
2.吸氣,將一隻腳膝蓋伸直、緩緩抬起,抬至約45度即可,若是腳抬太高,不僅訓練效果不好,還易造成腰椎壓力
3.軀幹保持穩定,停留5秒後,再慢慢吐氣向下,回復到原本的姿勢,可重複10次。若想進階,可將停留秒數增為10秒。
練習3:坐姿踏步
(圖片來源 / 葉懿德攝)
1.坐在椅子上,抬頭挺胸,不駝背。
2.雙腳左右踏步,雙手可搭配在身旁擺動,動作可重複10次。
練習4:站姿手扶下蹲
(圖片來源 / 葉懿德攝)
1.手扶桌、椅子,抬頭挺胸,看向前方不要低頭,雙腳打開略比肩寬。
2.下蹲動作分別往左右蹲,身體先微微前傾,先往右蹲,屁股往右後、往下坐,右膝也要隨著動作彎曲,要注意不要把重心壓在膝蓋上。
3.停留5秒,慢慢回復姿勢,接著再換左側。依個人能力重複5~10次。
另外像是扶著椅子作雙腳開合的動作,也可訓練反應和平衡感,對於預防跌倒有幫助。上述動作可以每天在家進行,一天進行至少一次,余羅平表示,動作應平順柔和,慢慢做才能正確運用肌肉,且做完後可以再走路,或是原地踏步,最後要記得補充100~200cc的水。
他也提醒,民眾只要做到微微出汗、暖身即可,若是做完運動後,痠痛超過2小時,就表示身體負荷太大,應將次數減半,待肌力鍛鍊上來後,再增加次數。若家屬能在旁陪伴,可和長輩一起作運動,增進長輩的積極度及參與度,並且協助留意安全。
延伸閱讀:
田希克 這個好
2021年06月28日15:41
Chun Te Chi (Derek) 第四個動作有點不太適合老年人,照片看起來身體的重心是放在膝蓋上面,對人的膝蓋不太好,建議應該是要把重心放在臀部,對膝蓋的壓力會比較小,也可以訓練到臀部以及大腿的肌肉。
2021年06月28日12:14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28日03:3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