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以下簡稱聯合國氣候峰會)僅剩下不到2個月,各國致力提高氣候融資目標。英國已宣告擬建立「全球潔淨能源聯盟」(Global Clean Power Alliance),以加速全球能源轉型、促進全球安全與繁榮,同時聚焦驅動國際投資和金融活動,以協助更多國家加速轉型、使用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電力系統。聯盟並將採取措施促進潔淨能源所需的關鍵材料供應。
為地球環境和氣候變遷考量,大幅增加對潔淨能源的投資至關重要。但能源轉型比單純使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要複雜得多,包括市場、氣候模型和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都會為能源轉型帶來挑戰,但儘管如此,在實現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也將創造許多具發展潛力的投資機會。
所謂的能源轉型,是指全球從高排放二氧化碳的傳統能源,逐步轉向低排放或零排放能源,而推動能源轉型對於緩解氣候變化和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非常重要。
儘管許多國家都已做出氣候承諾,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仍在去年達到歷史新高。隨著氣溫持續攀升,全球也剛經歷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季。
能源轉型和氣候轉型通常被視為相同的議題,但實際上,氣候轉型問題的影響範圍是更為廣泛的。安聯投信將氣候轉型定義為:限制未來全球氣溫上升的所需條件,以及氣溫每增加0.1°C所帶來的環境和社會風險,而能源轉型則是因應氣候轉型所需要的6個關鍵要素之一。
全球能源轉型過程
仍面臨資金、政策等挑戰
但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究竟會有哪些投資機會,又會帶來哪些風險?
首先從能源轉型投資不足方面談起。雖然,從2022年到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了50%,新增裝置容量超過500GW,主要由太陽能光電(PV)驅動,這代表上一屆聯合國氣候峰會中決議的2030年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2倍的目標仍有望實現。且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增加17%至創紀錄的1兆8,000億美元(詳見圖1)。
儘管投資及產能顯著成長,但可再生能源占比仍然很低,例如目前全球只有5%的能源來自風能和太陽能,而煤炭的使用量則處於創紀錄的高水準。且儘管2023年儲能投資增長77%,但仍僅占總支出的2%。此外,雖然目前每年增加的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新增裝置容量預計將有助於滿足未來3年的全球電力需求增長,但仍不足以有效地解決從高排放能源的過渡問題。
我們認為,能源轉型若要持續推展,關鍵的再生能源發展就須得到相對應的服務和基礎設施的支援。到2030年代初,能源轉型的年度投資需要從全球GDP的2%增加到4%,也就是金額要拉高到4兆5,000億美元才能達到能源轉型目標。
能源轉型所面臨到的另一大挑戰,就是缺乏投資政策的一致性,尤其是現階段處在經濟和政治上的不確定時期,今年不但是激烈的選舉年,各國政策風向的不確定性,凸顯對減排政策態度不明與對氣候目標分歧;監管制度的不一致,也可能造成各類重大基礎建設或綠色政策推動上的阻力。因此,該如何平衡能源轉型的「三難困境」,也就是提供安全、可負擔和可持續性的能源,成為關注焦點。
首先,在能源安全挑戰部分,地緣政治事件降低氣候問題在政府議程上的優先性。今年60多個國家或區域的選舉加劇了這一趨勢,這可能會對氣候監管、政策和投資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政治對氣候的影響是巨大的,從認識氣候變化的緊迫性到建立因應氣候變遷的適應與緩解框架。
在能源負擔方面也有挑戰。通膨壓力持續存在,造成再生能源投資和使用的壓力,但各國政府可能在財政和稅收政策支持創新的氣候解決方案。
此外,如何維持能源可持續性,並且在傳統領域之外尋求其他發展機會也是不可忽視的議題。所以,如何強化整合以重新關注能源目標,對於形塑未來十餘年可能的氣候情境至關重要。
至於如何搭上能源轉型、有效投資能源?
機會1》氣候轉型相關的融資標的
能源轉型所需的大量投資需要投資者的支持,包括一般投資人、機構和政府投資者。這也意味著同時使用傳統和創新的融資結構,包括相關基金、ETF、創投、企業與政府發行與氣候目標相關的債券等。
機會2》擴大再生能源的投資範圍
從2015年以來能源轉型投資的演變情況來看,對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資相對穩定增加,同期間對能源調適關鍵領域的投資有加速態勢,例如潔淨航運。
除此之外,若想參與能源轉型,亦可擴大投資包括開發大型、智慧化和重新調整用途的基礎設施網路、擴大電氣化、實施碳捕獲解決方案以及推進運輸能源技術。
機會3》再生能源基礎設施
過去幾年已經凸顯低排放能源對於外部因素的脆弱性。成本上升、供應鏈問題,甚至氣候變化都暴露部分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全球能源結構要實現平穩和有韌性的轉型,投資者可以在降低這些風險方面發揮作用,例如更加強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的投資,提高效能降低受到外部風險因素的威脅。
小檔案_陳浩誠
學歷: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財政系學士
經歷: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產品投資諮詢部主管、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組主管
現職:安聯投信產品投資諮詢部副總裁
延伸閱讀
▶士電擴大布局再生能源,3年內短期目標,提高綠能營收占比達30%
▶「氣候變遷」衝擊比想像中更嚴峻?調查:逾4成民眾高估台灣再生能源供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