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閱讀隨身聽S11EP2》在海一方書店主理人羅秀芸/900公里的聖雅各朝聖之路 ft.《洄游,成為海》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10月10日16:49 • 發布於 10月03日08:00

2020年疫情初起時,羅秀芸(娃娃)以9個月的時間,在蘭嶼親手打造了當地第一家獨立書店「在海一方」。兩年後的秋天,她啟程前往歐洲,踏上「聖雅各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用37天步行了900公里,完成這趟旅程。今(2024)年8月,她將這段旅程的日記整理出版成書。為什麼她會選擇在蘭嶼開書店?又為何踏上朝聖之路?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精華摘要】

➤種在心裡的徒步旅行

主持人:你是怎麼知道西班牙朝聖之路的?為何會對它感興趣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羅秀芸:2016年有一部德國電影《我出去一下》,主角是喜劇主持人,因為生病被醫生要求說:你得要休息一段時間,不要再工作了。朋友告訴他有這麽一條路,他很好奇,就出發去走,上路之後有許多奇遇。那時候我看完覺得很有趣,居然有這樣的一條路,還是用徒步的方式。後來也陸續讀到其他走朝聖之路的書,還有《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講的是美國太平洋屋脊,也是徒步旅行。然後徒步旅行就在我心裡面種下了一個種子,覺得有一天我也要這樣子去走。

➤在天涯海角開書店

主持人:講到開書店,或許很多人都動過這樣的念頭,有些人也實際去做了。但是你為什麼會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開書店呢?

羅秀芸:我覺得是滿特別的際遇。最初只是想離開台北——我住過南部、中部、台北,只有東海岸沒有來過。剛好當時蘭嶼有個工作機會,就想來這裡工作,換個環境。

想要開書店是後來慢慢萌生的念頭。有一次跟朋友聊到,蘭嶼還沒有書店,朋友鼓勵我不妨試試看。後來很幸運的有一塊空地可以承租,我當時想了想,好像沒有什麼不可以,就租了這塊地,著手蓋這家書店。彷彿一切都是宇宙安排的,沒有自己刻意去選擇。

➤是書店,也是樹洞

主持人:你在蘭嶼的工作是什麼?作為一個遊客去蘭嶼旅遊,跟在那裡生活、工作,有什麼不同呢?

羅秀芸:開書店之前的工作是企劃以及兼任地方記者,那時候做的許多事情,是類似協助保存或延續傳統文化等。

當時我觀察到,蘭嶼雖然有鄉立圖書館,地方團體也有設立圖書館,可是關於蘭嶼的傳統文化方面,我覺得在紙本書的典藏做得還不夠,所以我想如果有家書店的話,或許可以保存一部分的文獻資料,讓有需要的人來到這裡,或者當地的居民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去查找翻閱。

主持人:所以書店是比較針對在地人還是外來的觀光客呢?

羅秀芸:一開始是很希望做到在地的閱讀推廣,但也知道居民還比較沒有建立閱讀習慣,這裡有閱讀習慣的年齡可能介於40歲到60歲之間,是比較年長的一輩。他們私下會交流分享,冬天旅遊淡季時也常常會來書店走走。夏天來的還是旅客,或是在這裡打工換宿的小幫手居多。

但我也漸漸發現,來到書店的大部分居民,可能過去不知道什麼是獨立書店,也不一定有閱讀習慣。他只是有點空檔時間、或是有點無聊,需要找個地方靜靜的坐著而來到書店,這裡變成有點像樹洞的地方。之後他們可能會跟我分享說,走進這家書店後獲得什麼,也開始會看書。

座落在林間海濱的獨立書店在海一方。(在海一方書店提供)

➤換我出去一下,尋找自身內在的恐懼

主持人:你是在2022年的秋天去(走朝聖之路),是因為當時有疫情,觀光客比較少,也即將進入秋冬淡季,所以安排這趟徒步旅行嗎?

羅秀芸:我打算離開的時候還在夏季,可是就是那一年,我覺得自己非得出去走走不可。

這8年來我換了工作、到了蘭嶼,然後開了一家書店。可能因為在這裏是很接地氣的生活,也直接面對生存的考驗。我慢慢體會到人跟土地的關係,也在山海映照的過程中終於看見自己,更能理解自己的渴望或需求。

我想要從現有的生活中拉開距離,確認過去追尋自己的過程中是不是有漏掉什麽?為什麽我一直覺得還有不足?我內在的恐懼是什麽?

當時我最要好的朋友說,他一直很好奇我在蘭嶼生活究竟是什麽樣子,我就邀約他來蘭嶼住,願意的話也可以幫我照顧書店。我們就做了一場交換,他從台北來到這裡生活跟開店,然後換我出去一下。

➤慢慢走,總是會走到

主持人:怎麽去準備這趟旅行的呢?

羅秀芸:那時候有加入網路的朝聖之路社團,主要是看大家出發前會怎麼做,怎麼準備衣服鞋子背包食物、打包行李。

本來有擬了一個步行練習計劃,每天至少走10或20公里,讓自己習慣走路。可是那年實在太忙,我根本沒有練習。在我茫然地想說快要出發了,我都沒有練習,該怎麼辦的時候,就遇見第一個天使。他是當時來蘭嶼的志工,正好前一年剛走完朝聖之路,我趕快追問他事前做了什麼樣的準備。

他說他平常有在健行或登山,不巧在出發前一個禮拜腳扭傷了,還是照樣上路。可能讓自己一天只走7到10公里就好,慢慢地散步,總是會走到。這句「總是會走到」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慢慢走也是一種方法,所以我就把機票延期,本來計劃30天完成旅程,決定改為50天,這樣我就不會那麽有壓力。把時間拉長之後,馬上轉換了心態,覺得不要去預設每天一定要戰鬥般地完成計畫,可以上路之後慢慢去感受。

聖雅各朝聖之路上的旅人。(圖源)

➤路就在那裡,往前走就是

主持人:對於沒有走過的人,一聽到要走800、900公里可能會覺得很驚嚇。可是你真的走上去 ,每天一步步走,就會覺得這個數字好像沒那麽可怕。

羅秀芸:對,而且路就在那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我那時候害怕找不到住宿,後來聽旅人分享說,大不了就是睡在環境比較差的庇護所,或是睡路邊公園吧。之前有聽說西班牙治安不好,但可能是朝聖之路的關係,路上的人相對單純跟和善。

主持人:你準備了哪些東西,背包有多重呢?

