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連續39年居十大死因榜首 惡性腫瘤害台灣人平均減壽4.02歲

風傳媒
更新於 2021年10月24日01:26 • 發布於 2021年10月24日00:20 • 鍾秉哲
內政部23日公布「109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惡性腫瘤連續39年居於國人10大死因首位。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

內政部23日公布「109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惡性腫瘤的死亡人數連續39年居於國人十大死因首位,且近4年來,其死亡人數占全體死亡人數的比率逐年攀升。報告指出,若排除惡性腫瘤,2020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5.34歲,較一般平均壽命81.32歲增加4.02歲,惡性腫瘤明顯影響民眾平均壽命。

內政部說明,為了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特別運用衛生福利部統計的2020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各特定死因除外的國人平均壽命,並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比較其差距,兩者間壽命差距愈大,代表該類死因減損壽命愈嚴重,對於國人平均壽命影響越明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惡性腫瘤居國人死因之首蟬聯近40年

內政部指出,居十大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已連續39年居國人死因首位,109年死亡人數為5萬161人,且近4年來,其死亡人數占全體死亡人數的比率也在逐年攀升,皆在2成7以上。

根據「109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編算結果,若排除10大死因之首的惡性腫瘤,109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5.34歲,較一般平均壽命81.32歲增加4.02歲,影響最大;若排除居死因第2位的心臟疾病,平均壽命將增加1.61歲;而排除居死因第3位的肺炎,平均壽命可增加1.06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肺炎為第3大死因 死亡人數、占比7年來首降

編算結果發現,排除特定死因為惡性腫瘤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近4年來呈緩增現象,值得重視。而肺炎為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死亡人數及其占全體死亡人數比率自2014年來首次呈現減少。經統計,排除死因為肺炎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由2019年1.13歲略減為2020年1.06歲。(推薦閱讀:罷免案攻防大事紀》投票前被爆黑歷史 陳柏惟苦行力挽狂瀾仍被「刪Q」

內政部進一步說明,從性別觀察,各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男性高於女性的死因,包括惡性腫瘤、肺炎、腦血管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而女性高於男性者,則包括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顯示各類死因對兩性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 ☞ 加入風傳媒line好友,每日提供給您最重要新聞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
  • 民祥
    化療這麼昂貴,弱勢選擇早逝,基礎治療後改自費,放棄治療是對遺眷最大經濟效益,後事也是一大支出,可悲
    2021年10月24日11:57
  • Jie
    空污!空污!空污!!!!!!!!
    2021年10月24日08:42
  • 黃鈺成
    而害民眾得到腫瘤的正是這個怠惰無能的正腐!
    2021年10月24日08:3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