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不再只有雷虎、經緯航太!無人機概念股新兵出列,齊拚製造出海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2月07日17:20 • 發布於 02月07日17:16 • 郭逸

台灣積極發展無人機,不僅成立產業聚落,國防部去年也推出軍用商規的標案。出乎意料的是,傳統無人機強權雷虎、經緯航太都不在榜上!這意味著無人機概念股新兵出列,他們究竟是誰?有何能耐?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副總統蕭美琴2025年第一個月,就代表總統賴清德到陸軍台南無人機訓練中心視導「偵攻小組」作戰演練,她當時提到,須特別關注國際各種新興科技及前衛技術,尤其無人載具及AI人工智慧,如何提升整體國家安全及建軍發展。

無人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台灣也積極發展為產業,經濟部、國防部陸續開出標案試水溫。2024年8月,國防部第一個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放榜了,意外的是,身為無人機國家隊長的經緯航太,投標兩案全都槓龜,製造大廠雷虎幾乎每項都投,來勢洶洶,結果也只能陪榜。

無人機製造大廠雷虎。黃菁慧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無人機製造大廠雷虎。黃菁慧攝

雖然此次得標的標準嚴苛,附加條件也多,許多業者精算下來,依舊賠錢。不過,相較經濟部的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國防部標案的餅大了不少,加上賴政府已經宣布重點發展無人機產業,業者未來若想分一杯羹,甚至搶得國外訂單,取得此次標案是絕佳的敲門磚。

得標廠商有四家,其中,拿下陸用監偵型24.09億元的「智飛科技」堪稱最大贏家,還沒上市櫃,就受到國防部青睞;另三家都是上市櫃公司,分別是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神通資訊與長榮航太,默默耕耘許久,如今在各自的專長領域獲得佳績。

這也意味著,資本市場上的「無人機概念股」新兵報到!

中光電布局10年,甚至已量產銷美

其中,耕耘智能無人機技術開發與製造近10年的中光電,旗下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已有量產銷美的實績,今年初更在竹南廠完成產線擴建,導入智慧工廠製造管理系統,即時掌握產能與品質控管。

尤其是俄烏戰爭中,烏克蘭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FPV)配備小型火砲,能在飛行中攔截並摧毀敵方無人機,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就做得出來。國防部也關注此技術,中光電才能得標「微型無人機」、「監偵型無人機」量產購案兩案,決標金額22.21億元。

法人指出,軍用商規預計2026年開始量產出貨,2026年貢獻營收,其他ODM訂單多數來自美國客戶,鎖定當地警消商機。雖然無人機營收占比仍低,但成長潛力佳,且中光電受惠無人機題材,股價在去年底一度攀上97.9元的高點。

神通獨立新公司,結合集團資訊技術打團體戰

神通資訊則分割無人機業務,獨立為神耀科技,2017年開始承攬海巡署的無人飛行載具專案,結合集團的電池、精密機構、軍規電腦、光學鏡頭、地面導控、GPS等技術資源,成為國內少數有能力客製無人機的業者。

神耀總經理丘金勝過去曾提及,烏俄戰爭後,大家都理解不對稱作戰的重要性,大方向而言,無人機已是市場的主流產品。

為了配合數位轉型及應對市場新興科技發展,神耀近年來著手發展「AIoT+5G」核心技術,專注於AI創新應用服務,並成立AI研發團隊與龍潭工廠,生產AI相關應用的軟硬體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應用服務,其中一項就是無人機設計與組裝。

修大飛機也會做小無人機,長榮航太低調耕耘

至於全球前十大飛機維修公司長榮航太,公司對於無人機業務相當低調,從修理大型飛行器,現在開始做小型無人機,逐漸見效。

長榮航太2024年底對隔年的展望,維持維修業務穩健成長、零組件製造持續改善,評估整體營運會持續上揚;在無人機業務,長榮航太已經完成第一階段交機,預計2025年全數交機,同時爭取到其他市場的客戶,看來也會有穩健成長。

長榮航太2024年底對隔年的展望,維持維修業務穩健成長、零組件製造持續改善。取自Flickr

長榮航太2024年底對隔年的展望,維持維修業務穩健成長、零組件製造持續改善。取自Flickr

無人機象徵國家的航太製造實力,但中國的品牌與產品蠶食市場,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回任,預料和中國再打貿易戰,各方蠢動,搶食「非紅供應鏈」的訂單。

經濟部長郭智輝曾強調,這是台灣的機會,要打造產業聚落、布局國際市場與自主關鍵技術。而台灣的無人機真能飛過鹹水,出海打國際盃嗎?備受關注。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經緯航太是個屁,根本就啥也不會只會做玩具。靠民進黨撐腰才能存活,去查查其董事長羅正方的經歷便知,經緯沒倒弊全是官商勾結出來的
    02月16日09:4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