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整理
美國財政部於 1/10 宣布加強制裁俄羅斯石油生產與出口,包括天然氣工業石油(Gazprom Neft)、蘇爾古特油氣(Surgutneftegas)、 183 艘油輪、 2 間俄羅斯海事保險公司、數十間石油貿易商與油田服務提供者實施經濟制裁。
MM 研究員
美國財政部於 1/10 宣布加強制裁俄羅斯石油生產與出口,針對俄羅斯能源產業主要收入來源進行限制,包括天然氣工業石油(Gazprom Neft)、蘇爾古特油氣(Surgutneftegas)、 183 艘油輪、 2 間俄羅斯海事保險公司、數十間石油貿易商與油田服務提供者實施經濟制裁。
從財政部聲明稿來看,本次受制裁船隻涵蓋俄羅斯國有航運公司 Sovcomflot 擁有的 69 艘船隻(54 艘石油 / 成品油輪 + 4 艘液化天然氣油輪),Gazpromneft 子公司 Gazpromneft Marine Bunker 擁有的 10 艘船舶,以及俄國石油子公司 Rosnefteflot 旗下的 13 艘船舶,其他船隻則為專門規避國際制裁、非法走私石油用的「影子艦隊」。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船舶不僅運輸俄羅斯石油,也運輸受制裁的伊朗石油。
根據高盛、 JP Morgan 等機構預估,上述船隻合計經手約俄國四分之一的原油海運出口。而在消息公佈前,彭博數據顯示 1 月最新俄國石油海運出口量已滑落 300 萬桶,為近 16 個月最低,引發市場擔憂石油供應進一步減少,也帶動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站上 80 美元,創去年 8 月底以來新高。同步觀察原油期貨遠近月價差,逆價差(現貨價格 > 期貨價格)結構擴大至 -7 美元,單日變動創 2023 年 10 月以色列-哈馬斯衝突以來最高幅度,沙烏地阿拉伯也微幅調升 2 月銷往亞洲的官方銷售價格(最新溢價 +1.5 美元 vs 前值 0.9 美元),顯示油市買盤回籠。
對於俄國制裁對於油價後續影響,可分為短期與長期進行評估:
- 短期:拜登 / 民主黨趕在卸任前擴大對俄制裁,但 1/20 川普執政後可能力求俄烏和談,因此經濟制裁措施內容仍有調整的可能性 ; 此外,船舶追蹤數據機構 Kpler 評估,受制裁船隻的主要買家為中國(>50%)、印度,但是過往中印煉油廠未必遵從歐美國家制裁命令,因此俄國石油仍能透過削價達成出貨銷售,供給衝擊有限。
- 長期:OPEC+ 目前仍擁有超過 500 萬桶閒置產能,北美洲 /南美洲產油國等非 OPEC+ 經濟體也持續增產,EIA 預估 2025 年全球石油供給年增 +165 萬桶、超越需求增長(+129 萬桶),整體 2025 年 油市供需 仍偏向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