羅秀芸:我出門的時候是夏季,當時帶40L登山背包,衣服類選擇瑜伽褲跟短袖,但一些保暖衣物也盡可能都帶上。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睡袋,庇護所只會提供簡單的防塵套,如果沒有睡袋的話,夜裡會著涼,也沒辦法睡得很舒適。

朝聖之路社團建議行李重量最好在體重的1/5到1/10之間。我大概介於這兩者之間,背包裡放了衣物、睡袋、盥洗用品等大概7公斤,再加上水和水果,大概8~9公斤。偶爾貪嘴想要煮飯,買了白米用不完就背著走。

換洗衣服我就是身上穿一套,背包裡一套。每天我到庇護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澡、洗衣服、晾乾衣服與頭髮。夏季的日照時間很長、西班牙很乾燥,通常都是可以把衣服晾乾的。

沿路可見的黃色指標,與意象來自扇貝殼的聖雅各之路標誌。(圖源:在海一方粉專)

➤書寫旅途痕跡

主持人:在路上怎麼寫日記的?都記下哪些事情呢?

羅秀芸:我用手寫。帶了兩本簡單的小筆記本,每天每天寫,一天大概寫個兩、三小時。

路途很長,總共900公里,可能會走40天,我想可能走到目的地的時候,已經忘記第一天發生哪些事;或者路途上可能有些細節我很想要記住,所以我決定用寫日記的方式一一把它們記錄下來。

我寫下包括「今天吃了什麼」這類很破碎的小細節。走著、走著,我覺得這些文字也都好珍貴!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走上一段漫長的旅行,也沒有這樣天天寫日記,逐一去記錄當天的身體感受或變化,半途走了400、500公里的時候,我就決定要把這些東西整理下來出版成書。

➤擊碎自我的玻璃罩,重新平衡

主持人:這種旅行的辛苦程度很不一般,但是它帶來的深刻程度,我覺得也不一樣。走過這條路之後,對於你有帶來什麽不一樣嗎?

羅秀芸:我出發前對於生活有太多的不確定跟憂慮,也缺乏自信。在路途中察覺到,自己是在這些不確定跟憂慮之間,建構出一個很大的玻璃罩。我在路途的善意和交流當中,開始試著把玻璃罩擊碎。我明白了如果沒有這個玻璃罩,還是可以知道怎麽去維持距離或保護自己,找到讓自己舒服的生活形態,而不是永遠的封閉自己。

也是在走了很長的路之後,我才察覺,哇!我真的很棒了!走了這麽多的路,包括眼前的朝聖之路、我的書店,或是從小到大的很多際遇。可能過去身處在其中,只會往前看山有多高,要爬多遠,覺得很多事情都難以企及,難以達到自己追求的高度。我忘記要回頭去理解,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長的路了,去理解自己累積的努力。

在這個長路過程中察覺到,真的不用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做好自己想要做的角色。有時候可能太過於置身其中,忘了自己的需求,那就試著去拉開距離,當個旁觀者,去平衡內外在。

➤如星光的指引

主持人:將旅途日記出版成書的時候,跟編輯有哪些討論呢?

羅秀芸:起初編輯先用讀者的角度閱讀,跟我分享想要再多看到什麼。比如這段文字你的悲傷來由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折?他希望我多寫一點、清楚一點,而不是用幽微、含蓄的描述遮眼過去。我就讓自己再感受一次,把當時路途中只存在腦海的murmur也寫出來,穿插在日記當中。

我覺得編輯給我最棒的提醒是:一個動人的作品,作者本身是藏不住的。這讓我發現,不僅是人際處理,我連寫書都躲在玻璃罩裡頭,可能只有認識我的人才看得懂,但出書是要走出去,面對廣大的陌生讀者。

《洄游,成為海:寫給生命的朝聖日記》書封上也有如同聖雅各之路標誌的貝殼狀光束

所以寫書的過程,我又重新梳理每一天的日記,把我的視角切換成對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說話。我想讓他認識怎麼樣的我?我想讓他如何理解這路途中遇到的事件、人甚至蘭嶼的這家書店?

編輯從讀者角度切換到編者角度,給了我很多支持與幫助。在我茫然的時候給出一道如同光的提點,讓我順著光走到下一個段落。

主持人:講到光,光也是聖雅各之路的象徵之一。傳說耶穌有12個門徒,其中大雅各被斬首之後,傳說屍體被人用小船穿過了整個地中海,最後到西班牙西北角,將遺體埋在這裡。

過了數百年之後,一個法國主教在星光指引下發現了這個耶穌門徒的埋骨之處,於是很多人前往去朝聖,這條朝聖之路已經有千年歷史了。●

閱讀通信 vol.302》愛黏媽媽的幼鷹算不算是一種媽寶小鷹?

閱讀隨身聽,聆聽導引:

線上聆聽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定期贊助

  • 單筆贊助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2024-10-03 16:00 閱讀隨身聽, 羅秀芸, 洄游成為海, 朝聖之路, 在海一方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