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洗碗錯誤反害中毒!醫曝「5大誤區」:碗筷疊著放也中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24年07月16日07:01 • 發布於 2024年07月16日00:42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的洗碗方式會孳生大量細菌,例如洗完後就將它們交疊放。(圖/取自黃軒的臉書粉專)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的洗碗方式會孳生大量細菌,例如洗完後就將它們交疊放。(圖/取自黃軒的臉書粉專)

洗碗是每個家庭天天都要做的事,但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的洗碗方式會孳生大量細菌,例如長時間浸泡碗筷,會使浸泡在水中的碗筷加速細菌的繁殖。浸泡雖可軟化頑固的汙垢,但時間若過長,碗筷表面會產生黏滑的細菌膜,更難清洗。此外,長時間浸泡後,水中的食物殘渣可能會沈澱在碗筷的更深層中,會使清洗更為麻煩,也導致更多細菌殘留。

黃軒在其臉書粉專表示,民眾洗碗常有5大誤區,包括長時間泡碗筷、洗碗時節約用水、碗筷未乾就收起來、碗筷疊著放、洗碗布使用不當。他並提供專家建議的方法,以有效減少碗筷的細菌滋生,維護家人健康。1.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 長時間泡碗筷:

長時間將碗筷浸泡在水中再洗,易使細菌大量繁殖。因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的碗筷會為細菌提供潮濕環境,有利細菌繁殖。浸泡雖可以軟化一些頑固的污垢,但如果時間過長,水中的油脂和食物殘渣可能會分解,產生更多細菌。另外,浸泡過久的碗筷表面可能會產生一層粘滑的細菌膜,增加清洗難度。

此外,長時間浸泡後,水中的食物殘渣可能會沈澱在碗筷的更深層次的表面,尤其木製的碗筷,這會使清洗過程更為麻煩,也導致更多的細菌殘留。

專家建議:

◆及時清洗:用餐後盡快清洗碗筷,避免長時間浸泡,這樣可避免細菌滋生,也能輕鬆去污。

◆適當浸泡:對於頑固污漬,可將碗筷浸泡幾分鐘,但「不宜超過20分鐘」,以避免細菌繁殖。

2. 洗碗時節約用水:

洗碗時節約用水雖是環保的好習慣,但若導致洗潔精沖洗不乾淨,反有害健康,例如洗潔精中的化學物質,若未沖洗乾淨,可能會殘留在碗筷表面。長期攝入後,可能對身體造成累積性傷害,尤其對不利肝臟。

另外,殘留的化學物質在人吃飯時進入口腔,可能導致口腔潰瘍或其他口腔問題。

專家建議:

◆充分沖洗:洗碗時要確保徹底沖洗掉洗潔精,特別是有凹槽或細小縫隙的器具,更需要仔細沖洗。

◆ 合理用水:雖然節約用水重要,但可通過一些方法有效減少用水量而不影響清潔效果,例如使用節水噴嘴。

3. 碗筷未乾就收起來

馬上洗馬上收,雖然方便,但實際上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因為未晾乾的碗筷在潮濕環境中容易產生黴菌,如黃麴毒素。潮濕碗筷表面容易積聚細菌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能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導致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問題。

專家建議:

◆充分晾乾:清洗完碗筷後,應將它們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乾,確保沒有水分殘留。可以使用碗架或晾乾網來加速乾燥過程。

4. 碗筷疊著放

洗完碗後將它們交疊放置,雖可節省空間,但卻可能導致細菌交叉污染等問題。另外,疊在一起的碗筷中間部分難以完全乾燥,潮濕環境會促進黴菌和細菌的滋生。

專家建議:

◆立著放置:將碗筷立著放在碗架或晾乾架上,有助空氣流通、加速乾燥。

◆烘乾一下:可使用烘碗機,將碗筷分開放置,確保每個碗和筷子都能接觸到空氣,迅速乾燥。

◆通風乾燥:將碗筷放置在通風良好處,避免潮濕環境。

5. 使用洗碗布:

洗碗布雖可清洗乾淨表面的污漬,但實際上卻是細菌滋生的溫床。洗碗布若常處於潮濕狀態,加上食物殘渣和油污的積聚,另外,若不定期更換或消毒洗碗布,細菌會在廚房器具間傳播,對健康造成威脅。

專家建議:

◆每日清洗和消毒。

◆保持乾燥:將洗碗布放在通風乾燥處。

◆定期更換:每周更換洗碗布,以確保衛生。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62
  • 弓長言睪車干
    有一種專家說 什麼都專家就好了
    2024年07月16日12:23
  • 🐰yi隆🐱
    很多短命的都是專家 嗯
    2024年07月17日03:53
  • Jane
    真的是專家嗎?不泡水,更噁心,更難洗浪費更多水,吃完不洗碗的,用洗碗精泡著再洗也行吧!
    2024年07月16日12:32
  • 羊泰東
    真是吃飽太閒,碗筷怎麼擺也有事!
    2024年07月16日22:52
  • 沐桔⛸️
    丟洗碗機就好
    2024年07月16日09: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