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毅要上小一了,爸爸覺得要讓孩子在放學後,走去英文班上課;媽媽卻認為自己走會有危險,此外,小朋友年紀還小,應該要先好好玩耍才對,希望小毅在放學後,直接參加學校的社團;小毅的祖父母卻覺得都不要參與最好,中午下課後,接來爺爺奶奶家寫功課即可。
當家庭成員面對教養,想法不同調時,該怎麼辦?
每年暑假就是家庭大戰
上面的故事是許多家庭都會面臨到的衝突與困擾,就如同每年暑假總是有許多爸媽在營隊之間奔波接送,也有家庭苦於如何為即將上學的新鮮人安排接送、課後要上安親班與否等,這時,父母會需要很多的討論,關於選擇學校、接送方式與學習項目等等,都需要討論。
若是平時由家長長輩照顧,就更易引發隔代教養的衝突,因此,做好溝通更是重中之重。有些人能夠順利溝通解決,但有的家庭卻反而形成了困擾,這期就來談談,當家庭教養不一致時該如何處置?
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談,第一個部分是,大家怎麼想的?第二個概念則為,大家怎麼談的?也就是理解與溝通。
了解癥結點所在
一開始,想要來和讀者一起思考,夫妻之間的教養不一致是從何而來的呢?
首先,教養觀一定涉及了雙方的家庭背景,若是長大的過程,周遭給予了唯有讀書高的概念,就會進而讓人從小努力學習,等到長大了,自然對於學業成績會有一個既定印象,期待後代也得重視課業;有些人則是因為長期受到學習的逼迫,希望孩子不要被學業綑綁。
再來,家長對於自己的期待,或多或少都會投射到孩子身上,例如:從小沒有資源可學習才藝的家長,長大後有能力了,就希望能夠彌補這個遺憾,無意中把自身的期盼放到孩子身上。
因此,也會進而在教養觀上放大個人期許,但在意識上仍然覺得這是自己對孩子好的方式,難以區分究竟是爸爸媽媽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要。這部分常常是得靠大人自己覺察,或是等到和他人討論、溝通,才能夠發現。
教養不同步的溝通問題
另外,當夫妻之間對於孩子的教養不一致時,可能會發生什麼問題?事實上,在溝通中,我們很容易出現的概念就是,「我對你錯,你一定有一個地方沒有想清楚,所以,我要告訴你問題在哪裡,讓你變得和我一樣」,而當兩人都是用相同的方法進行時,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不愉快及爭吵。
當某一方抱持的教養觀是自由長大,另一個人的態度則是認為,應愈早開始學習愈好,即便初衷都是為了小孩的教育,但當採取的態度是要說服對方時就會讓溝通失焦,反而在互相爭論輸贏,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孩子身上。
態度決定成效
在溝通的過程中,易輕視對方的重視。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倘若採取自由長大的一方,告訴對方「這麼早學習沒有必要」,就等於是在否認另外一個人心中所重視的事,當他人感覺被否定時,就會感受到不被尊重,更是增加了討論上的困難。
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了解一個觀點,「即使我不認同對方的想法,但是我尊重他所在意的點」,用這樣的心態與另一半溝通,相對能夠在尊重與對等的狀態之下進行討論。
先當夫妻.再來才是父母
第三個部分是,無論夫妻雙方的想法是否一致,我們都別忘了,當爸爸媽媽之前,需要先當伴侶。也許兩人都為了孩子著想,但在溝通的過程,是否能夠停下來感受一下,身為彼此伴侶的感受?
也許先生並不認同太太的教養觀,但是可以感覺得出來她很盡力為孩子好;覺得先生不夠積極,但是知道他想要讓每個人減輕育兒的負擔。當彼此能夠看進對方的心理,才是在溝通過程中很重要的柔軟因素,而不是一直針對問題上爭辯與防衛。當父母之前,都得先當好伴侶,看見對方,才能說出值得被看見與體恤的地方。
以上就是分享有關於教養觀的溝通方式,其實也適用於伴侶的其他議題,祝福每一對夫妻都可在溝通的過程中互相理解,並且找到適合的方法,不讓彼此的差異拉遠了關係的距離。
曾心怡心理師
從台大醫院到社區,從女人走到母親。看過上千個用人心寫的不易與韌性。期待透過心理學學讓人們活得精彩,讓女性能夠在各種角色中美麗且無懼。
延伸閱讀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喜迎3寶!揭密夫妻倆育兒秘訣,女兒竟3歲開始學寫程式?
.婆媳育兒觀念大不同!台灣好媳婦李佩甄:不用硬碰硬.摸索婆婆的隱藏話語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天佑 寶貝,穿個好衣服。也好入眠。情緒會更好!
點擊開啟shopee.tw/ka2zdco_o9
進來看看。
08月11日06:5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