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百年孤寂】朋友眼中的馬奎斯:迷信、堅持寫作紀律的文壇巨人

鏡週刊
更新於 2019年03月11日11:16 • 發布於 2019年03月11日11:16 • 鏡週刊

**賈西亞馬奎茲的《百年孤寂》堪稱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小說,近期傳出將改編成影集。

馬奎斯從十七歲就構思並開始著手這部小說,一心要寫出媲美《唐吉軻德》的文學鉅著。有趣的是,馬奎斯除了是孜孜業業懷抱文學使命的作家,在認識他的親友眼中他也是充滿迷信怪癖的魔幻人物。

**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西方影藝圈的最近一件大事是Netflix買下了《百年孤寂》的影視版權,要將它翻拍成影集。

事實上,賈西亞馬奎斯這位二十世紀影響力最大的小說家,生前也曾經打算成立一家電影公司,而且名字先取好了,就叫「孤寂與夥伴」(Solitude & Company,雙關語,company也是公司)。

今年二月,一本新的馬奎斯的英文傳記出版,哥倫比亞裔的美國記者帕特諾斯卓(Silvana Paternostro)書名借用了「孤寂與夥伴」的名稱。如她副標題所形容,這本書整理了馬奎斯的「朋友、家人、書迷、爭論者、惡作劇的同伴、酒鬼、和一些可敬靈魂」的談話,等於是一部關於馬奎斯的口述歷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哥倫比亞裔的美國記者帕特諾斯卓(Silvana Paternostro)她新書《孤寂與夥伴》的副標題是「在他的朋友、家人、書迷、爭論者、惡作劇的同伴、酒鬼、和一些可敬靈魂協助下訴說的賈西亞馬奎斯的人生」。(網路截圖)

帕特諾斯卓口述歷史的採訪早在2000年開始(2003年,她就曾以相同標題在《巴黎評論》出版部分內容。) ,這次出書她重新整理過去的訪問,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採訪。

她把這本書分成了BC(Before Cien Años de Soledad,「百年孤寂前」)和AC(After Cien Años de Soledad,「百年孤寂後」)兩部分。前半部是「賈伯」(Gabo,賈西亞馬奎斯的暱稱)成為全球文壇標誌之前,認識他的朋友親人的談話(其中一些人也成了百年孤寂裡的角色),馬奎斯則是在後半部現身。

《紐約時報》對帕特諾斯卓的專訪中,她談到進行馬奎斯的口述歷史過程中,幾個馬奎斯的摯友和親人為了保護馬奎斯的隱私而堅決三緘其口,「就像在黑手黨裡一樣」。從那些願意開口的人口中,則讓我們看到了馬奎斯的寫作紀律、他的迷信怪癖、和其他軼事。

帕特諾斯卓少女時代就搬到美國,還來不及認識馬奎斯在文壇巨人的重要性。日後,她參加過馬奎斯所主持,為期三天的記者工作坊。

帕特諾斯卓她出生成長的哥倫比亞就是《百年孤寂》故事發生的地點,她也聽說過許多關於馬奎斯和他那幫朋友的故事。她說他們是「一群瘋狂的傢伙,就像美國的『垮世代詩人』(Beat poets)」。

在這個情況下,是馬奎斯的寫作紀律讓人驚嘆。帕特諾斯卓說當時哥倫比亞文壇盛行的是「嬉鬧風格」(pranksterism)和「加勒比式的放任主義」(Caribbean laissez-faire)盛行一時。從年輕時代,馬奎斯就在這種不利環境下寫作不輟,讓拉丁美洲文學躍登世界舞台。他希望寫一本唐吉軻德一樣重要的書,他也真的做到了。

她也說到,在訪問過程中,最讓她驚訝的發現是馬奎斯迷信程度。馬奎斯不出席喪禮,即便是他的好朋友喪禮。有些人對他的不近人情有些不滿,但是馬奎斯「真的很迷信而且怕得要命」。

即使不是馬奎茲的死忠讀者,這本書也有值得一讀之處。帕特諾斯卓說這本書讓讀者認識哥倫比亞。這本書讓英語世界理解哥倫比亞的音樂、它的暴力、這個地區的特異之處。這本書也許不是哥倫比亞的旅遊書,但卻是去旅遊哥倫比亞應該隨身帶的書。

參考資料:New York Times, Indian Express

作古的諾貝爾桂冠詩人 扯上了#MeToo風暴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獲獎演說全文】二十世紀夜——與其他小突破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