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有名 1 歲男童疑似遭保母虐待身亡,深耕兒少保護多年的醫師提出 4 種可能兒童面對創傷的負面反應,但也強調,任何反應只能當作留心的參考,無法證明一定是受虐。因此多一份警覺、多一份觀察,才有助於發現並杜絕兒虐。
2023 年 12 月底,一名叫剴剴(化名)的 1 歲男童被送往醫院急救,到院前已不幸身亡。當時醫師觀察發現,剴剴身上有疑似非意外造成的傷害,懷疑他生前遭到不當對待,因此立即啟動兒虐通報。經檢警調查,剴剴生前 3 個月是受一對劉姓保母姊妹照料,並認定倆姊妹涉有重嫌,全案仍在台北地檢署偵辦中。
每年約 10 至 20 位兒童遭不當對待死亡
身體虐待是典型的兒童不當對待的其中一種類別,其他還有疏忽、性虐待與精神虐待。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在台灣,每年約有 8 萬件兒少保護通報案件,排除資源不足或意外受傷等情形,最後約只成案 1 至 2 成。其中,每年可能會有 10 到 20 位兒童受虐致死。近年數據指出,2022 年兒少遭受父母、照顧者或其他家庭成員施虐死亡人數便為 14 人。
對於發現每一個可能遭受不當對待的兒童,醫生是重要的守門人。台大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呂立說明,當孩子身上有異常且明顯非意外造成的傷害時,醫師通常會留心與警覺,亦有遇過孩子在訪談時直接表明自己被施暴的案例。但有時也得注意,即便是意外造成的傷,比如從樓梯上跌落,也不見得不是虐待,仍可能是施虐者推下樓,只是沒有證據。
基本上,通常醫療端會先仔細驗證與檢視孩子的傷勢,若疑似受虐,就會通報,後續則會經由調查確認是否成案,因此取得證據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呂立坦言,證據既是對照顧者的保護卻也是現行狀況的難處。他投身兒少保護多年,也會遇到醫療認定明顯為虐待造成的傷,卻因無足夠客觀證據,像是沒有監視畫面或相關人證,最後不成案,便是現在兒少保護的挑戰及困境。
醫提出 4 類負面反應,可能是創傷警訊
「身為醫師,能做的也只能從每個案件中學習,要對什麼樣的狀況存疑。」但呂立也提到,家訪時不一定會看到身體受虐的傷勢。有的虐待沒有明顯傷勢,有的有明顯傷勢,但隔一段時間受虐傷勢也可能慢慢癒合,導致後來沒有看到傷勢。總結來說,沒有看到傷勢不代表沒有受虐,有時候要確認有無受虐不是那麼簡單。
因此除了身體的傷痕外,受到不當對待的孩子可能有 4 個較典型,面對創傷的負面反應,如下:
- 對抗 Fight:孩子突然脾氣暴躁、習慣暴力對待他人,造成照顧上的困難,可能也是警訊。
- 逃避 Flight:對於造成傷害的環境異常逃避,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很多事可能不願意配合。
- 貶低 Fawn:當孩子被暴力對待時,他可能不會恨照顧者,只會停止愛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貶低自己。
- 凍結 Freeze:受到傷害時,為了自保,孩子展現不出任何反應,可能目光呆滯、壓抑情緒,像是被凍結一般的情形。
另外,呂立補充,孩子出現上述反應時,當然可以多一份警覺與關心,但相對的,孩子若完全沒有反應,也不見得代表沒有不當對待。他曾遇過,有個孩子總是在團體中當開心果,看上去過得很快樂,但卻是因自己沒有開心的時候,所以才選擇讓大家歡笑,內心早已傷痕累累。
因此,除了負面反應外,呂立提及,可能有些兒童復原力較強,就能以正面的方式去看待創傷,如果孩子背後有人支持(Friend),讓他們願意直接面對(Face),也是可能會出現的反應。
兒虐認定沒有標準答案!警覺並觀察才重要
總結來說,上述反應只能當作參考,並不能作為「兒虐的標準答案」,比如說孩子哭哭啼啼不願上學,可能是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但也有機率是在外發生不當對待。甚至也有案例是孩子非常依賴施虐者,見到陌生人,還是躲在施虐者背後,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施虐者是唯一照顧他的人,因此仍有依附關係存在,互動看似良善,也無法依此認定就不會有虐待。
因此如果有疑似兒虐的狀況,就要啟動兒少保護通報,透過大家的敏感度與對周遭兒童的關心,注意有無看到孩子有無受虐的身心狀況。呂立建議,當孩子有特別的表現時,可以多關心,透過多方詢問與觀察,進一步了解孩子表現的背後因素,如果懷疑有可能有虐待的狀況,則進行通報,讓政府社工可以一起來關心與確認孩子的狀況與安危。
他解釋,有時候調查一些受虐的傷勢很明確,但有時調查有無兒虐會有模糊地帶,尤其有時候孩子本身無法表達或說不清楚,也無其他的監視器或足夠的證據去證實受虐。呂立坦言,精準判斷並非易事,對於相關專業人員或旁觀者都是,因此只能盡量以專業客觀的角度,結合跨專業的合作,建立兒少保護網路,努力承接所有需要的孩子。大家多一份警覺心、多一分關心,讓保護網越織越密,期待能有零暴力的一天。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大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呂立
延伸閱讀:
出養兒遭保母殘忍虐死,幼兒安置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衛福部列 6 點決議防堵兒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