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從烏克蘭情勢看台灣兵役制度 蘇紫雲:蘇紫雲:義務役至少要9到12個月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2年02月25日21:29 • 發布於 2022年02月25日21:30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我國後備軍人雖號稱兩百五十萬人,但不是疏於訓練、就是因軍事訓練役僅有四個月的役期而「訓練不足」。(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烏國在開戰前夕下達後備軍人動員令,開戰後更下達總動員令,也讓正在改革後備戰力的台灣做為借鏡。軍事學者蘇紫雲昨受訪表示,義務役最理想的役期至少在九至十二個月左右;國軍週末服役的「後備戰士」,現在只限於志願役退伍者,應適度放寬報名資格,讓有心報效國家、對軍事有熱情的軍事訓練役退伍民眾也能加入,訓練更多後備軍人戰技。

「後備戰士勿只限志願役退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針對烏俄戰爭對於台灣在兵役制度、後備戰力的啟示,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受訪指出,烏克蘭到俄軍要進攻前才召集後備軍人,之後才配發有意願抵抗的民眾武器,缺乏規劃,一般民眾不是拿到槍就能成為合格步槍兵。

王定宇:須編實30萬後備軍人

王定宇說,我國後備軍人雖號稱兩百五十萬人,但不是疏於訓練、就是因軍事訓練役僅有四個月的役期而「訓練不足」,後備軍人的訓練應注意質與量。我國是規劃在敵方第一擊時,要有卅萬的後備軍人加入「編實動員」,因此平時就要有卅萬的後備軍人是處於經過充分訓練的狀態,至於另外兩百多萬的後備軍人,則是建立分期輪訓制度。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蔡適應:後備動員要廣訓廣召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表示,烏克蘭是等到俄羅斯宣布攻擊才動員,準備不足,凸顯要有後備動員能量,才能達到有效後備動員的重要性;而後備動員要「廣訓廣召」,不要重複的人一直召訓,才能有更好的動員能力,也應該要增加後備部隊數量。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說,可以考慮擴大週末服役的「後備戰士」名額,因為現在後備戰士僅限志願役退伍者才能報名,軍事訓練役退伍的民眾即使對磨練軍事技能有興趣也「報國無門」,因此相關規定可以適度調整,讓對保家衛國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加入。

至於役期方面,蘇紫雲認為,義務役最理想的役期應是至少九至十二個月左右,若難以回復一年役期,保留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未必不可,但要落實教召制度。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43
  • ~Orlando~
    國軍文化腐敗,不整頓就只有特種部隊可以打仗,其他兵只會掃地而已 只會弄學弟,只會call小蜜蜂來越吃越肥
    2022年03月01日13:17
  • 泉(Chuan)
    呵呵,我國中同學職業軍退,領終身俸,體能比我差,不過他是文書職退伍的。
    2022年02月28日03:36
  • Allen
    保家衛國是興趣啊?我以為我們有817萬後備戰力?一個都別給我跑,幹
    2022年02月27日06:20
  • 世任
    對岸如要打來?第一先抓住主角不讓牠逃跑出去,第二再捉住配角全交換給對岸再談判,這樣台灣就避過烽火無情的戰爭了,你們說這樣是不是都對了!
    2022年02月26日18:48
  • 台灣的國防安全是靠黨嗎?民進黨不好難道國民黨就好?換成親共舔共的黨,應該不用怕敵國中國會打我們台灣吧,直接投降共產黨,以後下場就跟香港大陸的人民一樣,高喊共產黨就是神(經病),真的是沒用的咖笑
    2022年02月26日15:1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