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48歲大S驚傳流感併發肺炎逝!醫:流感不是「重感冒」死亡率千分之一!2症狀是警訊

健康2.0
更新於 02月04日09:41 • 發布於 02月04日16:00

大家才正忙著春節開工,網路一則「台灣有位大明星過世,稍後會有官方公佈,48歲,日本流感急病」的消息在網路上瘋傳,矛頭更直指大S徐熙媛。由於今年1/25大S才出席王偉忠嫁女兒的婚宴,又瘦又美、氣色佳,看起來情況非常好,許多人都認為這是網路惡意傳言。然而,隨著小S透過經紀人回應,證實大S在日本旅遊期間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離世,粉絲們都感到難以置信。

本流感季19至64歲重症占6成 慢性病併發肺炎風險增17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因為大S才48歲,這也讓很多人都不敢置信,認為流感併發重症應該是老人家的病。但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自本次流感季(2024年10/1起)頭一個月,疫情尚未進入流行期,就創下重症、死亡數10年新高。流感若合併細菌感染,更可能成為脆弱族群的奪命因子。

尤其是被政府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疾病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去年疾管署資料顯示感冒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確診病例近200例,創5年來同期新高,而且有別於大家以為主要侵犯對象是老人家的想像,據統計顯示65歲以下民眾占其中超過6成。在尚未納入公費補助疫苗施打範圍的19至64歲慢性病族群中,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為一般成年人的17倍。

流感重症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占多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流感重症最常見的是流行性感冒引起的腦炎、心肌炎和肺炎,其中以肺炎最多。如果本身是流行性感冒引起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包括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疾病如心臟衰竭或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如慢性腎衰竭、免疫功能差的肝硬化患者等,都會比較容易出現重症。

林謂文指出,根據疾管署近期統計,最近三個流感季節引起的重症比例中,慢性病第一名是糖尿病占35%,第二名是心血管疾病占32%,腎臟疾病如慢性腎衰竭、洗腎患者占18%為第三名。

林謂文說,事實上近10年來流感重症,尤其是流感心肌炎的確有大幅減少,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民眾接種了流感疫苗。他強調,這也是每年10月起公費流感疫苗開打的目的,就是要避免流感,減少流感重症的發生,有流感併發重症風險者接種疫苗非常重要。

癲癇、自體免疫疾病等慢性病患者 感染風險更高

因為大S多年來一直傳有癲癇症狀,她曾因壓力過大導致癲癇第一次發作,2016年生兒子時,癲癇第二次發作,一度失去心跳和呼吸,險些命喪手術台,2018年因感冒許久未痊癒,當時昏倒送榮總,S媽證實是感冒引起癲癇復發,當時是第三度發作。

林謂文進一步說明,有些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需長期服藥,或自體免疫疾病需服用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藥物,以及有三高病史、糖尿病等,本身就容易感染、發炎。一旦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症狀就會比一般人來得更嚴重,都是重症的高風險族群。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大S的真實狀況,但據報導指出是因流感併發肺炎。林謂文提醒,肺炎目前已列入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主要是因為過去五年COVID-19引起的肺炎,以及老人家的肺炎,讓死亡排名大幅提升。雖然抗生素的發展可以治癒許多細菌性肺炎,但病毒性肺炎有時會比較難纏。

嚴重肺炎可能引發呼吸衰竭、心臟衰竭等併發症

嚴重的肺炎有可能會造成急性呼吸衰竭、肺積水引發的呼吸衰竭,甚至影響到心臟,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惡化或心肌梗塞。林謂文分享過一個50多歲年輕人因流感引發心臟衰竭急性惡化,並併發心肌梗塞的案例。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感染,會造成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整個肺部都會變白,病情進展非常快速。一旦出現ARDS,死亡率就非常高,進而惡化到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等,都會讓病情急轉直下,立即致命的風險大幅提高。因此,如果流感症狀沒有好轉,或者繼發性細菌感染、病毒型肺炎,就會造成比較嚴重的併發症,預後較差,死亡率特別高。

流感是危險的呼吸道疾病 應及早就醫以免惡化

林謂文強調,許多人常將流感視為小感冒,但事實上,流感的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許多。與通常僅有上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等的感冒不同,流感除了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外,還會有全身性的發燒、關節痠痛、極度疲倦等症狀。

呼吸困難、喘不過氣 恐是流感併發重症警訊

林謂文指出,若流感併發肺炎等嚴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等症狀,甚至會有高燒不退、末梢循環變差、嘴唇發紺、意識不清等現象。他提醒,一旦出現這些嚴重症狀,就代表流感感染已經惡化,需要立即就醫治療。

林謂文表示,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尤其是在流感盛行的季節。若必須外出,則應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並勤洗手等,這些措施與預防COVID-19的方式如出一轍。此外,應盡量避免接觸感冒患者,若必須接觸則須做好防護,並注意保暖以免感冒。

◎ 圖片來源/翻攝自具俊曄IG.汪小菲網路
◎ 諮詢專家/林謂文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高枕無憂?小心腦中風!最新研究:枕頭超過這高度 椎動脈剝離高10倍

血管一年內通暢99%!達文西手術再進化 還能為更年期女性「回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