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認識飆股丨大井泵浦(6982) AI伺服器冷卻水泵佈局有成,2025正式出貨

優分析
更新於 6分鐘前 • 發布於 2天前 • (Claire)-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水泵」這個支撐全球供水、排水、防洪,甚至高科技冷卻系統的核心設備,看似低調,卻是無數產業正常運轉的基石。台灣的大井泵浦(6982-TW)正是專注於這項產品的專家,自從正式上櫃後,股價飆漲了35%,展現了市場對其潛力的高度認可。不僅穩穩掌握本地市場,還積極向國際市場邁進。他們的營收表現如何?泵浦也能大成長?國際化布局又有什麼樣的機會?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2024年12月2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大井泵浦營收與獲利雙提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大井泵浦的營收表現可以說是穩定中帶著成長的力道。2024 年前三季,公司的累計營收達到了 12.27 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 15.61%。同時,前三季的每股盈餘(EPS)也來到 2.61 元,已經超越了 2023 全年的 2.07 元,光看這成長幅度,就能感受到它在市場上的需求相當穩健。

以全年來看,2024 年的營收預估能達到 16.16 億元,比去年增加約 15%;毛利率預計可以提升到 29.05%,這意味著產品賣得不只多,還更賺錢了。明年2025年,公司營收有機會再進一步攀升到 18.64 億元,年增率約 15.38%,而 EPS 預估能達到 3.59 元。

泵浦也能大成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樣的成長來自幾個原因:首先,工業用水泵的業務逐漸打開,例如接到美系工具機的新訂單,以及投入 AI 伺服器散熱水泵的市場,預計 2025 年下半年出貨;其次,民生用水泵的需求一直穩定,是大井泵浦主要收入來源。再加上高雄環球廠即將在 2025 年試產,預計會大幅提升產能,未來成長空間可期。

水泵的多元應用與大井泵浦的核心布局

大井泵浦的核心業務就是生產和銷售「水泵」。那什麼是水泵呢?簡單來說,水泵就是一種用來抽水、輸水或增加水壓的機器。它能把水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像是把地下的水抽上來供給住家,或者增加水管中的壓力,讓高樓的住戶也有穩定的自來水可用。水泵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涵蓋了民生、農業和工業三大領域:從家裡用的供水設備,到田間的農業灌溉,甚至工廠裡的冷卻系統,都少不了它。

大井泵浦在這個領域裡面,主要提供民生用水泵和工業用水泵,其中民生用的部分占了營收的 70%~75%,像家庭供水、污水處理和排水防洪都用得上;工業用的部分則占 20%~25%,應用在像工廠的製造過程,甚至科技業的伺服器冷卻系統等特定需求。

未來,大井泵浦的發展策略有三個重點:技術升級、產能擴充、市場拓展。在技術上,為了讓水泵更節能,公司持續開發高效能馬達,甚至取得了 IE3 高效率馬達的認證;在產能上,投入 10 億元建設的高雄環球廠,將在 2025 年下半年開始試產,產能預計翻倍到每年 105 萬台;在市場上,公司除了穩固台灣市場,還瞄準中國與東協市場,目標成為全球前十的水泵品牌。。

簡單說,大井泵浦就是在「抽水」這件事上做到極致,不管是日常用水還是工業需求,都能找到它的身影,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張,公司發展空間非常大。

全球市場成長機會與競爭挑戰並存

全球泵浦市場在 2023 至 2028 年間預期呈現穩定增長,年複合成長率 (CAGR) 為 5.1%,整體規模將從 688 億美元成長至 884 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 (APAC) 是最大且表現最好的市場,預計到 2028 年仍保持領先,這反映了該地區工業化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此外,在應用領域中,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將成為最大的細分市場,而水資源與污水處理則因全球對水資源短缺與高效管理的迫切需求,成為成長最快的領域。

市場成長的主要動能分別來自工業與民生領域的需求增長。在工業領域,科技進步帶來的製程需求、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擴張、基礎設施建設的提升,以及農業活動的增加,都是推動因素;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應用,也為泵浦市場注入更多發展空間。在民生方面,隨著城市化加速,全球對供水與污水處理的需求激增,促使相關技術應用快速發展。

不過,全球泵浦市場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挑戰。這是一個充滿老牌企業的市場,例如 Grundfos、Xylem Inc.、Flowserve Corp 和 Sulzer 等國際巨頭都佔據重要位置。雖然泵浦的種類多樣(如離心泵與容積泵),但其基本功能相似,導致競爭主要集中在服務與創新層面。眾多競爭者的存在使得價格戰時有發生,進一步壓縮製造商的利潤空間。這種高度競爭的態勢在 2023 年非常明顯,預計未來幾年仍將持續。

而台灣泵浦市場,每年需求約新台幣 130 億元,其中本土製造占 50 億元,進口泵浦則高達 80 億元。不過,台灣廠商的技術和品質近年已不輸國外品牌,但進口泵浦的價格通常是本地產品的2到3倍,因此越來越多廠商選擇本地產品來降低成本。以大井泵浦為例,憑藉成本和品質優勢,目前已拿下約 30% 的市占率,成為台灣市場的領導品牌。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