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韓國SEL教育權威專家:3招跟孩子溝通,讓親子關係更親密

三采文化
更新於 06月20日03:39 • 發布於 06月21日00:00

文/《SEL社會情緒學習,讓孩子成為人生贏家:做好自我管理、學習人際溝通、培養責任感》金昭娫著

編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孩子生活中可能碰到各種難題,可能是不會交朋友、容易負面思考,甚至是無法克制衝動等。如何讓孩子遇到問題肯面對、會思考、懂負責,面臨任何挑戰都不怕?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簡稱SEL)是最新的教育趨勢,以系統化的教育課程,指導孩子如何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並與他人形成良好關係,能對孩子的學業壓力和學習情緒產生良性的影響。

韓國SEL教育權威專家金昭娫在《SEL社會情緒學習,讓孩子成為人生贏家:做好自我管理、學習人際溝通、培養責任感》書中,結合在美國的資優生教學經驗,提供70種「親子溝通」的實用方法,讓家長可以在家陪孩子學習SEL。當孩子變得自信、主動、堅強又富有同理心,各方面的發展自然隨之升級!

連結親密牢固的親子關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孩子上小學前,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往往只是「吃好、睡好、玩得開心」。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父母的期望會越來越具體。即使原本對孩子的成績沒有太大野心,當聽到其他「過來人」父母的經驗談:「凡事都要先準備好,以後才不會那麼累」,通常也會感受到莫名的壓力。

以韓國為例,在熾熱的升學考試競爭之下,父母也很依賴學校以外的私教育。根據韓國勞動與所得追蹤調查(KLIPS)的結果,在首爾地區會讓孩子進行校外輔導的家庭比率接近73%,加上雙薪家庭逐年增加,「放學時間校門口停滿安親班接駁車」的現象成為生活日常。在這種情況下,親子面對面相處的時間有限,家長們會傾向能讓孩子「刻在腦中」的「目的性談話」。但要注意的是,這類型的談話反而會為親子關係帶來不好的影響。

對父母來說,有沒有按時寫作業、有沒有聽老師的話、有沒有乖乖吃維他命等問題,反映的是自己有沒有「照顧孩子」;但站在孩子的立場,這些問題很容易被當作是父母單方面的「指示」。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親子好不容易可以面對面交談的時間卻幾乎被這些制式問題填滿,使得安慰、愛與關懷的話越來越少,那麼父母會更無法了解孩子的內心。一旦這種模式持續下去,孩子就會得不到理解,而父母則是覺得一輩子都在為孩子犧牲奉獻,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互相埋怨的關係」。

方法① 每天都要簡短對話

很久以前,在某個網路社群中看到一位父親分享與兒子的故事。他表示兒子已經上國中了,身為父親的他才後悔自己從未對孩子說過一句溫暖的話,於是開始努力修復親子關係,但是不知不覺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卻未能敞開心房。或許是在那段與父母溝通不足的時間裡,已經讓彼此的心產生了距離。

當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自然而然隨時與孩子談天說地,如果覺得有負擔,建議可以從每天十到十五分鐘開始,在自行設定的時間裡,盡最大努力與孩子對話,先創造出「真正對話的時間」。這裡的對話並不是指教訓孩子或提出問題、給予指示,而是專心傾聽孩子想法、情緒,就算是沒有意義、天馬行空的內容也無妨。這是「雙方溝通」的時間,與其煩惱該對話的主題,不如先建立交談的時間,這就是關係轉換的起點。

在《管理你的每一天》(暫譯自Manage Your Day-to-Day)一書中,收錄了耶魯大學法律雜誌主編兼管理大師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的故事。她對於自己如何養成寫作習慣,表示:「我有時也會只寫短短十五分鐘,不過,我從沒有一天停過筆。」也就是每天固定頻率形成習慣,才能成為實踐決心的原動力。

二○一八年韓國知名兼職人力網站「兼職天堂」,針對十到十五歲的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52%的人在一天當中與家人對話的時間不到三十分鐘。

這份問卷並未設定對話內容或溝通方式,如果再將條件規範得精準一點,更能看出現代人與家人之間真正分享心情的時間明顯不足。另一個以小學生為對象的問卷調查中,針對「希望與父母對話時間多久?」這個問題,最多人回答「每天兩個小時」,這等於是大部分家庭投入對話時間的四倍以上。現在3C產品充斥,一家人即便在同一個空間裡,常常都是各自使用手機或電腦、平板度過個人時間,因此要創造真正的對話,就需要更有意識的努力。

為了建立家人之間真正的溝通,可以在每天設定的對話時間裡,規定每個人都必須把手機調成靜音。嘗試一些陌生和不便利的事,是改變的捷徑。若是習慣了不對話,那麼就不會意識到家人之間不溝通這件事是有問題的,想改變的意志也會越來越薄弱。仔細想想,就算有人找,也不至於等不了十到十五分鐘吧?但這短暫的時間,卻是改善的開始。沒有什麼比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更重要,我們或許都該重新審視人生的優先順序。

