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中興電(1513)短期因缺工展望承壓,長期獲利仍依循電力需求而增長。

優分析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02月18日05:30 • 產業研究部(JOE)-優分析

回顧,經濟部能源署,「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揭露112年供電情勢,規劃 113~122年長期用電需求與規劃建設藍圖,預估到119年用電成長約12〜13%,為因應AI產業帶動發展所增加之電力需求。從宏觀角度來觀察,2010-2020年電力成長約1.3%,2021-2030年成長約達2.8%。高速成長的背景,正式AI科技的用電需求預估從112年的24萬瓩增加至117年的224萬瓩,增加200萬瓩,成長約8倍。

進一步看到,台電114年預算書,觀察包含電力設備、水力發電工程、風力發電、燃氣機組,其預算數在2025年持續增加,年增幅約達15-17%。在電網韌性提升與再生能源併網需求增加下,重電族群仍持續受惠長期電力增長趨勢。但令人意外的是,中興電2025的展望,卻不增反減,法人一致調降2025的EPS,而2026年則維持過去的看法,問題點出現在哪 ?

根據優分析產業資料庫,點出2024年第四季,台電土建缺工導致工程統包與機電設備遞延,進而影響營收與毛利率表現,是短期內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土建人才,技術工與普通工都在缺

根據,內政部國土署2025年公布營造業經濟概況,揭示全台營建業正面臨5.3萬名勞工短缺的嚴峻挑戰,較前一年再增4,294人,其中基層勞工空缺高達3.98萬人,占整體人力缺口75.3%。儘管,先前開放移工政策,但整體來看,全台仍有95.3%的營造業者尚未雇用移工,難以有效彌補人力缺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人才有多缺 ? 從台電2025年招募薪資可見,自2025年甄試起工作訓練起薪從原約3.2萬元提升至約3.6萬元,薪資調升12.5%;電力技術人員如符合相關規定者,起薪可達近3.9萬元。

短線上來看,使中興電重電設備拉貨持續遞延,出貨不順加上工程占比拉升,使得毛利率的表現並不理想,但回過頭來說,這些需求並不會消失, 這也是為什麼法人未調降2026年的EPS的緣故。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從美國電力公司看台灣投資與電力發展

著眼2025年美國電力消耗預計將創下新高,電力公司紛紛提高資本支出,以升級電線和電網,以應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特別是來自數據中心等高耗能產業的需求。近期,美國電力公司DTE Energy(DTE-US) ,上調未來五年的資本支出計劃至300億美元,較先前計劃增加50億美元,以提升電網可靠性並推動清潔能源轉型,調升幅度達20%。

反觀台電電力相關預算增長,台灣自2019年企業數量與投資金額大幅增長,吸引了1592家企業,總投資額突破2.4兆元新台幣,這些方案專注於半導體、5G、人工智慧與綠能等領域,推動台灣產業升級與數位轉型,投資規模成長約15%至20%。

這些數字顯示,伴隨半導體及台廠在AI產業全球供應鏈下不斷提升,電力相關投資活動有望進一步加速,中興電於整體電網建置中, GIS設備產品具不可取代性,當後續缺工因素逐步緩解時,法人預期營收表現,2025下半年營收推升力道將會加大。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1-5年股價隱含獲利成長率

進一步用DCF進行觀察,中興電2024年法人預估EPS 8.23元,預設長年6-10年CAGR 3%條件,進行推估,以股價149.5元試算,1-5年股價隱含獲利成長率達9.82%。根據法人預估2024-2026年EPS CAGR為16.71%,短線上來看,2026年EPS成長相對值得期待。

長線觀察,成長動能要持續升溫,聚焦在海外市場及氫能技術,中興電積極開發日本市場,並計劃布局東南亞,預期中國廠區2025年營收可年增130%。氫能技術預期在2026-2030年爆發性成長,在氫能燃料電池的布局為未來成長動能之一。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