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忙!上學、功課、考試、補習班、才藝課、檢定、志工服務、比賽、先修班、運動、校隊……你的孩子參加了幾種?
雖然其中未必都跟課業成績直接相關,但不是只有逼孩子讀書才會讓孩子覺得累、有壓力。
多元發展 vs 面面俱到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Virginia Tech)的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暨作家習蒙茲(Gary Simonds)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的專欄指出,這每一項活動都普遍存在,孩子的負擔太重了。雖然現代升學制度鼓吹多元發展,但卻有人過度追求面面俱到,要求的全能發展,每一項都可能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矛盾的是,大人這樣拼命要幫助孩子有所成就,然後又想知道孩子為什麼不快樂、壓力高漲。他因此彙整導致孩子負荷超載、幾近崩潰的七件事,甚至諷刺,在某些事情如何進行,可以加速、讓孩子持續地崩潰。這些事情有些有美國的特殊背景,但在台灣可能也有類比的狀況,值得留意。
一、追求超凡的學業成績
美國將成績分數換算成等第,然後給予相對的0~4分,類似我們的級分概念。但是人們又想在得到滿級分(4分)、成績好的孩子中分出強弱,於是更多孩子去上難度更高、可以讓級分加權超過4分的大學先修課程,就有如台灣有些孩子國中就去補習班上完高中課程以便參加科學班考試,然後在高中去大學修課。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再肯定因為努力學習、求知慾與好奇心、認知發展的進步而歡喜,只關心最後的表現如何。甚至,覺得滿分、滿級分這種完美的成績都還不夠。如果要孩子展現超乎正常的好成績,就繼續把孩子的時間塞滿這種課吧!
二、迷信進入菁英頂大
大人對孩子灌輸、嚮往進入頂大,讓他們把進入不那麼菁英的學校視為表現不佳、考不好。但是所謂排名前面的大學真的就提供更好的教育嗎?這些學校的老師真的比較好、對學生投入更多嗎?他們的教學大綱、教科書、課程內容真的比較好嗎?如果是,這些學校何不每堂課、每班收更多學生、大量複製好的成果,讓教育經費挪到這些地方更有規模經濟?而且美國長春藤名校的校務基金豐沛,也可以付得起這種投入。顯然,名校不是萬能,也不代表一切。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已經證實,學生學習與成就的關鍵,不是學校的排名,而是學生投入學習和參與各種討論、活動的程度。
三、把高中、大學當成下個階段升學的過濾器
學校應該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科學懷疑、團隊整合、領導力、創意等重要的人生技能,但實際上,卻淪為升學準備,只教為了應付升學考試的學科。事實上,孩子在這些課程、學科的成功,未必能預測他們的職涯表現。為什麼還有人要灌輸孩子要好好念書,進一步進入醫學院、法學院、商學院,人生就會幸福成功?
四、要求運動等課外活動也要到專業水準
某些運動或課外活動有助於孩子升學,這原是鼓勵與肯定有不同特長的學生,但現在卻變成很多家長刻意栽培孩子的入學管道,不只勤練,還要選教練、全家跋涉去參加精心挑選的比賽,像是職業運動員一樣專業經營運動生涯。在美國,有人甚至因此讓孩子晚一年入學,好讓孩子的體型比同屆同學高壯,取得身形與體力的優勢。如果父母不擔心這並非出自孩子自願、或是操練過頭,那就繼續讓他們運動過度直到受傷,讓孩子正在發育的心智受到運動過勞、崩潰的摧殘吧。
五、鼓勵在運動與才藝等校隊中淘汰學生,卻忘了團體活動的真正價值
很多學校、代表隊都會「海選」學生,然後再設下一關關的考試、選拔或淘汰賽。表面上這是為了過濾表現不佳的人,找出最優秀的選手,實際上卻是把孩子視為排名的作品,藉此篩掉大人認為不值得對他們投入時間、經歷、資源的品牌。而且,這也背離了學校的體育、社團、種種活動可以幫助孩子的整合與合作技能、培養健康習慣、享受樂趣、友誼、有助社交、包容與歸屬感的價值,忽略了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青少年疏離、孤獨、憂鬱、焦慮的時代,以及應該減緩這些問題。
六、唯利是圖地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社區服務
孩子成為明星學生或選手都還不夠,還得展現無私奉獻的雄心。因為志願服務、無私的熱情有助於升學,於是,孩子當志工成了全民運動,而且有父母幫孩子尋找、強迫他們從事特殊的服務內容,不管孩子是否喜歡這些活動的內容,是否理解其意涵與真心貢獻。如果從事志工服務只是出於利己,想要美化學習與服務歷程,那就每個周末都送他們到監獄裡去推廣閱讀,教獄友閱讀技能,或是培養他們在接觸、面臨人們時抱著唯利是圖的態度,教他們總是思考做這些事對他們有哪些好處吧!
七、刻意塑造孩子的苦難經歷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懂得面對逆境確實很重要,但某些經歷也可能給孩子長期的創傷。因為在升學的學習歷程、自述論文中,如果有在成長過程如何克服悲慘逆境的故事,常會令人眼睛一亮。於是,有些家長幫孩子打造了極端苦難的經歷或故事,因為他們相信,說不出極度貧窮、翻轉人生的故事,看起來長年被保護,就不會成功。所以,家長們就盡量幫孩子找些無論看起來多麼做作或憤世嫉俗的挑戰,好讓他們有可以克服的逆境,說一個悲慘的好故事,別管某些事件會否長期在學生心裡留下陰影或身體傷害吧。
諷刺又調侃部分家長之餘,習蒙茲也反問讀者深入的問題。孩子猶如踏上漫長又複雜的成年之路的旅人,如果他們的人生就是被這樣精心填滿各種安排,好讓升學時擁有完美的論述和簡歷,他們還怎麼能有時間跟心力探索自己的熱情、激發動力、做出種種艱難的決定、面對失望與失敗?怎麼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伴侶,享受情誼與人生?怎麼能不過勞、崩潰?
(責任編輯:劉映均)
延伸閱讀:
一慧lily 👏🐲
願天公教化天下所有子民
能思路清楚辨別是非善惡
清埋貪嗔癡己不欲勿施人
理事恭敬百業興旺民安居
01月27日09:2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