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的《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是一本在全球熱銷近兩百萬冊的心理學書籍,其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作者提出人有兩種思維——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和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在作者的定義中,成長型思維是:相信自己的才能可以通過「努力工作」、「良好策略」和「他人的投入」得到發展;反之,固定型思維的人,會相信一切都是天賦造成的。
這個概念很快爆紅,光是作者在這議題上的 TED Talk 就有破千萬次的觀看,2014、15 年更是在西方教育界刮起一陣炫風,甚至跨界到了企業、運動、個人成長等等不同的領域。
我相信有在自我成長領域打滾的人,肯定聽過「成長思維」的概念,認同的也不少(包括我自己),但你是否想過:這學說能夠禁得起科學考驗嗎?
驗證的困難
我仔細思考後,發現這學說的漏洞挺多。首先,我們無法透過任何儀器或數據,檢測或驗證一個人到底是成長型還是固定型思維;甚至連作者自己都說,她無法給出明確定義,很多人是兩種思維的混合體。
在這樣的前提下,作者所做的觀察型實驗,參考性也就大大下降——當你分辨不出實驗組跟對照組時,研究結果怎麼可能精準呢?
更何況,因為這概念實在太夯,後來有很多單位挹注了大量資金研究相關領域,其中許多研究結果都對這個學說持懷疑態度。2017 年 ŠtěpánBahník 跟 Marek A.Vranka 就合作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以「成長型思維跟學生的成績無正向關係」反駁了原作者的論點,因為這個學說的起源與根據,就是「成長型思維有助於幫助學生提升學業成績」。
另外還有很多資料都顯示,原作者針對成長型思維的實驗結果無法被複製,換句話說,它很可能只是偽科學。
其實,把人分成成長型跟固定型思維,很像把人分成「左腦型思考」跟「右腦型思考」,都是充滿人文情懷,卻非常缺乏科學素養的分類法,只因為傳播效益太好,變成了一種集體對於知識的錯覺。
成長型思維主張「人定勝天」?
關於成長型思維的第二個問題是:懷抱這樣的思維,就真的「只要我想要,什麼都可以學會」嗎?
這其實不能怪作者,算是此概念爆紅後所延伸的問題。當成長型思維被無限上綱後,它的解釋就從「多數人都可以透過學習變得更好」進階成「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完成任何事」。
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雖然後天努力很重要,但其實有非常、非常多的事情,就是很吃天賦,不管是學業、運動還是職場,基因跟天賦就是會大大影響人的表現。
我舉一個簡單例子,你就明白:
女子 100 公尺短跑的世界紀錄是 10.49 秒,這成績,在男子短跑中可能連決賽的場地都踏不進去。
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女生不懂刻意練習?女生訓練不到一萬小時?她們沒有成長型思維?
當然不是!這就是基因跟天賦碾壓了心態與訓練。
若錯誤地理解成長型思維,將使其變成一種可怕的毒藥,讓很多人認不清現實,以為真的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把大把時間跟青春,浪費在自己一點天賦優勢都沒有的領域。
所以我反對成長型思維嗎?
說了那麼多,好像我很反對「成長型思維」,其實不是的。老實說,我非常買單這個思維,很喜歡此概念中,強調獎勵過程,而非獎勵結果的教育方式,更不用說這個理論對於人們所產生的激勵效果——僅僅只是心態上從「我不會」變成「我只是還沒學會」的轉變,就讓我在面臨很多挑戰時,都能更加勇敢地前進!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需要那麼一點無知的勇氣,才能突破框架,超越想像,觸及到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慢慢擴大舒適圈,做成更多厲害的事情。
不過,一碼歸一碼,一個能幫助人生的思考方式,跟一個可被重複驗證的科學證據,兩者間還是存在著巨大鴻溝。
我依舊會繼續抱著成長型思維,做很多決定,但永遠不會視之為鐵律。
【延伸閱讀】
●作為一個跟「代工業思維」格格不入的跨領域人才,我們該何去何從?
●台灣學生為何「最怕失敗」?!換個角度,從不怕失敗的荷蘭學生談起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牧文 天賦是一塊田。如果沒有成長性思維,人根本不會去耕種那塊田。而田的地力當然是有限的,能種植收割的農作物種類和多寡當然也是有限的,不是嗎?
2022年11月25日09:0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