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也算一種文明病,安眠藥濫用在台灣社會已經是既存事實了,根據健保署統計,光是2022年,全國各層級醫療院所共開出11億2734萬7千顆安眠鎮定類藥物,申報人數超過455萬人,國人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在服用安眠、鎮定藥物。黃守宏醫師表示,睡眠品質不僅僅是晚上的問題,它其實是整天的事。白天的陽光照射和體力支出對晚上的睡眠有著重要影響,若白天缺乏足夠的陽光和活動,都可能會導致失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守宏,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失眠的三大徵兆包括:第一,白天出現注意力不足和嗜睡的情況;第二,即使有足夠的時間可以休息,卻依然無法入睡;第三,連續三個月,每週超過三天的睡眠問題,這屬於慢性失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成人的理想睡眠時間為5至9小時,避免長時間睡眠,尤其不要超過8小時。研究顯示,過多或過少的睡眠都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並且與死亡率呈現U型反轉,這意味著睡太多或睡太少都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更多詳細內容都在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YouTube頻道直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