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這個冬季常客,對大多數人而言可能只是幾天小病,但對某些高危險群來說,卻可能引發致命的「免疫風暴」。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這些高危險群包括基因特性特別的人、老年人、身體有慢性疾病的人,以及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孩子。
免疫風暴 細胞因子釋放過多引發內亂
當流感病毒入侵身體,免疫系統就會啟動防禦機制,釋放大量的細胞因子對抗病毒。然而,在高危險群中,這個系統可能失控。張家銘醫師指出,有些人的免疫系統反應過度,細胞因子釋放得太多,反而引發了嚴重的「內亂」。免疫細胞不僅攻擊病毒,還誤傷健康的細胞和組織,特別是肺部,這就是細胞因子風暴。
免疫失控導致急性呼吸窘迫 血栓阻塞危及生命
這場風暴不僅可能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還可能引發全身炎症和多重器官衰竭。更糟的是,免疫風暴還可能引發凝血功能異常,導致血液形成小血栓。張家銘提醒,這些血栓可能阻塞重要的血管,進而引發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心血管、腦血管問題,讓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基因特性、老年、慢性病、孩童 高危險群須提高警覺
並非每個人都會因流感引發免疫風暴,但某些人群的風險顯然更高。張家銘表示,攜帶特定基因變異的人,如干擾素相關基因(IFNAR1、IRF7)或炎症小體相關基因(NLRP3)的變異,可能放大免疫反應,讓細胞因子釋放過度。此外,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因老化變得遲鈍,更容易引發過度的炎症反應和血栓問題;慢性病患者的身體狀況也讓免疫系統處於不穩定狀態;而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對病毒的反應往往過於激烈,特別容易陷入細胞因子風暴。
流感病毒狡猾侵襲 免疫系統分兩階段應戰
流感病毒非常狡猾,它會利用血球凝集素(HA)和神經胺酸酶(NA)侵入呼吸道細胞,迅速複製並感染周圍組織。張家銘解釋,免疫系統啟動後,先由巨噬細胞和上皮細胞發動第一波攻勢,釋放干擾素和腫瘤壞死因子,試圖抑制病毒擴散。接下來,T細胞等適應性免疫細胞加入戰場,釋放更多促炎細胞因子。如果這些反應失控,細胞因子的過度釋放會直接導致肺部發炎、血管滲漏和微血栓形成,進一步引發心臟或腦部血管阻塞,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疫苗接種、均衡飲食 提前預防免疫風暴侵襲
對於高危險群,提前預防是最重要的防線。張家銘強調,流感疫苗不僅能降低感染的機率,還能有效減少重症的風險。特別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孩子,應該定期接種疫苗,為自己的健康建立屏障。此外,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抗氧化劑,也能幫助減少炎症反應。
益生菌強化腸道免疫力 睡眠運動助提升抵抗力
除了傳統的疫苗和藥物治療,張家銘也建議透過功能醫學的方法,幫助提升整體健康、優化免疫系統功能。例如,補充益生菌或增加發酵食品攝取,能提升腸道菌群平衡,強化整體免疫力;避免高糖、高加工食品,多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能有效抑制過度的炎症反應;每天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促進免疫細胞的循環;而充足的高質量睡眠,更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
維生素D、鋅、NAC 特定營養素補充提高免疫力
張家銘也提到幾種特定營養素的重要性。維生素D濃度低的人更容易感染流感,每天適度曬太陽或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力。鋅對抗病毒感染非常重要,建議從食物中攝取,或在流感季節適量補充。而NAC(N-乙醯半胱氨酸)這種抗氧化劑,可以減少肺部炎症,幫助預防流感引發的併發症。
精準引導免疫系統 遠離致命風險
流感對於高危險群而言,有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張家銘再次提醒,基因特性、年齡、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統未成熟,這些因素都會讓流感的風險大幅增加。如果屬於高危險群,或者基因檢測顯示有相關風險,及早採取措施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式。免疫系統需要精準的引導,而不是無差別的「全面火力」。理解基因與免疫反應的平衡,將幫助大家更好地應對流感病毒,遠離致命風險。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