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1台中市閱讀起步走」開跑 親子共讀抽好禮

台灣好新聞
發布於 2021年09月07日06:14 •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

「2021台中市閱讀起步走活動」正式開跑。今年受疫情影響,台中市立圖書館規劃多元實體與線上活動, 9月起在中市圖各館舉辦主題書展和說故事活動,並貼心準備1萬2000份閱讀禮袋,免費分享繪本和育兒資訊,10月還有多場線上父母成長講座。 此外,今年首次推出「親子共讀徵件活動」,歡迎新手爸媽記錄與寶貝共讀的幸福時光,9月12日起上傳中市圖 總館臉書粉專還有機會抽中好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市長盧秀燕積極打造幸福宜居城市,鼓勵父母每天陪伴孩子閱讀,為此,市府文化局、社會局、衛生局及社福機構攜手合作推出「閱讀禮袋」,包含適合嬰幼兒年齡的繪本、閱讀手冊及提供新手父母最佳育兒資訊,只要設籍台中市且家中有0至5歲寶貝的親子家庭,辦理幼兒借書證並借閱10本圖書,再參加任一場系列活動或填寫學習單即可免費領取。

陳佳君說,「閱讀起步走活動」在台中深耕多年,宣導0至5歲親子共讀的重要性,每年吸引許多父母帶著寶寶來參加,也在活動中與專家和其他家長分享陪伴孩子學習的問題,今年受疫情影響,為讓孩子閱讀扎根不中斷,因此調整用線上和實體活動並行方式辦理,於9月推出實體書展,中市圖各館推薦適合嬰幼兒和家長共讀繪本,讓新手父母輕鬆借閱,同時邀請故事志工說故事,有線上影片和實體活動, 請入館民眾務必遵守防疫相關規定,一起安心閱讀成長。

中市圖館長張曉玲指出,今年首次推出「 我與寶寶的第一張共讀照片」徵件活動,鼓勵新手爸媽陪寶貝共讀時,用手機或相機捕捉幸福的互動時光,9 月12日至30日將照片上傳中市圖總館臉書粉專( www.facebook.com/ TaichungCityLibrary ),就有機會抽中禮券等好禮。此外,10月起還有精彩的「父母成長講座」,邀請信誼基金會體驗長廖瑞文老師、小兒科醫師蕭輔國、台中故事協會理事長林秀玲等專家,線上分享育兒及親子共讀的妙招,更多活動訊息,請上中市圖官網( https://reurl.cc/pgq19l )查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更多新聞推薦

新北幼兒園群聚案15人確診 侯友宜:該升三級就升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9月07日07:59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9月07日07:28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9月07日06:58
顯示全部