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過敏體質有很強的遺傳傾向,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疾病,孩子過敏的機率約為30%-50%;雙親都有過敏體質,機率高達50%-80%

媽媽寶寶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引起過敏症狀的原因我們稱之為「過敏原」,過敏原種類大致可分為兩大類:食物性過敏原和吸入性過敏原兩種。

食物性過敏原有牛奶、蛋、有殼海鮮、堅果、魚、花生等;吸入性過敏原有塵螨、灰塵、花粉、貓狗之類動物之皮毛、蟑螂等。過敏症狀包括局部皮膚出疹、蕁麻疹、鼻塞或是流鼻水、眼睛搔癢等病徵。必須了解個人會因何種物質引發過敏,進而避開這些過敏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過敏體質

過敏體質嬰兒可能面臨的成長問題

1.皮膚問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異位性皮膚炎

這是一種常見於過敏體質寶寶的慢性皮膚疾病,特徵為皮膚乾燥、發癢和紅疹。寶寶可能因反覆抓癢而導致皮膚破損、感染,甚至影響睡眠和情緒。

敏感皮膚

皮膚對外界刺激(如洗滌劑、衣物材質或溫度變化)反應敏感,容易出現刺激性紅疹或濕疹。

2.呼吸道問題

過敏性鼻炎

常見症狀包括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及眼睛癢,可能影響寶寶的睡眠和專注力。

氣喘

過敏體質的孩子更容易發展為氣喘,尤其在遇到塵蟎、花粉、霉菌或冷空氣等觸發因素時,可能出現咳嗽、喘鳴或呼吸困難。

3.消化道問題

食物過敏

過敏體質寶寶對某些食物(如蛋、奶、花生或海鮮)可能產生過敏反應,從輕微的腹瀉到嚴重的過敏性休克都有可能發生。這不僅影響營養攝取,還可能造成家長對飲食的過度擔憂。

腸胃敏感

有些寶寶可能因腸道菌群不平衡導致消化不良或反覆腹脹。

4.免疫系統問題

皮膚或呼吸道的慢性過敏反應可能削弱局部屏障功能,增加感染風險,如皮膚細菌感染或呼吸道病毒感染。

5.心理與行為影響

睡眠困難

由於皮膚癢、鼻塞或氣喘發作,過敏寶寶容易睡眠不足,可能影響大腦發育和情緒穩定。
焦慮與壓力

長期忍受過敏症狀或被限制活動(如不能養寵物或參加某些聚會),可能使孩子產生焦慮或自卑情緒。

6. 生長發育問題

食物過敏可能限制某些食物攝取,影響寶寶的營養均衡,進而影響體重和身高的正常增長。另外,氣喘或過敏症狀可能使寶寶避免參加運動,影響體能發展。

建議家長應該讓寶寶及早找出過敏原並進行規避,可有效減少症狀發作。透過兒科、過敏科、皮膚科和營養師的合作,為過敏寶寶提供全面的照護。同時也掌握過敏的預防與應對策略,減少不必要的擔憂和過度保護。

許多家長都知道,如果本身是過敏體質,那麼寶寶生下來成為過敏兒的機率也很高。這是為什麼呢?主要與遺傳因素及環境影響相關。

過敏體質

嬰兒過敏原因1.遺傳因素

過敏體質有很強的遺傳傾向。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疾病(例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或氣喘),孩子罹患過敏的風險約為30%-50%;如果雙親都有過敏體質,風險可高達50%-80%。

首先是基因影響,過敏相關的基因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導致身體對某些無害物質(如花粉、塵蟎、食物蛋白等)產生過度反應。另外是異位性疾病的連鎖性,如果父母的過敏表現為氣喘,孩子可能也有氣喘的風險,但也可能表現為其他過敏形式,如異位性皮膚炎或食物過敏。

嬰兒過敏原因2.免疫系統的遺傳特性

過敏的發生與身體內的免疫球蛋白E(IgE)有關,這是一種負責過敏反應的抗體。遺傳自父母的免疫特性可能導致寶寶對環境中的過敏原更敏感。

嬰兒過敏原因3.環境因素的共通性

即使基因扮演重要角色,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 父母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如室內塵蟎、寵物毛屑、吸菸等)也可能影響寶寶的過敏風險。
  • 如果父母在家中使用過度清潔產品或少接觸自然環境,可能導致寶寶的免疫系統發展不完善,增加過敏風險。

嬰兒過敏原因4.胎兒時期的影響

母親在懷孕期間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態也會影響胎兒的免疫系統發育。孕期缺乏某些營養素(如維生素D或Ω-3脂肪酸)可能增加孩子未來過敏的風險。如果吸菸或接觸污染物也會干擾胎兒免疫系統,導致過敏或氣喘的機率上升。

嬰兒過敏原因5.腸道菌群與分娩方式

腸道菌群的健康對免疫系統至關重要。母乳含有益生菌和免疫因子,對於減少過敏風險有幫助,但如果母親本身有過敏,某些過敏原可能也會通過母乳影響嬰兒。而剖腹產的嬰兒無法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有益菌,也可能導致腸道菌群發育不完全,增加過敏風險。

家族有過敏體質的父母,應特別注意寶寶的早期免疫系統支持,例如母乳餵養、適當接觸自然環境、補充益生菌及均衡飲食。如果寶寶出現過敏徵兆,應及早就醫進行檢查,避免情況惡化。儘管遺傳與環境都可能使孩子更容易過敏,但透過適當的預防措施,仍有機會減少過敏的發生率和嚴重性。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過敏體質的寶寶,如何和寵物「和平共處」?

台灣80%都是過敏兒!除了無法改變的遺傳因素,環境、飲食都是寶寶過敏的來源!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