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淡海櫛水母(Mnemiopsis leidyi)的梳狀水母(櫛水母),在受傷後可以迅速融合成一個單一實體,部分生理功能還能彼此整合。這項發現為我們了解再生和融合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
在研究過程中,約庫拉(Kei Jokura)博士及其同事在實驗室中維持了一群淡海櫛水母,並注意到有一個個體異常地大,擁有兩個末端和兩個感官結構(頂器),這與典型個體有顯著差異。他們推測,這個異常的大個體可能是由兩隻受傷的淡海櫛水母融合而成。
為了驗證這一猜測,研究團隊移除了其他個體的部分葉狀結構,並將牠們成對放置在一起。結果顯示,在10次實驗中,有9次成功地讓這些受傷的個體融合成了一體,並存活了至少三週。
進一步研究顯示,僅在一個夜晚過後,兩個原本的個體就無縫地融合在一起,表面看不出任何分隔痕跡。當研究人員用手戳其中一側的葉片時,整個融合的身體都出現了明顯的驚跳反應,這表明牠們的神經系統也完全融合了。
「我們驚訝地發現,對融合後淡海櫛水母的一側進行機械刺激,會導致另一側同步的肌肉收縮反應,」約庫拉博士表示。更詳細的觀察顯示,在融合的第一個小時內,淡海櫛水母的運動是自發的,而隨後兩個葉片的收縮時間開始逐漸同步。僅僅兩個小時後,95%的融合個體的肌肉收縮完全達到同步。
食物顆粒通過融合通道,最終由兩個肛門排出
研究人員還仔細觀察了消化系統,發現融合後的淡海櫛水母也擁有連通的消化道。當其中一個口攝入帶有螢光標記的鹹水蝦時,食物顆粒通過融合的通道,最終由兩個肛門排出廢物,儘管不是同時進行。
「兩個個體融合成一體作為一種生存策略的意義仍不清楚,」作者指出。「未來的研究將有助於填補這方面的知識空白,並可能對再生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同種辨識機制與免疫系統有關,而神經系統的融合則與再生研究緊密相連。解開這種融合背後的分子機制,將有助於推動這些重要的研究領域。」
這項研究發表於今日的《當代生物學》期刊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 Jokura et al(CC BY 4.0)
圖片來源:Mariana Rodriguez-Santiago(CC BY 4.0)
參考論文:
Rapid physiological integration of fused ctenophoresCurrent Biology
楦 都融到一起了,不是「相濡以沫」。
何況後面還有一句:「不如相忘於江湖。」
10月09日10:17
阿樹 好歹說同病相連還比較恰當 相濡以沫是這樣用的?
10月09日10:14
YiShan Chen 一命雙生,祢我別無二致,一強一弱,同生共死,相依相伴
10月09日09:38
fangyi 國語老師在哭泣
10月10日03:24
黃銅 記者也跟水母融合了嗎?
10月13日15:3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