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Jason Hu
真的是等很久!近年來 Subaru 在台灣市場都是以「 SUV」車款為主力,從 XV、Forester 到頂級的 Legacy Outback,都是賣得嚇嚇叫。反觀代表「運動」形象的跑房車 WRX、跑旅 Levorg 存在感越來越低,受到原廠改款進度較慢、以及 COVID-19 之後車輛供給與生產上都亂了套,更不用說嚴苛的排污法規,讓消費者等到望穿秋水!
所幸台灣意美汽車在去年趁著 Solterra 發表的時候,正式向外界宣布有望在 2023 第二季推出 WRX 以及 WRX Wagon(Levorg),終於讓那些 Subarist 重新燃起了一絲熱血!而這次也有幸被意美汽車邀請前往新加坡樟宜機場附近的空地進行「淺嚐」試駕!
新設計理念“ BOLDER”
數位化內裝加持
事實上作者本身很早就已經看過 WRX/WRX WAGON 雙實車,雖然 Subaru 的「保守中帶點動感」的設計有著兩極評價,但就原廠人員的說法,Subaru 是希望每一代的車款都能讓車主感到「安心愉悅」,不會有相當陌生的感覺。
無論是 WRX 還是 WRX Wagon,造型上都以新的設計理念“ BOLDER” 來呈現,並加深過去“ Dynamic×Solid” 的特點,因此銳利的 LED 大燈組、六角形水箱罩…等都保持一致,真的要說差異就是 WRX 為了凸顯跑車風格,保險桿進氣口變得比較誇張,而 Wagon 則是略為斯文,另外前者採用蜂窩式樣內網、後者則是方格式樣內網。
STI SPORT 參考出品車
車身尺碼部分,與前一代車型相比WRX長75mm、寬30mm、低10mm,軸距增加了25mm(來到2675mm);新 WRX Wagon比以前的Levorg長65mm、寬15mm、高10mm,軸距增加了20mm(來到2670mm),當然二車都是採用高剛性 SGP 平台所打造,因此在操控性、穩定性上都比上一代來的更好,這點在動態方面會再贅述。
其餘外觀細節上,WRX 具體來說就是將 Viziv Performance Concept 實體化、同時保留概念車的元素,而梯形輪拱輔以金屬灰烤漆,便是整個造型最特別的地方,有別於過去傳統房車幾乎都採用單色處理的設計,頗有「跨界房車」的意念;車尾部分採用包角三角形 LED 尾燈構成,中間搭配一條反光片來營造出一體式的樣貌,雙邊四出排氣管也是標準配備。
WRX Wagon 則是保留過去 Levorg 的輪廓,但細節上更為「硬朗」,而新式樣的 LED 尾燈也是相當顯眼的特徵。
STI SPORT 參考出品車
內裝兩車都以「Progressive × Impressive」作為設計核心,不過現場試駕的二款車都沒有配備 12.3 吋數位儀表板,僅有搭配 11.6 吋高解析度大型觸控螢幕設計。也因為試駕時間相當緊湊,因此就介面來說並沒有實際操作,但就坐在後座「看一下」的感覺,應該與 Outback 的設計相去不遠。
淺嚐試駕
動態表現大躍進
這次試駕的場地是在樟宜國際機場外面的停機坪大空地,設計路線包括加速、繞錐….等金卡納形式錐桶陣,車型則為 WRX CVT EyeSight 與 WRX Wagon tS EyeSight 等級版本,以新加坡當地的販售規配表來看,入門與頂級最大的差異點在於後者搭載了 Electronic Control Dampers 電子避震器,同時還新增了可控制轉向系統、避震器設定和 AWD 系統的 Drive Mode Select(具備Comfort、Normal、Sport、Sport+、Individual),增加駕駛自由度並提供進一步的駕駛樂趣。
首先我試駕的車款為WRX,剛起步就直接感受到 FA24 2.4 水平對臥渦輪增壓引擎的爆發力,當然這具引擎與過往 FA20F 相比,不僅最大馬力為 275ps/ 5,600 rpm、最大扭力為 375Nm/2,000-54800 rpm,同時增加的排量、配備電子控制廢氣門和空氣旁通閥的渦輪增壓器,提高了反應速度和加速度,同時對比美規規格扭力方面有小幅提升。
而稱為Subaru Performance Transmission( Linertronic CVT的升級版)的變速箱應該是我遇過最聰明的 CVT 了,隨著油門深踩我發現其更新過的主動換檔控制邏輯更聰明,尤其在這種封閉場地至多在二檔至三檔之間切換,沒有過去有點慢半拍的情況,另外煞車時其轉速匹配降檔速度也相當快,而放在 WRX Wagon 上也一樣聰明,真不愧是 CVT 的創始車廠,能將平凡無奇的無段變速箱發展的如火純青。
即便 WRX 沒有電子避震器,但受惠於 SGP Full Inner Frame 高剛性車體與硬派的底盤設定,能提供足夠的支撐性、也能抑制側傾的產生,而更短捷的車身與稍短的軸距也賦予刁鑽的入彎,當然如果玩得太過還是會有轉向不足的狀況,但只要收放油門便能安穩通過,另外阻尼設定也相當適宜,硬中帶點韌性的風格,在惡劣路況下頂多彈跳多一點而已。
至於 WRX Wagon 部分,因為僅有一圈體驗,因此沒有辦法刻意去調整電子避震器的模式,以 Normal 設定跑整場之下反而與 WRX 的刁鑽有不同的風格,怎麼說呢?
雖然輪胎抓地力因為激烈操駕有所下滑,但在過彎時 SWAD 對稱式四輪驅動系統能主動分配動力給外側輪胎,所以進彎的時候沒有那種車尾跟不上的感覺,反而會向外滑移來幫助車頭指向性,但畢竟是台旅行車,因此不太會像 WRX 靈活自如、是那種沈穩中帶點樂趣的安心感。
而跟其他同業意見交流之下,多數都認為電子避震器在切換為 Sport+後,其路感沒有死硬的反應,反而是那種韌性十足的感覺,提供更多路面回饋之餘也不會影響到舒適性。
在這短短的三圈之下,其實要說長篇大論是不大可能,但不同於 90-00 年代那種「戰鬥位」十足的 “Impreza WRX” 時代,現在無論是 WRX 或是 WRX Wagon 都已經轉性成面向成人的高性能車型,也就是跑得快之餘又有著足夠的舒適性,因此在短暫體驗之後更期待他們第二季以後的到來了。
同場加映:WRX STI 收藏車系列
1999 IMPREZA WRX GT
為新加坡本地車。車主收藏了 20 多年,皆由陳唱集團負責保養維修。
2007 WRX STI SPEC C APRC 2007 冠軍車
2012 Impreza WRX STi S206
自2002年的S202以來,S20系列就成為 Impreza量產車系的最高性能版本,從S203、S204、R205 都具備極度崇高的地位。S206是 2012年2月於日本地區銷售,生產數量維持300部。
2015 WRX STI S207
2015 年 Subaru STI 部門以當時脫離 Impreza 車系的WRX STI為基礎,推出高性能的S207,限量生產400輛。
2017 WRX STI S208
Subaru S208 是 Subaru 與 STI Performance 一同打造的 WRX STI 的最終版,限量 450 台。
⠀. ⠀. 只要是CVT家裡就不會考慮。
2023年01月22日12:26
彬 54800轉
比F1還猛
2023年01月21日14: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