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台大經濟學系學生會選舉候選人政見涉性別歧視,台中一中學生在園遊會以歧視性諧音「烯環鈉」(讀音似台語「死番仔」)命名攤位,引發爭議。行政院將提出綜合性的「平等法」草案,已召開研討會與兩場公聽會,草案預計明年送立法院審查,盼消弭來自各生活領域的歧視。
行政院官員表示,去年5月,行政院通過的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當中列入制定綜合性的「平等法」,兩公約國際審查委員也大力呼籲我國制定法案。
他強調,目前我國既有的「反歧視條款」分散於不同法律中,經盤點,約有20部法律,包括「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業服務法」、「入出國及移民法」、「住宅法」等,其中「就業服務法」禁止歧視的特徵共有18種,涵蓋種族、年齡、性別、婚姻等。
官員指出,這20部法律的規定並不一樣,有的採申訴機制,有的訂有行政罰,其中又以「就業服務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的法律效果最為明確清楚,因此綜合性的「平等法」將補強現行法律不足部分及尚未規範者,例如商品服務、私人契約廣告等。
官員解釋,之所以稱為「綜合性」平等法,其實就是一部廣泛、全面禁止各種歧視的法律,涵蓋所有範圍。而歧視行為可概分為類別與領域,前者指宗教、族群、年齡與性別等特徵,後者為就業、學校等場所領域,而訂有綜合性平等法(反歧視法)的德國、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國,對於禁止歧視特徵均採明確列舉方式,但我國有哪些具體特徵有必要入法,還要進一步討論。
至於中一中的「烯環鈉」事件,他表示,此屬廣告標語的歧視,是言論歧視的範圍,但應否管制歧視言論?哪些類型的言論,例如社群媒體貼文、網路留言、新聞報導、廣告是否應納入管制?如何認定言論構成歧視?如何避免過度侵害言論自由?這部分也要加以釐清。
官員說,平等法草案研擬方向,包含禁止歧視的特徵、領域、歧視的定義、應明定的例外情形、救濟方式以及政府應採取的促進平等措施等。對於罰則,他指出,我國目前有反歧視條款法律,多以行政罰方式處理,雖然「國庫進帳」,但被害人無法有損害賠償,因此平等法也會就此評估。
시닝 宗教跟國籍不適合入法
像是基督教福音宣教會之類的邪教太多
往往涉及到犯罪侵害他人的權益
給予他們太大的空間不是好事
而性別應該囊括到性別認同跟性傾向
針對言語歧視跟商品服務契約做限制
適度的保障合理的權益
2023年06月23日20:4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