方法② 對話時搭配小道具

不是每個父母都具備與孩子好好對話的能力,或許有人原本就喜歡與人交談,但我相信更多人並不擅長觀察對方情緒、進行適當的對話。這樣的父母應該會很苦惱如何說些孩子能領悟的話;面對一直重複同樣話語的孩子,又該如何回應才好。

與孩子分享各種話題、交換想法,對增進閱讀理解力和思考能力有很好的效果,但對原本就不擅溝通的父母來說,會是很大的關卡。不過,若能努力刻意進行有意義的交談,久而久之就會發現彼此可以交流的對話素材。

針對難以與孩子打開對話之門的家長,我特別推薦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例如市售一些幫助增進親子互動的對話牌卡,像在韓國就推出「親子心靈對話卡」這類商品,不僅可以減輕尋找話題的負擔,還可以添加趣味;而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感覺和爸爸媽媽在同等位置交談,也就更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美國,為了建立同儕關係,學校會投入許多時間幫助學生進行「互相了解的提問」。從比較喜歡冰淇淋還是巧克力這種輕鬆的主題,到是否贊成流浪動物安樂死這類需要思考的嚴肅議題,對話素材非常廣泛。或許有人認為這些與課業無關,根本就是浪費時間,但是孩子對學校生活滿意度最關鍵的兩個要素,就是「與同儕的正向關係」和「歸屬感」,由此可知,溝通對話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彼此分享想法,不只可以進一步了解平時與自己可能沒什麼交集的朋友,也可以擴展孩子的思考範圍。如果孩子從小常常有機會分享想法,對於長大後面對他人不同觀點、不同想法的理解力,以及自我意識的養成,都會有幫助。尤其是常常與家人對話的孩子,會自然而然在對話的同時培養觀察力,不管在學校或其他地方都能很有自信地與人交流。

方法③ 寫字、畫圖也可以

父母不一定都很擅長對話,當然孩子也一樣,一定有不喜歡或不知道如何說出自己想法的孩子。通常聽到「親子溝通」,第一個想到的是父母與孩子坐下來面對面談話。但是整理想法需要時間,有些比較細膩的孩子還會擔心對方的反應,因此有時候比起用說的,選擇以文字或圖片表達也是不錯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尋找讓他感到舒適自在的溝通方式。

寫作或圖畫日記是社會情緒學習中表達心靈的代表性工具,特別是「日記」這個東西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敞開心扉的空間。相較於一般作文,老師不會特別挑剔日記的文句是否通順、內容是否合乎邏輯。比起擔任審閱文章通順與否並修改的「編輯」,老師更應該先當個忠實的「讀者」,看看孩子覺得「值得寫(畫)出來的故事」是什麼內容。因此,主題和形式不要太侷限,就讓孩子自由發揮。若孩子的寫作經驗不多,或是對開放性主題不知所措,則可以給予一點「粗略的架構」來引導。

美國的學校裡經常出現的日記主題,是「我最希望老師知道的事」和「感謝日記」,尤其是前者,幾乎一直都是許多班級必寫的經典主題,更常常延伸為「我最希望爸爸(媽媽)知道的事」。如題目所示,是讓孩子自由寫給特定對象的心聲,因此是以孩子為主體,讓他決定想分享的內容,減少寫作的負擔感。從今天的心情到最喜愛的藝人、漫畫等,可以從中了解孩子最近熱衷什麼、對什麼有興趣,日後還可以作為家人之間對話的素材。其他有趣的題目還有「對第一次見面的朋友自我介紹」、「想對十年後的自己說……」等,都可以用來發掘孩子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另一個經典主題是「感謝日記」。若說「我最希望老師(或父母)知道的事」可以讓孩子充分練習表達自我,那麼「感謝日記」就具備了培養孩子自尊的作用。每天運用一點短暫時間,思考並記錄值得感謝的事,不僅會讓日常生活的態度變得更積極,對於個性容易煩躁和負面情緒較多的孩子來說,也是一個觀察自己的機會。回想一天當中發生的事,練習將一些容易被輕忽的小事轉換成幸福,這個過程可以提高生活滿意度、減少抱怨和不滿。根據美國HeartMath研究所報告,三個月內每天寫感謝日記的小學生,比起以前未寫日記時,自我調節能力和身心平衡程度都提高了。美國加州大學針對鬱血性心衰竭患者進行的研究也顯示,越是能夠產生感謝情緒的患者,在睡眠品質和心臟功能方面都獲得較顯著的改善,憂鬱和發炎指數也減少了。另外,父母還可以視孩子的個性和寫作能力,一起進行「交換感謝日記」,相信可以為親子關係產生正面的影響。

延伸閱讀:交朋友讓孩子不安?2招教孩子分辨朋友、應對同儕壓力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