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不是吃藥!降血壓最有效方法 美教授: 這招不花錢又沒副作用

健康2.0
更新於 23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眾所皆知高血壓有害健康。那麼治療高血壓最有效,又沒副作用的方法是什麼?是減鹽、戒糖,或是服用降壓藥?

美國1億人有高血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974年間,美國有5300萬人有高血壓,而這個數字到現在已經翻倍,達到1億人。在1988~2017年,接受高血壓治療的患者比例從7%增加到31%。儘管美國心臟協會最近的確把收縮壓標準從130降到125,但這並不只是因為診斷標準改變。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內分泌科之小兒科榮譽教授羅伯.魯斯提指出,50年前,所謂高血壓的數字,曾是以患者的年齡加上100,因此40歲的高血壓標準是收縮壓140毫米汞柱。但到了1980年代,隨著降血壓藥湧入市場,這數字也降到130,而大型製藥公司還在倡議要更多人服藥。如今,高血壓已經成為全球首要死亡風險因子,血壓每升高5毫米汞柱,死亡風險就會升高10%。

小心高血壓藥副作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只要用藥,血壓都能降下來,但首先要面對的是副作用。」羅伯.魯斯提表示,服用高血壓藥有副作用,患者可能會有虛弱、頭暈休克、肌肉痙攣、嘔吐或電解質失衡的情況;一般來說,用降血壓藥是正確的,但仍有1~2%的死亡風險。

比如說,用藥可能讓年長者暈眩摔斷骨頭,而跌倒是老年人受傷甚至死亡的主因,治病治出人命來,可就不美了,老年人用藥讓血壓降到低於130,死亡率就會開始上升。

重要的到底是血壓高低,還是血壓異常可能帶來的問題?在美國,大部分輕度高血壓(收縮壓140~160、舒張壓90~110)都是以藥物治療。然而,就心血管疾病、中風和死亡率而言,降血壓對輕度高血壓患者沒什麼特別幫助,改變檢驗數字並不能實質改善健康。

鹽是高血壓的禍源?

為什麼「現代」有這麼多人有高血壓?為什麼高血壓盛行率節節攀升?真的有必要服用降血壓藥嗎?紀錄顯示英國在2006~2012年,單以限制加工食品鹽含量這樣簡單的政策,就讓中風發生率減少了40%。

羅伯.魯斯提說明,這個策略之所以奏效,是因為政府認識到主要問題出在加工食品,懂得治本而不只是治標,減少鹽分不花半毛,相形之下2006年高血壓患者藥費,卻超過33億美元。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建議每人每日鹽分攝取上限為2.3克、高血壓患者則為1.5克。羅伯.魯斯提說,儘管有這樣的建議,但目前美國人每日鹽分攝入中位數為6.9克,是人體實際所需的3倍;話又說回來,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那時的人每天會攝取超過15克的鹽,「在沒有冷藏設施的年代,肉品、漁獲需要用鹽醃製以免污染腐敗,春暖時分醃魚醃肉,冬天才有東西可以吃」。

為什麼那時天天吃15克鹽,並沒有帶來超高的中風率呢?羅伯.魯斯提說,因為腎臟會排出多餘的鈉。不過,有件事會抑制腎臟排鈉,那就是胰島素阻抗,即使鈉攝入量相對較低;但胰島素濃度過高,血壓仍會上升,「許多人都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這些人的確需要減少鹽分攝取,但這不只是鹽分的問題,還有加工食品問題」。

拒絕加工食品 高血壓降下來

什麼飲食方式可以更快速的控制血壓?羅伯.魯斯提建議,試試限糖,糖也會造成脂肪堆積在肝臟、胰島素阻抗和血管舒張壓升高,只要患者本身沒有腎臟疾病,限糖就能很快把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降下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其實是拒絕加工食品,就能同時減糖、減鹽。

◎ 本文摘自/《代謝:破解加工食品、營養和現代醫藥的偽裝和謊言》羅伯.魯斯提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血壓正常值是多少?血壓標準和高低血壓範圍一次看

早晨起床口苦、口臭?醫師提醒1慢性病的徵兆就是口氣差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5
  • 蔡岳宏
    高血壓可以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其中有 90-95% 為原發性高血壓,意即肇因於生活型態或遺傳因素。 個人有高血壓但沒有不適的症狀,目前在家量血壓皆在130~140之間,但到醫院裡量時又比家量還高一點 疾病、癌症其實並不可怕,多注意症狀;早日做篩檢,就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怕患者的忽視拖延及輕信偏方而延誤病情,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3小時前
  • 利歐
    廢文
    2小時前
  • 小蝦米
    我緊張焦慮和久未進食時或吃到含酒料理和高鹽食物就會血壓升高到150,正常時是120。但是,我從不吃降血壓的藥物。我會聽音樂放鬆緊張的情緒,趕快補充營養讓血糖正常血壓也會正常,我不吃含酒和辛辣醬料的料理。同時,每天多喝水及適量吃含維他命C的蔬果,睡眠也要充足。
    2小時前
  • 💫Jackie-容華💫
    加工食品不是罪,有罪的是你不多喝水,因為水可以加速代謝!
    2小時前
  • 宗樺
    統一收起來~ 哈哈哈
    3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